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阴道镜下活检加颈管搔刮与宫颈电圈切除术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临床观察比较

2015-01-24庞俏茹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期
关键词:阴道镜上皮宫颈

庞俏茹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妇科,广东 佛山 528000)

阴道镜下活检加颈管搔刮与宫颈电圈切除术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临床观察比较

庞俏茹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妇科,广东 佛山 528000)

目的对阴道镜下活检加颈管搔刮以及宫颈电圈切除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诊断上的临床观察进行比较。方法以我院930例术前实施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加颈管搔刮检查的患者的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实施宫颈电圈切除术(LEEP)治疗,对两种方法的病理结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LEEP术病理诊断不存在明显差异性,术前术后病理诊断LEEP结果炎症组一致占92.5%,CIN组手术前后一致占69.5%;其中CIN Ⅰ组一致占30.9%;其中CIN Ⅰ~Ⅱ的一致占46.2%;CIN Ⅱ组的一致占71.7%;CIN Ⅱ~Ⅲ组的一致占100%。HPV感染组有15例,术前阴道镜活检显示有6例患者为HPV感染,有5例患者为炎症,有4例患者为CIN Ⅰ。鳞癌有2例,术前活检结果显示有1例为炎症,有1例为CIN Ⅱ。宫颈管搔刮阳性占19.8%;占阴道镜下活检病理阳性例数的42.2%。结论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存在一定的约束性,而宫颈管搔刮的诊断率则相对较高。

阴道镜下活检;颈管搔刮;宫颈电圈切除术;宫颈上皮内瘤变

在临床上,宫颈癌常见的检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宫颈癌患者的病死率。然而较多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1],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CIN的诊断上不够理想。在此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930例术前实施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加颈管搔刮检查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其病理结果进行观察和比较。详细临床报道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我院在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930例术前实施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加颈管搔刮检查的患者的为研究对象。患者临床为22~70岁,平均年龄为33岁,所有患者均存在性生活史。所有患者均经过宫颈检查、阴道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以及HC2检查,结果显示异常,并实施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加颈管搔刮。在检查后的1~2个月实施宫颈LEEP治疗,并将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1.2 方法:①阴道活检方法:所有患者在术前均实施阴道活检加颈管搔刮,使用窥阴器让患者的宫颈充分显露,并使用生理盐水对宫颈分泌物进行擦拭,并对其进行初步的观察和分析,采用浓度为5%的冰醋酸对宫颈进行处理,并对阴道镜检查存在异常图像的位置进行查找,对于阴道镜图像异常不明显的患者,需要使用碘溶液对宫颈进行涂抹,并对图像显示明显异常的位置取4个点实施活检以及宫颈管搔刮,抽取内膜组织进行活检。②LEEP方法:所有患者在检查后实施宫颈LEEP治疗,手术时间安排在患者月经干净后的3~7 d,且不存在急性生殖器炎症,术前严禁进行性生活。在手术时,需要使用盐酸丁卡因胶浆对宫颈以及宫颈管进行涂抹实施局麻,并结合宫颈的体积以及病变情况对电环切的型号进行选择,在距病变3~5 cm的范围进行切割,对于CIN Ⅰ,宫颈管切割深度为10~15 mm,CIN Ⅱ为15~20 mm,CIN Ⅲ的深度为20~25 mm,切除的宫颈组织要进行标记以及定位,并使用8象限到12象限的切片进行病理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结果显示,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LEEP术病理诊断不存在明显差异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前术后病理诊断LEEP结果炎症组一致有41例,占92.5%(383/414);术后病理诊断上升一级的例数有13例,占3.14%(13/414);术后病理诊断上升二级的例数有12例,占2.90%(12/414);CIN组手术前后一致有303例,占69.5%(303/436);其中CIN Ⅰ组一致有81例,占30.9%(81/262);诊断级别下降的例数有135例,占51.5%(135/262);诊断级别上升的例数有46例,占17.6%(46/262);其中CIN Ⅰ~Ⅱ的一致例数有12例,占46.2%(12/26);诊断级别下降的例数有14例,占53.9%(14/26);诊断级别上升的例数为0;CIN Ⅱ组的一致例数有99例,占71.7%(99/138);级别下降的例数有29例,占21.0%(28/138);级别上升的例数有10例,占7.2%(10/138);CIN Ⅱ~Ⅲ组的一致例数有10例,占100%(10/10)。HPV感染组患者有15例,术前阴道镜活检显示有6例患者为HPV感染,有5例患者为炎症,有4例患者为CIN Ⅰ。鳞癌有2例,术前活检结果显示有1例为炎症,有1例为CIN Ⅱ。

宫颈管搔刮结果显示阳性例数为184例,占19.8%(184/930);占阴道镜下活检病理阳性例数的42.2%(184/436);其中Ⅰ型转化区经宫颈管搔刮显示阳性例数有72例,占16.5%(72/436);Ⅱ~Ⅲ型转化区经宫颈管搔刮显示阳性例数有112例,占25.7%(112/436)。病变位置在宫颈管内的患者有36例,占8.3%(36/436),包括了7例Ⅰ转化区以及29例Ⅱ~Ⅲ转化区。

3 讨 论

在临床上,阴道镜检查由于自身的一些因素以及操作者因素,诊断准确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在阴道镜诊断过程中,对图像进行合理分析是提高诊断精确度的主要前提[2]。对于绝经前和绝经后的患者,有部分患者子宫颈上皮的鳞-柱交界移动到了颈管内部,这也使得阴道镜对颈管内病变的诊断难度加大,导致假阴性的发生,因此需要实施颈管搔刮检查。绝经后的患者,宫颈癌的体征以及症状缺乏典型性,因此导致患者就诊时病情已发展到中晚期阶段,因此对绝经后妇女需要加强宫颈癌的筛查[3]。

在此次研究中,我院实施宫颈多点活检联合颈管搔刮,结果显示阳性率明显增加,术前术后病理诊断LEEP结果炎症组一致占92.5%,CIN组手术前后一致有占69.5%;其中CIN Ⅰ组一致占30.9%;其中CIN Ⅰ~Ⅱ的一致占46.2%;CIN Ⅱ组的一致占71.7%;CIN Ⅱ~Ⅲ组的一致占100%,诊断符合率相比以往单纯实施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相关报道明显要高。

宫颈搔刮的适用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异常,而阴道镜检查结果显示不存在异常。②阴道镜检查结果不理想。③病变发展至颈管内部。④细胞学检查显示腺上皮存在病变或者异常情况。

由于宫颈病变存在多中心性,且宫颈病变的范围并不大,病变发生在颈管内部,这也使得宫颈活检过程中无法探及病变的位置,加之宫颈活检较为表浅,因此诊断受到了影响。而宫颈管搔刮大多无法对病变位置组织进行刮取,盲目刮取,导致刮取量不足的情况出现。在此次研究中,我院出现了LEEP术后病变级别上升的情况,也有部分患者出现漏诊的情况,其中有2例宫颈早期浸润癌患者,术前有1例诊断为炎症,另外1例诊断为CIN Ⅰ。

我院对患者实施阴道镜下颈管搔刮,结果显示宫颈管组异常率为19.8%,宫颈病变的阳性率为42.2%,这与陈美新以及王松珍的相关报道数据相符。且宫颈Ⅰ型转化区的诊断符合率明显比Ⅱ~Ⅲ型转化区要高,在没有颈管搔刮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漏诊,尤其是阴道镜检查不理想的Ⅱ~Ⅲ型转化区的患者,可见宫颈搔刮的实施十分重要。

综上所述,阴道镜下活检加宫颈搔刮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1]戴彬,刘淑贞,吴玉琼.宫颈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09,11(3):53-54.

[2]顾丽萍,栾雪峰,戴志远.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Ⅱ、Ⅲ级行宫颈锥切术的临床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9(9):104-108.

[3]HanByoul C,Jae-Hoon K.Three-step versus "see-and-treat" approach in women with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in a lowresource country[J].Int J Gynecol Obstetr,2013,8(3):75-78.

R737.33

B

1671-8194(2015)03-0079-02

猜你喜欢

阴道镜上皮宫颈
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术的护理配合及健康教育
miR-490-3p调控SW1990胰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把好宫颈这道“安全门”
不同类型转化区对阴道镜诊断的影响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阴道镜检查
HPV感染——“宫颈的感冒”
阴道镜检查在异常细胞组织学中的必要性
50例面颈部钙化上皮瘤误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