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2015-01-24刘翠霞
刘翠霞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1300)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刘翠霞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1300)
药品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也是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现结合临床工作经验,论述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以及应注意的问题,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注意问题
药物不良反应一般是指在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出现的对人体有害的或意外的反应。药物有它的两重性:用药可改善人体状况或抵抗病原体,这是治疗作用;用药产生的不良反应而危害人体,这是不良反应。中药注射剂是新发展起来的剂型,见效快,在医疗实践中有很大作用。但它引起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且比例最高,程度最严重,并与中药注射剂和其他药品连用有关。
1 常见中医注射剂及不良反应表现及特点
目前,我院常用的中医注射剂主要有:银杏达莫、舒血宁、喜炎平、血塞通、血栓通、复方丹参、炎琥宁、注射用双黄连等。
1.1 过敏反应:表现为用药后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等,处理不及时可导致死亡。最常见的过敏反应为药疹、荨麻疹、红斑和皮肤潮红等;药物热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多出现在输液开始10 min~3 h。如血塞通、灯盏花、银杏达莫等在我院均有发生。也有双黄连注射剂导致过敏性哮喘及过敏性肺炎的报道。
1.2 不良反应涉及多系统多器官:消化道反应及血液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的损害,而报告最多的是心血管损害。
1.3 疼痛:可表现为注射部位的疼痛、血管疼痛等。
1.4 不良反应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知性。如复方丹参注射液有报道的不良反应多达十几种。
1.5 不良反应的多发性和普遍性以及多样性。
2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分析
2.1 患者的生理因素: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不同生理、病理状态下对药物的过敏性是不同的,可使临床用药反应不同。
2.2 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中药注射剂多为复方制剂,成分复杂。有些成分分子量较大,含动植物蛋白质作为抗原,易引起过敏反应。如银杏中所含的银杏酚酸,就是产生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
2.3 药材来源:不同产地或同一产地不同土壤、自然环境等因素,都可使原材料内部的某些成分产生差异,造成质量差异和不尽相同的不良反应表现。
2.4 生产工艺:由于提纯和杂质的处理工艺不同,以及为了提高溶解度、稳定性而加入的稳定剂、助溶剂等,均可产生一些理化变化,从而造成不良反应的发生。
2.5 使用中的配伍不当:由于中药注射剂的成分复杂,与其他的药物连用,可引起理化变化,药液的微粒数增加,酸碱度改变,发生沉淀等。如双黄连与庆大霉素配伍会产生沉淀;清开灵与庆大霉素配伍会产生浑浊或沉淀;丹参注射用与低分子右旋糖苷配伍会发生过敏反应。
2.6 使用方法不当:比如双黄连注射液,应现用现配,并在1~3 h内用完,而配药的空针不能混用。
2.7 误导宣传,很大地方宣传中药的“安全无毒”,从而忽视了不良反应,缺乏警惕性。
3 中药注射剂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认真询问过敏史:如有过敏,一定要慎用。
3.2 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医师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该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把握发病机制,对症用药。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因单独使用,配药针管不能混用。
3.3 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给药途径和应用人群使用,并掌握用药剂量,绝对不能超量使用。
3.4 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选择给药途径,对年老体弱、儿童,能采用口服或肌注,不静脉给药,以减少不良反应。
3.5 避免合并用药:合并用药不当会导致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增加,可能影响中西药各自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变化。
3.6 中药注射剂应现用现配,确保稳定性。
3.7 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反应,要注意药物浓度、滴注速度,尽量分开使用,以确保用药安全。如发生异常,积极采取有效地措施。
3.8 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和报告工作。
4 小 结
中药注射剂功能、主治涉及面宽,处方组成以复方居多,即使是单方,成分也很复杂。因此,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往往累及多器官、多组织、多系统[1-3]。临床上中药注射剂被大量使用,在起到治疗作用的同时,也是无形的健康隐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加,同时由于化学药品不良反应以为众人所知,使用中药制剂的人群在不断扩大,更需要我们药学工作者宣传合理应用中药的知识[4-6],正确认识中药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的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从而保障人民安全、合理、有效的用药。
[1] 孙定人.药物不良反应[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03.
[2] 曹全英.合并用药可能引起的毒副反应[J].中华今日医学杂志,2003,3(24):42.
[3] 杨海峰,张芬.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J].中外医疗,2008,20(26):23-24.
[4] 吴福祥.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J].海峡药学,2008,20(11):145.
[5] 李素霞,刘小英.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液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和护理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2):117-119.
[6] 蒋峰,姜丽芳.中药不良反应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202.
R28
A
1671-8194(2015)13-0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