APP下载

畜禽屠宰加工场所消毒方法的探讨

2015-01-24沈红勋刘亚坤郑明立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1期
关键词:病原体芽孢屠宰

沈红勋 刘亚坤 刘 磊 郑明立

(河南省夏邑县畜牧局,河南夏邑 476400)

畜禽屠宰加工场所消毒方法的探讨

沈红勋 刘亚坤 刘 磊 郑明立

(河南省夏邑县畜牧局,河南夏邑 476400)

消毒是贯彻预防为主的一项重要措施。屠宰加工企业是肉品生产的主要场所,由于屠宰的动物来源广泛,健康状况复杂,带菌动物或患病动物难免会进入屠宰加工过程而引起污染。因此,屠宰加工企业的消毒工作是保证肉品卫生质量,而良好的消毒方法,是消毒效果的重要保证,防止动物疫病扩散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公共卫生上具有重要意义。

1 消毒的概念

1.1 消毒

消毒是杀灭或清除停留在外界环境传播因素上的活存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控制或消灭疫病。为此,必须明确不同传染病的特异传播机理,以及同一传染病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传播途径。由此可见,实施消毒的人员必须具有流行病学的理论知识,熟悉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消毒在切断传播途径中的作用。

1.2 消毒的意义

屠宰加工企业的消毒,在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上有积极作用。因为这些企业的原料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动物及其产品,有可能带来各种疾病的病原体,所以这些场所既是病原体集中的地方,又是集中消灭病原体的地方。如果不能及时准确有效地从识别病原到消灭病原。则随着动物产品的运销四面八方,势必将病原体扩散出去,引起单位疫病和人畜共患疫病的流行。

1.3 消毒和灭菌区别

消毒的对象是在传播途径上的病原体,消毒是利用化学品或其他方法消灭大部分微生物,使常见的致病细菌数目减少到安全的水平。而灭菌则是杀灭体外环境中某些物体上的一切微生物,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学实验,医疗手术器械。

1.4 消毒的范围

根据病原体传播的途径,屠宰加工企业消毒的范围包括:动物通过的道路和停留过的场圈,与动物接触过的工具、饲槽、运输的车船,生产车间的地面、墙裙、设备、器械、用具,排泄物(粪、尿)、分泌物、血、毛、皮、骨及尸体,工作人员的衣帽、手套、胶靴等。总之,一切与动物(主要是病动物)及其产品相接触的东西,都必须施行消毒。

2 常用的消毒方法

消毒的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三类。选择消毒方法时,必须考虑病原体的特性、被消毒物体的特性和经济价值等。

2.1 物理消毒法

2.1.1 机械清除 最常用的一种消毒法。以清扫、冲刷、洗擦等手段达到清除病原体的目的。因屠宰场地、墙壁、设备、用具、器械等物,经常残留有血迹、胃肠内容物和下脚废物,若每天操作结束之后,不进行清洁扫除,就成为病原体繁殖和传播的场所。所以,机械性清除是屠宰加工地点每天必须进行的工作。

2.1.2 日晒 即利用太阳光谱中的紫外线、灼热以及干燥作用达到消毒的目的。不少非芽孢型菌和病毒,在阳光曝晒下都能杀死;抵抗力较强的病原体,也能失去其繁殖能力。但阳光的消毒能力受许多因素的影响,须配合其他方法进行。消毒对象主要是移动方便的设备、用具、车辆、衣帽等。

2.1.3 焚烧 是一种最可靠的消毒方法,通常用于被烈性传染病病原污染的情况下。消毒对象是烈性传染病尸体及其污染的无利用价值的物品。

2.1.4 煮沸 煮沸消毒是一种经济方便、应用广泛、效果较好的消毒法。一般细菌在,100℃水中3~5min即可杀死,煮沸2h以上,可以杀死一切传染病的病原体。消毒的对象,主要是刀、钩等金属器械、玻璃器皿、工作衣帽等。

2.1.5 蒸汽消毒 蒸汽的杀菌作用很强,具有很大的渗透力。高温的蒸汽透入菌体,易使菌体蛋白质变性、凝固。微生物因之死亡。饱和蒸汽在100℃时经过5~15min,就可以杀死一般芽孢型细菌。蒸汽消毒的方法应用极广,一切耐湿的物品均可用此法消毒。按压力不同 可分为高压蒸汽消毒和流通蒸汽消毒法两种。

高压蒸汽消毒法,主要用于动物尸体和废弃品的化制。流通蒸汽消毒法,比较简单,即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放入像蒸笼一样的容器内通入蒸汽消毒之。

2.2 化学消毒法

因为化学药品的消毒作用要比一般的消毒效力快、强、高,所以化学消毒法应用最广。在消毒实践中常用化学药品的溶液和蒸汽来消毒处理物品。消毒的氯量的测定须迅速完成,以免氯气丧失。

2.3 生物学消毒法

生物学消毒法包括粪便、污水和其他废弃物的生物发酵处理,简便易行,适于普遍推广。在粪便和土壤中有大量的嗜热菌、噬菌体及土壤中的某些抗菌物质。它们对于微生物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动物卫生工作上常利用嗜热菌参与粪便、污水及其他废弃物的生物学发酵过程来消灭其中各种非芽孢型菌、寄生虫幼虫及虫卵。

3 各种场地和工具的消毒方法

3.1 圈害消毒

先将粪便、垫草、残余草料、垃圾等,堆集在一定的地方,做堆肥发酵,如量小又有传染的危险时,也可烧毁。然后对地面、墙壁、门窗、饲槽、用具等,选用适宜的消毒液进行严密的喷洒或彻底的洗刷。圈舍泥泞时,也可撒一层干石灰或草木灰,并在消毒后用新土垫圈。喷洒药液后圈舍关闭2~3h,然后打开门窗通风,清水洗刷饲槽除去药味。

圈舍也可应用气体消毒,按每立方米空间应用福尔马林25g,水12.5m l,高锰酸钾25g(或以生石灰代替),先将水与福尔马林置金属容器中混合,再将高锰酸钾倒入,数分钟后福尔马林蒸汽发出,此时将门窗关闭,经过12~24h后再打开门窗通风。如不用高锰酸钾或生石灰,也可将福尔马林加热蒸发,进行消毒。

3.2 场地的消毒

被芽孢杆菌污染的场地,首先用10%漂白粉溶液喷洒,然后将表土掘起一层撒上干漂白粉,与土混合后将此表土深埋,这样重复一次。其他传染病所污染的地面,如为水泥地,则用消毒液仔细刷洗;如为泥土地,可将地面深翻30cm左右。撒上干漂白粉(用0.5~2.5kg/m2),然后以水湿润、压平。

3.3 粪便的消毒

最常用堆肥发酵产生的生物热达到消毒目的。这种方法能使非芽孢型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粪便变为无害,且不丧失肥料的应用价值。粪便的生物热消毒应在专门场所进行。距人、畜的房舍、水池和水井不能近于100~200m,且无斜坡。设粪便堆放坑、池若干个,坑池的数量和大小视粪便多少而定。坑、池的内壁最好为水泥或坚实的黏土筑成。堆粪之前。在坑底垫一层稻草或其他秸秆,然后再堆放待消毒的粪便,上面再堆一层稻草之类或健畜粪便,堆好后表面加盖或加约10cm厚的土(或草泥)一层。粪便堆放发酵1~3个月左右即达目的。堆粪便时如粪便过于干燥,应加水浇湿,使其迅速发酵。此外,不少地方还把堆肥发酵与生产沼气结合在一起,值得推广。如粪便中含有炭疽、气肿疽等芽孢杆菌,则以焚毁或加化学药品处理为好。

3.4 车船的消毒

凡作为运输动物及其产品的车船等运输工具,都应进行消毒。按其装载物的性质不同,消毒有不同的要求。

第一类是装运过健康动物和其产品的车船,在进行一般的机械清除后,用60℃~70℃的热水喷洒。

第二类是装运过由抵抗力不强的无芽孢病原微生物所感染的病动物和其产品的车船,除进行机械清除外,还应以热水和含有2%~5%有效氯的漂白粉或4%苛性钠的消毒液加以洗涤。清除后的粪便须经生物热消毒。

第三类是装运过由形成芽孢的病原微生物所感染的患病动物及其产品的车船,应先用消毒液喷洒,然后进行机械清除。清除完毕后,用含有不低于4%有效氯的漂白粉澄清液或4%甲醛溶液(均按每平方米面积用0.5L消毒液量计算)进行消毒。0.5h后,车船内外用热水仔细喷洗,然后再一次用上述消毒液进行消毒(用量1 kg/m2)。清除的粪便应加以焚毁。

3.5 工具和其他物件的消毒

在屠宰加工企业和所有动物产品加工企业,凡是直接用于屠宰加工的工具、器具、检验器械、手套、工作衣帽、胶靴等都应进行消毒,因为这些工具和物件在工作过程中易沾污血迹、排泄物、碎屑、胃肠内容物、毛等。一般说来,在生产过程中应随时予以清除,接触患病动物肉尸、脏器、病灶以及脓液等的工具物件,应按有关疾病的卫生处理原则进行消毒处理。每天工作完毕后,均须给予洗刷清理,并进行常规消毒。

屠宰加工企业中所用的工具和物件,不外是各种金属、木质、橡胶、玻璃、塑料制品、棉织品和化学纤维制品等。由于它们的理化性质不同,对它们采用的消毒方法也就各异。可分别采用耐酸性消毒、耐碱性消毒、耐氧化消毒和耐高温消毒等。

另外工具的消毒还决定于污染的性质如何。如一般接触动物产品的,只需机械清除、洗刷干净。如接触抵抗力不强的无芽孢病原微生物所感染的病动物产品,则应按一般病动物产品的消毒处理原则进行消毒。如接触过能形成芽孢的病原微生物所感染的病动物产品,则需按该病动物产品的消毒处理原则进行消毒。

3.6 生产车间的消毒

加工畜禽产品的车间,如屠宰加工车间、副产品加工车间、肠加工车间、血液加工车间、腊肠加工车间、罐头加工车间和化制车间等。由于各自的生产特点以及房舍大小等不同情况,在消毒时虽然有所不同,但其总的要求应该是根据卫生条例规定进行,并分为常规性消毒和临时性消毒两种。

3.6.1 常规性消毒 是指在日常清洁扫除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定期大消毒,所有的生产车间,在每日工作完毕,地面、墙壁、排水沟、台桌、各种设备、用具、器具、器械等必须彻底洗涮,并用83℃热水洗涮。每周进行一次大消毒,在彻底清扫、洗涮的基础上,对车间地面、墙壁和主要设备用1%~2%氢氧化钠溶液或2%~4%次氯酸钠溶液进行喷洒消毒,保持1~4h,然后用水冲洗。直接用于肉品加工的各种设备如:架空轨道、盛装肉品、脏器的不锈钢容器等,在洗刷的基础上,常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消毒,有些小的容器也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消毒。药液喷洒后,应保留相当的时间,最好延至下次开工前用清水冲洗干净,并加强通风。这样既可使整个车间、房舍受到有效氯的充分作用,还可消除工作后遗留下来的特殊气味。对被油垢血污沾染的地面和楼梯,必须用碱水刷洗,再用清水冲净。注意在车间和其他工作房舍门口设置消毒池。

3.6.2 临时性消毒 生产中发现动物肉尸和产品有一般疫病或恶性传染病时,必须进行及时的临时消毒。具体做法要根据疫病的具体性质采用相应的有效消毒药剂。同时对药品的有效剂量和消毒时间均要符合要求。消毒的范围和对象,应根据污染的情况来决定,包括一切可能被污染的部分和物件。生产车间、房舍的消毒视其条件和需要也可采用蒸汽法消毒。对一般性污染,可先消除,再用0.5%~1%热氢氧化钠溶液(40℃~50℃)刷洗被污染的车间、用具、设备、地面和台桌等。对病毒性疫病,多采用3%氢氧化钠溶液喷洒消毒,对能形成芽孢的细菌如炭疽、气肿疽等疫病,应用10%氢氧化钠热水溶液或10%~20%漂白粉溶液消毒。

此外,生产车间应有定期的消毒制度,时间长短视具体情况而定,如冬季与夏季可有不同。或定为一个星期,或定为十天或半月,但定期大消毒每月至少进行一次。

蚊、蝇、蛆、鼠等是许多疫病的传播者,屠宰加工企业又是蚊、蝇、蛆、鼠容易存留繁殖的场所,所以杀灭它们,尤其是在各生产加工车间杀灭它们,是搞好车间消毒的重要环节。

猜你喜欢

病原体芽孢屠宰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枯草芽孢杆菌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生猪 养殖利润可观 屠宰盈利不佳
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作用及其产品开发
侧孢短芽孢杆菌A60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
疫苗,原来是这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