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奶牛产奶量的途径与方法

2015-01-24谭丽春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5期
关键词:乳脂预控产奶量

谭丽春

(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乔后镇畜牧兽医站,云南洱源 671207)

提升奶牛产奶量的途径与方法

谭丽春

(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乔后镇畜牧兽医站,云南洱源 671207)

养殖奶牛可获得高收益,正逐渐成为创业致富的好项目。但是,在奶牛养殖生产实践中,养殖户对提升奶牛产奶量的知识掌握不足,因此,本文简要介绍相关科技知识,供读者学习参考。

1 优选良种,为奶牛高产打基础

良种奶牛是高产的基础,良种的杂交奶牛必须具备如下特点:体格健硕、四肢发达、乳房发育良好、乳腺发达、乳头分布均匀、体能良好、适应性强、产奶量高,这些均可作为优选的基本条件。除了外观上的检测外,还要详细调查奶牛的基本情况,包括种族、系谱、疾病史、防疫情况、体况等,针对这些特点建立饲养档案,有针对性地施用饲喂模式,有效提升养殖效益。

2 供给全价日粮,确保高养殖效益

2.1 适量比例的精料

精料在提升奶牛产奶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哺乳期必须要确保营养均衡的精料配置,像是棉籽饼、菜籽饼、鱼粉等,都要确保足量配比。有多年的养殖经验证实:奶牛哺乳期每天保证1.5~2 kg的棉籽饼供给,将明显提升产奶量。期间,蛋白质补给也至关重要,可与饲料中均匀喷施尿素,或者是将精料调配成糨糊状,达到补充蛋白饲料的目的。

2.2 饲喂适量的添加剂

研究证实,奶牛生产前30 d和产后30~60 d内,日粮中适量增加碘化钾(每头每日加喂20 mg),可有效提升日产奶量6.6%和乳脂率17.5%。初产奶牛增产量最为明显,可有效提升产奶量8%,乳脂提升18%。而且,对犊牛初产体重及繁殖机能的影响也较为明显。由此,在满足日粮中蛋白及能量补给的同时,还应该适量用添加剂,补充生长发育中缺失的钾、钠、钙等,满足其由泌乳而流失的养分。

2.3 科学选择激素

必要条件下,奶牛注射或饲喂激素类产品,可有效刺激乳腺分泌乳汁,可有效延长使用期。研究证实,满足其基本营养补给的基础上,奶牛适量用甲状腺蛋白,其产奶量和乳脂率都将有效提升20%和30%。个别试验者,取牛产后胎盘,洗净浸泡3%~5%的盐水,拌料饲喂奶牛,1次/d,200g/次,提升产奶量效果显著。

2.4 调制全价日粮

在饲养奶牛过程中,努力探寻科学而有利于奶牛成长的科学配方,适时调整精料比例。在母牛产犊前半月,可以按体重1%~2%添加精饲料,以保证营养供给。在冬季还需要额外添加精料保证奶牛保持体温;产后奶牛日产奶量在20~30 kg时,可按奶∶精料=4∶1添加饲养,产奶低的可适当调低。同时,也要保证精料比例一般不低于45%。若奶牛产奶量高,精料可在一定时期内高于50%。另外,可以补充粥料。根据实践经验,给奶牛喂粥料比喂干湿料产奶量可提高15%左右。主要是由于粥料适口性好,奶牛喜爱吃,现增加了采食量,又易消化吸收。因而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

3 科学防疫,精心养护

奶牛饲养过程中,除了确保良种选配、满足其基本的养分补给外,还要落实好免疫措施,精心养护管理,做好预控各种病患的准备,确保奶牛健康成长,为奶牛高产奠定良好的体质基础。科学免疫接种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养护,提升防病效果。具体工作的落实,建议要做好以下几点:

3.1 科学防疫,防控病害

提前防治,是预控各类传染病的有效措施。日常加强管理,定期检查牛舍,及时清扫,合理通风,确保干净干燥。夏季注意经常擦拭牛体,确保牛体洁净,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提升抗疾病能力。配种时机科学到位,根据需要调整分娩期,尽量避开夏季产犊。做好寄生虫防治工作,奶牛分娩后2d,及时用噻苯达唑,可到达预控寄生虫的目的。留意奶牛日常状态,有疑似流行病例出现,及时诊治,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升养殖效益。

3.2 保护乳房,预防继发病

奶牛产奶期,加强乳房保护,同时,要预防继发病的发生。在影响奶牛产奶量的诸多因素中,乳腺炎的发生危害最大。由此,产奶期要定期擦拭牛体,洁净使用的挤奶工具,严格操作规程挤奶。日常加强乳房护理,经常按摩、药浴,可有效预控此病疾病的发生。冬季乳房佩戴棉乳罩防冻,保护乳头。夏季乳房佩戴纱乳罩,涂上凡士林做预控蚊虫叮咬的准备。

3.3 精心护理

为了提高产奶量和奶质,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每天定时让奶牛放牧。提高奶牛的体质和产奶量。春季时注意多补充些凉水,冬季时,多补充些温水和温饲料,还可以补充些黄豆。因为黄豆的营养十分丰富。含脂肪18%~20%,蛋白质39%~42%,并含有丰富的铁、钙和维生素等,是促使奶牛乳腺分泌、提高奶产量和品质的最佳精料,奶牛每日喂150g泡黄豆,日产奶量可提高0.75 kg以上,乳脂率也高于一般乳品。奶质也能提高不少。还能通过按摩乳房,按摩乳房对疏通泌乳器官、改善乳循环和增进乳流量至关重要,并能活血化瘀,清栓防病。

4 规范操作,科学挤奶

挤奶规范化操作,将有效提升乳腺神经,加快乳房血液循环,提升泌乳量,提升奶产量。规范化的操作流程,挤奶前先用温水(45℃~50℃)擦洗乳房,其后双手反复按摩乳房,待乳房有膨胀迹象时便可挤奶。挤奶时间,控制在10 min左右,要求快、稳、净。条件允许的,可挤奶前后用碘甘油浸润乳头,之后用经消毒过的湿巾擦拭乳头。建议丢弃开始挤奶的头3把奶。总的来说,规范挤奶流程,做到定时、定量、定次、定顺序,确保良好条件反射的形成,有效提升产奶量。

[1] 刘德义,周玉传,陆天水,等. 半胱胺对奶牛产奶量、乳脂率和饲料转化率的影响[J]. 中国饲料,2003,(14):10-11.

[2] 孙国强,王世成,吕永艳.精料中添加金属蛋氨酸络合物对奶牛产奶量影响的研究[J]. 中国奶牛,2002,(6):15-16.

[3] 李胜利.优质粗饲料——苜蓿干草和鲁梅克斯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J]. 中国乳业,2002,(1):23-25.

猜你喜欢

乳脂预控产奶量
疫情预控公益广告
谈如何做好房建监理开展前的预控工作
提高奶牛乳脂率的方法
提高母猪产奶量的方法
河北省唐山地区生鲜乳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变化规律研究
荷斯坦牛各胎次产奶量规律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同步荧光法监控人乳脂质替代品氧化过程
监理预控在工程实施中的有效应用
瘤胃可降解缬氨酸对泌乳后期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实现安全预控管理的几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