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例早产儿转运与结局的现状分析
2015-01-24吉惠华
吉惠华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广西 玉林 537000)
285例早产儿转运与结局的现状分析
吉惠华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广西 玉林 537000)
目的 分析早产儿转运疾病种类及转归,提出预防早产的措施以及强调早产儿出院指导的重要性,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早产儿的出生率和伤残率,并为早产儿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开展的早产儿转运工作进行总结,分析转运疾病的种类,探讨预防早产的措施,减少出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结果 开展早产儿转运共285例,早产新生儿肺炎位居第一位,其中新生儿宫内感染性肺炎占新生儿肺炎58.82%,新生儿肺透明膜位居第二,早产低体质量儿位居第三(65.61%,27.02%,13.33%)。其他占8.41%。结论 院前急救及掌握好转运的指征及转运时间固然重要,预防早产儿出生也同样有着重要意义。
早产儿;转运;预防;措施
早产儿是指胎龄<37孕周的新生儿,近年来我国早产儿发生率呈逐年增多趋势,发生早产的原因及相关诊治问题成为当今围生医学的研究热点。早产儿的疾病种类及救助水平在各地研究报道中稍有不同。广西属于贫困山区,为了解本地区早产儿疾病种类及转归,本研究对本院急诊科到周边医院转运回来的285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早产儿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科共转运早产儿285例早产儿,2012年77例,2013年95例,2014年113例,其中男192例,女93例。转运时日龄<2 h 33例,2~12 h 208例,>12 h 44例;胎龄<28周3例,28~32周107例,33~37周175例;出生体质量<1 000g 3例,1001~1500 g 46例,1501~2000 g 118例,>2000 g 118例,其中单胎239例(83.85%),双胞胎46例(16.14%),顺产241例(84.56%),剖宫产40例(14.35%),臀围牵引助产2例(0.7%),臀围助产2例(0.7%)。单程转运最长2.5 h,最短30 min。
1.2 转运设备:专门配置两台早产儿专用的急救车辆,车上配备有车载呼吸机、车载暖箱、便携式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低压电动吸引器、血糖仪、输氧装置、急救药箱、不同型号的气管导管、胃管、吸痰管、喉镜、复苏囊、面罩以及输液用品等设备。
1.3 转运对象与方式:本院与周边三十多家基层医院协作,形成转运网络。一旦接到出诊电话,快速记录转诊医院的名称、科室、电话、患儿日龄、胎龄、出生体质量、生命体征、拟诊断及处理,必要时通过电话指导基层医院医师做简单的处理,以使病情处于稳定状态。同时立即通知出诊人员在10 min内出诊,出诊小组由一名儿科专业的急诊科医师(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一名护士(护师及以上职称)和一名专职司机组成。医师、护士每季度必须经过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培训以及考核,不定期抽考护士的监护技术及出诊注意事项。转运前救治:到达转诊医院后,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抢救和护理: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吸净呼吸道分泌物,然后吸净胃内容物,防止转运途中呕吐、窒息;转运前全部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建立静脉输液通道以便于途中用药和抢救。对相关症状立即给予相应处理,待患儿病情尽可能达到最稳定状态,然后才着手考虑转运的适宜性及安全性,这是转运的基本原则。转运中处理:转运中,患儿全部入转运暖箱保暖,予平卧头侧位,用安全带约束患儿,头肩部保持同一水平线,将软枕置于患儿头部两侧,保证氧气供给、放宽气管插管指征,予患儿多功能监测、密切观察生命征和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随时与NICU保持联系,做好接诊准备工作。入院后患儿进入绿色通道抢救治疗。转运后处理:向接诊医师及护士做好交接班,填写转运记录。
2 结 果
2.1 接诊途中状况:按出院确诊第一诊断统计,所有转运早产儿285例中,疾病包括新生儿肺炎187例(65.61%),其中新生儿宫内感染性肺炎110例 ,占新生儿肺炎58.82%,新生儿肺透明膜33例(27.02%),早产低体质量儿38例(13.33%),败血症16例(5.61%),高胆红素血症3例(1.05%),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例(0.7%),脓毒血症2例(0.7%),休克1例(0.35%)。
2.2 接诊后救护车的处理:285例早产儿在转运途中,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108例(37.89%),其中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50例(17.54%),N-CPAP辅助呼吸58例(20.35%),一次性输氧面罩给氧44例(15.44%),鼻导管给氧133例(46.67%),在途中突然病变,须停车插气管导管进行抢救的有2例,均化险为夷,无1例死亡,全部转运成功。出车完毕及时补充抢救药品、物品,以便随时出车,搞好车内清洁卫生,保持车内空气流通,减少交叉感染,保证安全转运。抢救成功的前提是转运设备的齐全与完好,且处于备用状态。
2.3 转运早产儿的病种及治疗结果:所有转运早产儿285例中,痊愈出院99例,占34.74%,未达出院条件家属因经济问题而要求签字出院180例,占63.16%,转院6例,占2.11%,死亡1例,占0.35%,主要死因为败血症。
3 讨 论
3.1 早产儿转运所占比例高:从转运数据分析,须转运的早产儿是逐年增多,与国内报道一致。发生早产的原因及相关诊治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转运时日龄在12 h以下241例(84.56%),这转运时机与早产儿的预后有密切关系,这与余章斌等[1]报道早产的新生儿在日龄6 h内转运的病死率较6 h后转运明显降低基本相符,提示对危重早产儿须尽早转运。早产儿的及时转运既降低了患儿的病死率,又减轻了下级医院的压力,能取得好的转运效果既与本院转运团队的急救技能、设备的配备有关,与基层医师的转运意识和初步处置有关,也与转运的时机密切相关。
3.2 早产儿转运胎龄结构:本组资料中胎龄<32周110例(38.60%),提示本地区早产儿早期早产数量不少,与国内报道早产儿孕周越来越小相一致,根据庞映芹等[2]报道,一家年医院住院分娩早产儿占6.85%(431/6289),根据张春丽[3]报道,2012年玉林市早产儿发生率为3.50%(4489/128323),早产儿是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早产低体质量儿甚至早产极低体质量儿的各系统反应不成熟,需要进行生命支持,其费用要比普通足月儿高得多,对于家庭来说这个经济负担难以承受,所以,未达出院条件家属因经济问题而要求签字出院180例(63.16%),家长的育儿知识贫乏,早产儿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吗,生活质量也难以保证,285例早产儿中男、女比为2.06∶1,男女比例悬殊。
3.3 宫内感染是新生儿转运的重要原因:宫内感染是指孕妇在妊娠期受到病原体感染后,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引起胎儿的先天性感染,当胎儿长期暴露于炎性环境中,会影响肺的发育,引起肺损伤,同时被认为是引起早产、早产儿后遗症的主要原因[4]。285例早产儿中,新生儿肺炎187例(65.61%),其中新生儿宫内感染性肺炎110例,占新生儿肺炎58.82%。这可能与本地区育龄妇女的感染问题有关。如何降低早产发生率的关键,在于对育龄妇女的健康指导以减少流产,加强孕期保健以减少胎膜早破发生率及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早发现、早治疗。对育龄妇女的正确指导,加强孕期保健,减少胎膜早破及流产发生率是减少早产儿出生的关键[5]。重视早产儿管理,尤其是低出生体质量及低胎龄儿的管理,严密观察早产儿并发症发生并及时予以干预治疗,对提高早产儿存活率有重要,孕前做好保健,在孕妇学校传授知识。
3.4 提高转运的新生儿治疗措施:从本院实施转运的新生儿病种方面分析,其中呼吸系统疾病占的比例最高(58.82%),其次依次为早产低体质量儿、败血症、高胆红素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脓毒血症、休克等。早产儿由于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呼吸系统并发症成为在早产儿并发症中发生最早,病死率极高的早产儿并发症。宫内感染性肺炎成为早产儿主要面临的呼吸系统疾病。而宫内感染是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宫内感染是自发性早产的最主要原因,并针对性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对减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病率有重大意义。
[1] 郝丽,李珊.早产儿呼吸系统并发症的特点[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5):808-810.
[2] 庞映芹,卢昱菁,肖海燕.2013年玉林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早产儿状况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4):134.
[3] 张春丽.活产新生儿128323例早产监测结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35):132.
[4] 任旭凤,陈晓.宫内感染对肺发育的影响及早期防治进展[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8):93-96.
[5] 余章斌,蒋犁,乔立兴,等.区域性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建立的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6):336-337.
R722
B
1671-8194(2015)13-01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