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褥疮的家庭护理
2015-01-24钱百灵
钱百灵
(江苏省赣榆县中医医院,222100)
重症褥疮的家庭护理
钱百灵
(江苏省赣榆县中医医院,222100)
伴随人口老龄化社会到来及意外事故的增多,临床上褥疮发病率逐渐增加,相应加大了医疗护理的负担,综合基层卫生条件及患者经济承担能力多方面因素,根据该病病情特殊性,采取家庭病房管理模式,我院探索了一套简便易行的治疗护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经过早期住院及门诊随诊治疗,原发病病情稳定,不具备手术治疗条件或不接受手术治疗的重症褥疮患者,采取家庭护理指导,配合民间疗法治疗进行走访的23例患者。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44~93岁,平均60.4岁。23例患者中脑血管病变后遗偏瘫11例,交通事故导致颅脑或脊髓损伤瘫痪病人8例,脊髓占位性病变出现截瘫3例,其他因素(脑膜瘤)1例。原发病病史2个月~3年,褥疮发病2周~7个月。其中单发病灶15例,多发病灶8例,病灶最多者达6处。创面深度达到Ⅲ~Ⅳ度。
护理措施
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体质、病情、家庭条件等因素,采取相应的精神护理、病情护理相结合措施,因人因病结合民间疗法进行创面辨证施治。
1.精神护理:注重患者精神支持与鼓励,耐心进行细致情感交流,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舒畅的情志,积极配合治疗措施的进行;对于难以进行语言及情感交流的患者,必须让患者亲属配合进行沟通工作,以利于治疗措施的实施。
2.创面护理:根据患者病情的发生发展结合病因治疗,对于褥疮创面处理,保持创面清洁卫生的前提下,结合民间疗法的实施,常规措施如下:选用绵白糖、蛋黄油、大豆糊、龙珠软膏、康复新液、湿润烧伤膏、棕叶炭及防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的重组皮肤生长因子制剂等,根据不同创面情况采取相适应的间隔用药方案进行治疗。
3.基础护理:指导患者家属对病人常规护理,勤翻身、拍背,鼓励或辅助患者肢体功能锻炼;保持室内卫生,温度适宜,空气流通,床上用品卫生;进行特殊的治疗床、气垫床使用指导;适时进行日光浴、勤洗浴、修剪指甲;密切观察病情,对于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及时动员到医院诊治。
4.其他护理:合理饮食,加强高蛋白进食,保持大便通畅;预防尿液浸渍;防外感;防疲劳;防止患者挠抓再次损伤褥疮创面。
结果
评定标准:3个月为1个疗程。痊愈:创面完全愈合或遗留浅瘢痕。显效: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面积明显缩小。有效:创面发展情况得到控制,肉芽生长不良。无效:创面无明显变化,或者创面情况有所改善,但有新的褥疮创面发生。
按照上述评定标准,进行临床观察统计。痊愈7例,显效11例,有效3例,无效2例(包括疗程内患者死亡1例)。
讨论
重症褥疮属于压迫性创疡坏死溃疡,表现为组织缺血坏死、溃烂流脓或形成厚痂,伴有肌膜腐烂及骨坏死,坏死组织难以脱落,肉芽组织难以生成,是重症或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并发症[1]。褥疮患者多因久病缠身、长期卧床且家庭经济困难,受到精神及身体双重煎熬,需要特殊护理。对于家庭人力、财力有限,要求在家治疗的患者,采取家庭病房管理模式,每周定期进行3~4次临床护理指导,具有特殊意义。
首先要注重精神护理,进行耐心细致的感情交流,给予患者精神支持与鼓励,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措施的完成。创面护理治疗是临床治疗的中心。民间疗法简单方便,价廉易行,患者乐于接受。绵白糖具有利湿消肿,增加创面营养,促进肉芽生长作用,同大豆捣碎同敷,可提高疗效,保护并促进创面肉芽生长;龙珠软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腐生肌作用;蛋黄油促褥疮肉芽生长;棕叶炭具有燥湿生肌、收敛作用;康复新液具有通利血脉、养阴生肌作用;重组皮肤生长因子制剂、湿润烧伤膏促进创面修复。采取以上药物交替使用于褥疮创面,提高新陈代谢功能,促进肉芽生长及创面愈合。经过临床观察,掌握辨证用药原则,3~5d交替药物使用,具有理想效果。同时,注意基础护理及其饮食调养,防止创面再损伤。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其他部位褥疮再发生。综合各项护理措施,环环相扣,严密实施,是重症褥疮家庭护理获得成果的关键。
褥疮创面的修复需要一个长时间复杂而有序的过程,顺应“生理再生完成期”[2]而设定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褥疮,采取家庭病房护理管理模式,既能缓解医院病房床位紧张,又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减少陪护人力,有利于病人更加静心调养和促进褥疮痊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大医护人员深入探索与研究。
[1]朱仁康.中医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363.
[2]肖摩.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在烧伤系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0,22(4):260.
201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