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期的护理干预

2015-01-24孟祥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3期
关键词:尿激酶情志溶栓

孟祥娟

(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科,山东 临沂 276002)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期的护理干预

孟祥娟

(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科,山东 临沂 276002)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护理;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因持续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坏死,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的特点。溶栓治疗是恢复心肌再灌注的有效措施,是终止缺血心肌病理演变的关键。溶栓治疗时间越早。冠状动脉再通率越高,梗死范围越小,病死率也越低,而溶栓治疗的成功与否及并发症发生的轻重,迟缓均与护士的有效干预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要求护士要有较高的医学理论水平和熟练的技术操作,与医师默契配合,高效,准确的完成各项护理任务,为治疗赢得足够的时间。

1 溶栓前的准备

1.1 将AMI患者安置在CCU病室:要求病室环境应整洁、安静、避免噪音、并迅速建立两条或三条静脉通路(最好选择双上肢比较出粗直的血管进行穿刺),同时给予高流量吸氧,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心电监护,观察心电动态变化,迅速排除溶栓治疗的禁忌证,并立即抽静脉血送检血常规,凝血四项,心肌酶等理化检查,为溶栓治疗做好准备工作。

1.2 有效的心理干预及情志疏导:有效的心理干预及情志疏导是非常必要的。由于AMI患者发病急骤,病情重,表现胸痛剧烈,有濒死感,因此患者心理非常恐惧,易出现烦躁,焦虑等情志变化,不良的情志变化可直接影响疾病的转归。因此,护士在紧张参与抢救的同时应不忘给患者细致的关怀(例如帮患者擦擦汗,掖被角或检查穿刺点等,或是轻声的问候与安慰)。此时护士用柔和的言语,轻稳的操作动作,耐心有效的讲解,无疑都是给患者无助的心灵,吃了一颗定心丸,同时也可使患者对疾病有进一步的认识,消除其恐惧心理。并且要注意避免让患者情绪波动。同时要严格限制探视,以防其他不良的外界刺激。

2 溶栓治疗

根据医嘱将尿激酶150万U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之中,在一针穿刺成功的静脉输入此药,以防止因药物多次探询血管,形成穿刺点外渗,造成局部出血。另溶解时不可激烈震荡,以免使其活力降低,并产生大量泡沫使药液难以抽尽而影响剂量准确性。而且因尿激酶的半衰期为15 min,如果输入过慢会降低疗效,故救务必在30 min内滴完,其中前10 min输入总量的2/3,后20 min输入总量的1/3,或前5 min缓慢滴入,如无不良反映及过敏现象,则加速滴入,以保证时间,保证疗效。

3 病情观察

3.1 出血倾向:由于尿激酶能直接激活纤溶酶原,使之转化为纤维蛋白溶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使之全身处于高度纤维溶状态。各器官系统均有出血倾向,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必须观察出血情况,如有无头痛、恶心、意识障碍等脑出血的先兆改变,有无皮肤黏膜出血点、有无牙龈出血、呕吐、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的先兆改变,最直接的方法是应观察静脉穿刺点和监测血压的袖带缠绕处有无出血倾向(渗血或出血)。因此,在拔针后局部按压时间应达到2 min或更久。如有异常则立即通知医师,为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奠定基础(因涉及尿激酶是否加量,以及口服阿司匹林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时间及剂量)。

3.2 症状及体征(溶栓前后的对比,以判断溶栓治疗的成功与否):注意观察患者胸痛的症状。一般情况下,胸痛症状是逐渐减轻。如果疼痛改善明显,说明溶栓效果好;反之,疼痛不缓解或加重,则说明溶栓效果不佳或未溶开。注意观察面色,如由苍白转向红润,则说明效果好;如改善不明显或出现青紫面色,则有阿斯的可能性,应立即通知医师,配合抢救。注意观察四肢温度。AMI患者由于末梢循环不良,会出现四肢厥冷的现象。如逐渐转温,说明溶栓效果较好;反之,则说明效果不佳。注意观察汗出情况。如在溶栓后汗出细微或停止出汗,则说明效果好;如汗出改善不明显,或汗滴如油状,则说明患者病情加重,应高度警惕。

3.3 心电的改变:观察心电监护仪中心电图波型的变化、ST段回落情况及心律的加快、变慢改变。一般在溶栓后2 h内抬高的ST段回降>50%。如回降不理想或反之继续抬高,则说明溶栓效果不佳。

3.4 心肌酶的监测:在溶栓后的2、6、12、24 h,护士均应采集血标本,观察心肌酶峰值的变化情况,CK-MB一般提前出现(约在14 h以内)。护士准确的采集,结果的有效回报,可以为医师判断疾病的转归提供可靠的临床资料。

3.5 并发症的观察

3.5.1 心律失常: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如出现偶发的室性早搏为正常现象,如出现频发室早或出现室速等恶性心律失常现象,可危及生命,应立即通知医师,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动作应快速、敏捷、用药剂量准确、以防延误抢救时机(一般溶栓后30 min~2 h极易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因此,护士应加强监测)。

3.5.2 心源性休克:是泵衰竭的严重阶段。因此,密切观察患者的一般状态(有无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以及血压和尿量的变化,必要时给予留置导尿。

3.5.3 心力衰竭: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若出现呼吸频率达到30~40次/分,不能平卧等,则说明出现心力衰竭,重症可出现神智模糊。

3.6 过敏反应:若出现呼吸困难、喉头痉挛、喉头水肿等过敏反应症状,应立即遵医嘱给予对症的施救措施。

4 体 会

争分夺秒的治疗是静脉溶栓的基础,及时、恰当的溶栓治疗可溶解新鲜血栓,开通闭塞血管、挽救濒死的心肌。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室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病情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和处理是患者生命安全的根本保证,护士的有效干预是溶栓治疗成功的关键。

R473.5

A

1671-8194(2015)13-0245-01

猜你喜欢

尿激酶情志溶栓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CT灌注成像在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