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伤寒论》看 “善治者治皮毛”的含义
2015-01-24梁志豪
容 勋 梁志豪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学院 广东 广州 510405
从 《伤寒论》看 “善治者治皮毛”的含义
容 勋 梁志豪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学院 广东 广州 510405
本文从 “善治者治皮毛”的条文释义,以及 《伤寒论》里太阳病篇的治则治法等角度出发,探讨了 《伤寒论》与 “善治者治皮毛”的联系,认为伤寒仲景之法有着 “善治者治皮毛”之意。
《伤寒论》;太阳病;善治者治皮毛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道“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该条文多被后世医家理解为邪在表时应当积极治疗,若表邪入里,由轻转重,则病情较为难治,甚至愈后不佳。而在 《伤寒论》中,太阳经主表,统营卫,其条文最多,坏病最多,救误亦最多,故笔者认为 “善治者治皮毛”之法为 《伤寒论》里其中一个中心治则。
1 “善治者治皮毛”的理解
1.1 “善治者治皮毛 “之意 “善治者治皮毛”原文从病因、病位阐述了病邪入侵人体的演变以及其后的治疗的手段。外邪侵袭人体,由表入里,由轻到重,步步深入的,
虽由同一种病邪引起,但随着病程演变,病位以及证候均不同。病邪初在皮毛者易治,陷入肌肤,筋脉者可治,而传至五脏六腑者最为严重,终至难治,所以 “善治者”治皮毛。
1.2 善治者治皮毛之法 《素问·四气调神论》中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强调了 “治未病”的重要性,而“治皮毛”正是该治则的核心价值。 “皮毛”为人体的体表,而 “善治皮毛”的方法就是解表。在邪气最先侵犯人的体表的时候,病情尚轻浅,正气未衰,医生运用解表法并根据证型不同灵活搭配其余治法,使病人阴阳调和,正气驱邪外出。倘若不及时治疗,病邪就会由表入里,逐渐耗损正气,以致病情逐步加重,此时正气虚衰,而邪气旺盛,攻补难施,难治矣。解表居八法之首,凡是外邪入侵,都应该以解表为先,开门逐盗,拒敌于国门之外[1]。因此,既病之后就要及早诊治,早用汗法以驱 “皮毛”之邪,避免外邪陷 “肌肤”“筋脉”“脏腑”以致其后半死半生也。
2 《伤寒论》有着 “善治者治疗皮毛”之意
2.1 太阳经主一身之表,为 “皮毛” 太阳亦称巨阳,其经络散布于人体之表,与督脉并行于身后,因背为阳腑,督脉又为诸阳之脉,故太阳经阳气冲盛而能卫护体表,有抵御外邪之功。《灵枢营卫生会》中讲述:“太阳主外”,太阳经为六经中最外一层,统诸阳之气,为六经之藩篱。《伤寒论》中又有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综上所述,当外邪侵犯人体时,最先侵犯的是人体体表,也就是太阳经。所以太阳经主表,是最先抵御外邪入侵的门户,为 “皮毛”。
2.2 仲景之法,善治皮毛,救其萌芽 《伤寒论》有条文398条,共计方有115方。而太阳病作为 《伤寒论》的首篇,共有条文178条,几乎占全书一半,而有方证74首,约占全书的三分之二。太阳病篇脉证并治不仅仅是讲述太阳病本证 (中风,伤寒),还详细列举了太阳病兼证,太阳病失治,误治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可见太阳病篇在 《伤寒论》中有着统领全局,总括六经的作用,占有重要的地位。何谓“善治皮毛”?纵观太阳病,仲景以发汗解表为正治疗法,如太阳中风桂枝汤证:“温覆令一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太阳中风证,风邪袭表,卫气伤而营血郁,而发汗法,能调和阴阳,解表逐邪,恢复营卫正常功能。又如太阳伤寒证,是风寒之邪侵袭人体肌表,营血伤而卫气闭,仲景用麻黄汤 “温服,取微似汗”。所以发汗法的目的就是在外感疾病的初期,顺正气与邪气在体表交争之势,使邪气与汗皆出,让邪在表得解。此外在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中,有二十多条经文出现了 “汗”字,并对汗法的适应证,组方的加减变化和预后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仔细体会,我们不难发现仲景在太阳证中对汗法的灵活运用,其目的就是让尚在 “皮毛”的邪随汗而发,这也恰恰对应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太阳经为外邪入侵的门户,而太阳病又为外感疾病的初期,仲景对汗法的重视能让尚在萌芽的病邪得到去除。除了正治法,在太阳病篇中讲得最多的还有失治和误治。因为当太阳病不解,医者失治或误治,外邪便可由太阳经传入它经或成证侯不属六经的 “坏病”。如第69条,“发汗,若下之,……茯苓四逆汤主之”,此条是论述汗下后阳亡,太阳转少阴的治疗[2]。又如第100条文 “伤寒五六日,中风…….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本条讲述太阳病不解数日,外邪传入半表半里少阳经的论治[3]。又如第110“病发于阳,……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本条论述太阳病误下后结胸的成因。此外在医者误汗,误下而导致阳伤津耗之际,仲景又提出以下治则治法,预清其热,以防入阳明,预培其阳,以防入三阴,所以我们在太阳病篇既看到白虎清热之方,又看到真武,四逆大热之剂。若医者未及时正确治疗,使其成为 “坏病”,如结胸,痞证,此时虽然证侯复杂,病情险恶,但仲景仍以解表为先,如条文124“伤寒,大下后……当先解表,表解方可攻痞”,表邪不解,而攻里,表邪可乘虚而内陷,故先表后里是伤寒中重要治则之一。综上所述,仲景善治皮毛之意体现在以下三点,其一,太阳病表证,以发汗法为正治,使外邪初犯皮毛时得到治疗;其二,太阳病传变的预防和治疗十分重视,以防外邪从太阳经入二阳,或者三阴;其三,即使太阳病失治,误治而成为的坏病,虽此时病入里,但有表证时仍以解表为先。太阳经作为六经之首,疾病多由该经传变而来,故惜字如金的张仲景在 《伤寒论》仍用了三篇大篇幅讲述太阳病,而其他各经均是一篇,太阴病篇只有九条文,而少阳经篇更是仅仅只有396字。足见仲景之法,十分重视扼杀病邪在 “皮毛”中,诚谓用心良苦。
2.3 病入里,则病情危殆 在伤寒论六经辨证中,病邪常由太阳经开始,然后传至阳明、少阳、三阴。但当正气不足时,则直接传入三阴,而太阳与少阴又互为表里,故太阳经之邪最易传至少阴,正所谓 “实则太阳,虚则少阴”。《伤寒论》少阴病提纲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脉微细,微是脉的搏动轻微无力,是阳衰少气的表现,细是脉的形态细小如线,是阴阳气血虚衰的表现,脉微细主气血两虚,是心肾阳虚的本质反映。但欲寐者,指病人昏昏沉沉但又似睡非睡的状态,是病人萎靡不振的表现,《素问.生气通天论》又有 “阳气者,精则养神”,今阳气衰微,神气失养,故呈现 “但欲寐”神情衰倦的迷糊状态[4]。虽然少阴病提纲并不能概括少阴证所有症状,但病入少阴时病人的危重程度我们也能从中窥探一二。纵观《伤寒论》共选死证22条,按六经分类,太阳病篇3条、阳明病篇4条、少阴病篇7条、厥阴病篇8条,可见 《伤寒论》里急危重症多为里证,而少阴,厥阴为人体最里层,死证又占一半以上,所以病邪入里,若在 “五脏” “六腑”,则难治。如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中第296条“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死。”此条条文论述少阴病病情恶化,阳气衰亡,阴寒窃据,病人正气衰竭的症候。“吐利,烦躁,四逆”这一系列的症状皆为病人阴盛阳脱之征兆,预后极差,甚难治疗。由此可见病邪从表传递入里时,病情容易恶化,易发展为危重症候,半生半死。故张介宾 《类经》道:“皮毛尚浅,用力少而成功易也,……邪愈深则治愈难,邪及五脏而后治之,必难为……”[5]。所以当邪在 “皮毛”时我们应该积极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防止疾病传变、加重、恶化,出现难治、不治的死证[6]。
3 小结
“善治者治皮毛”一直被后世医家奉为治病的基本原则,而 《伤寒论》里太阳病篇学术思想亦为众多医家在诊治过程中给予重视。本文试图从 《伤寒论》里太阳病的发生、传变、治疗以及伤寒危重症等角度,来探讨 《伤寒论》与 “善治者治皮毛”之间的联系。太阳经为六经之首,邪气最先犯此,与正气相争于皮毛腠理,此时医者应该及时治疗。但由于不及时治疗、病邪的性质和个人体质等因素的影响,延误病情,外邪从表入里,终究使病人处于病情危殆之际,此时疾病证型多变复杂且患者正气衰竭,极其难治疗。而仲景在 《伤寒论》太阳病篇中不仅论述正治,也论述了众多关于太阳病失治,误治以及和其他五经并病的治法方药,内容约占全书一半以上,充分地凸现出 “善治者治皮毛”观点的重要性。故笔者认为 “善治者治皮毛”不仅体现了 《黄帝内经》中 “治未病”学术思想,亦为《伤寒论》太阳病篇中治则的核心内容之一,值得今医者认真参考。
[1]李可.《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98
[2]李赛美.李宇航. 《伤寒论讲义》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1.
[3]刘渡舟.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0.
[4]邓铁涛. 《中医诊断学》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36.
[5] (明)张介宾. 《类经(上)》 [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473.474.
[6]宋嘉.沈敏鹤.《善治者治皮毛临床意义探讨》[J].光明中医,2009(3):411
R222.2
A
1007-8517(2015)11-0026-02
201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