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法在皮肤病治疗中的临床体会
2015-01-24尹云斌
尹云斌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祛湿法在皮肤病治疗中的临床体会
尹云斌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本文从湿邪的来源、特点及其所致皮肤病的特点着手,探讨祛湿法在皮肤病中的应用。表现有典型的湿邪病症的皮肤病,从病因病机上辨别湿邪的来源,采用散寒除湿、祛风燥湿、清热利湿、健脾除湿的方法辨证治疗,能够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湿邪;祛湿法;皮肤病
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跟随导师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多数皮肤病以疱疹、瘙痒、渗出、糜烂为主要临床表现,若与体内湿邪相结合,则患者可伴见胸闷、纳差、腹胀便溏、肢体重着、舌苔白腻或黄腻等症状,此类病症多迁延日久,缠绵难愈,与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极为相似。皮肤病虽表现在外,但与全身脏腑有着密切联系。《内经》云: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者,当以观外乎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1 湿邪的来源
1.1 外湿侵袭机体 如气候潮湿、冒雨涉水、久居湿地等。湿为长夏之气,长夏乃夏秋之交,阴雨连绵,湿邪外蒸,侵袭人体,而致诸症。
1.2 内湿 过食肥甘,嗜烟好酒,内伤脾胃,使脾失健运而不能布其津,或素体肥胖,喜静懒动,情志抑郁,致气机不利而不能化其液,聚而成湿。
外感湿邪与内伤湿滞二者成因虽有区别,但亦相互影响。
2 湿邪的特点[1]
2.1 脾主四肢,又易生湿,故常见于四肢部湿疮 (四肢部湿疹),脾主肌肉,脾湿浸淫导致躯干部湿疮等病症,常见临床表现有渗出、瘙痒、糜烂、水疱,并见脘腹痞满、口粘腻或甜、便溏下利、四肢困重等。
2.2 湿性趋下 《素问·太阴阳明论》曰:“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湿为重浊有质之邪,类水属阴而有趋下之势,人体下部亦属阴,故湿邪为患,易袭人体下部,如湿脚气(足癣)、湿臁疮 (小腿部湿疹)、胞漏疮 (阴囊湿疹)等多种皮肤病变。
2.3 湿亦可上行 若与热互结,则见气机受阻,湿热蕴结,上蒸头面,浸淫肌肤而致病,如面部湿疹、面部过敏性皮炎、面部痤疮、疱疹样皮炎、脓疱疮、脂溢性皮炎等。风善行而数变,若与湿邪相合,则见卫外失固,营卫失和,风湿留恋,邪不外达而致病,如荨麻疹等。
3 祛湿法的应用[2]
3.1 散寒除湿 用于素体阳虚,复感寒湿者或者寒湿之邪浸渍肌肤,阻痹气血,络脉壅致所致的病症,表现在冬季或者遇寒加重,伴有畏寒肢冷、便溏不成形、舌淡胖、苔白、脉沉弱而迟等症状。
典型病例:王某,男,48岁。初诊日期2014年11月06日。主诉:全身风团发作伴瘙痒3年;多在夜间或者遇寒后发作,畏寒肢冷,瘙痒,曾就诊于西医院,诊断荨麻疹,给予西替利嗪片口服,三年来反复发作;无汗,口不渴,平素便溏不成形,夜尿频,舌胖大苔白。诊断:瘾疹(寒湿型),治则:散寒除湿,祛风止痒。方药:麻黄9克,细辛3克,荆芥12克,防风10克,附子10克(先煎),黄芪30克,苍术15克,川芎10克,僵蚕10克,蝉蜕10克,甘草6克,七剂,水煎服,早晚分服。一周后复诊,风团发作减少,出汗,大便成型,原方继服7剂,后随访未复发。
3.2 祛风燥湿 用于湿邪内蕴,外感于风或风湿蕴阻肌肤不得发散,久治不愈的顽固性皮肤病,如皮肤瘙痒症、结节性痒疹等。
典型病例 (赵炳南医案):王某[3],男,58岁,初诊日期1971年9月2日。主诉:全身皮肤瘙痒一年余。现病史:一年来全身瘙痒,搔后皮肤发红,不起风团,影响入睡,痒甚时用玉米棒搔抓也不解痒。曾用过镇静药及脱敏药,未效。检查:全身皮肤粗糙,个别区域苔藓样变,无渗出液,有明显抓痕血痂。西医诊断:皮肤瘙痒症。中医诊断:风湿内侵,结为湿毒。立法:除湿解毒,息风止痒。方药:全虫 (打)二钱,皂刺四钱,猪牙皂角四钱,刺蒺藜五钱,炒槐花五钱,炒枳壳三钱,苦参二钱,荆芥二钱,蝉蜕二钱,威灵仙四钱,白鲜皮一两;紫草根三钱,10剂。10月17日复诊,瘙痒已减轻,全身皮损也逐渐光滑,瘙痒减轻,皮肤润泽已见恢复,又服上方15剂,基本治愈。
3.3 清热利湿 常用于湿热与暑湿之病邪致湿热搏结、蕴结肌肤、剧烈瘙痒的皮肤病,如急性湿疫、接触性皮炎、药疫等急性红斑、皮炎类皮肤病等。
典型病例:张某,女,56岁,初诊2014年6月15日。主诉:全身皮肤潮红,丘疹,水疱,丘疱疹搔抓渗液、瘙痒2月余;瘙痒甚,影响睡眠,口服抗过敏药物可缓解瘙痒,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西医诊断:湿疹;中医诊断:湿疮。治则:清热解毒,除湿止痒。方药:龙胆草15g,泽泻12g,车前子10克(包煎),黄芩10g,通草15g,当归15g,生地15g,金银花15g,连翘15g,地肤子15g,苍术12g,薏苡仁30g,七剂,水煎服,早晚分服。复诊时瘙痒减轻,渗液减少,再服七剂。后随访,自行再服药7剂,基本好转。
3.4 健脾除湿 用于脾虚失运、水湿内停,泛于肌肤而致的皮肤病。脾湿泛滥,见于泛发性湿疹;脾经湿热,湿重于热,见于带状疱疹等。常伴有渗液、胃痛、纳呆、便溏,舌淡,苔白腻。
典型病例:刘某,女,49岁,初诊日期2014年3月21日。主诉:右侧腰部出现大批水疱伴刺痛5d;疼痛甚,影响睡眠,腹胀,便溏,舌淡红,苔白腻,脉细滑。西医诊断:带状疱疹;中医诊断:缠腰火丹。治则:健脾除湿、清热止痛。方药:马齿苋30g,蒲公英20g,大青叶15g,苍术15g,陈皮15g,厚朴15g,茯苓皮9g,六一散9g,元胡15g,川楝子15g,七剂,水煎服,早晚分服。二诊,腹胀减轻,水疱基本不扩展,加黄芩9g,金银花15g,连翘9克。三诊,皮损部位开始结痂,疼痛稍有减轻,加乳香9g,没药9g。四诊,基本痊愈,巩固治疗,继服前方。
综上所述,祛湿在中医皮肤病学中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是中医皮肤病临床常用的治疗法则。从病因病机上辨证湿邪的来源,灵活恰当地运用祛湿的方法及辨证,能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因此,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1]朱仁康.临床经验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
[2]陈丽娜.从湿论治皮肤病[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11-26.
[3]赵炳南.临床经验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32-233.
R275
A
1007-8517(2015)13-0023-01
2015.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