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疱疮治验一则

2015-01-24陈金红指导杜志坚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7期
关键词:火麻仁磁石天疱疮

陈金红 指导:杜志坚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天津 300193

天疱疮治验一则

陈金红 指导:杜志坚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天津 300193

介绍杜志坚教授临症辨证用药治疗天疱疮的临床经验。

天疱疮;中医药;临床经验

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外科大成》有 “天疱疮者,初来白色燎浆水泡,小如芡实,大如棋子,延及变身,疼痛难忍”之说。其临床特征是在皮肤及黏膜上出现松弛性水疱或大疱,疱易破呈糜烂面,Nikolsky征(尼氏征)阳性。国内对天疱疮的治疗方法仍以糖皮质激素为主[1],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天疱疮一般发病年龄为50~60岁,女性偏多,但近年来不能排除天疱疮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2]。笔者现将杜志坚临症辨证用药治疗天疱疮验案一则报告如下,以飨同道。

1 病例资料

患者田某,男,66岁,就诊时间:2013年3月2日。胸背部、两臂泛发直径0.8cm~1.5cm白色松弛水疱半年余。初起为黄豆大小的水疱,疱壁较薄而且松弛,开始时疱液较轻,之后逐渐变混浊并见少许血液。在西医院诊断为天疱疮,用激素治疗两月,未能根治,遂求访中医。现症皮损瘙痒,夜晚加重,难以入睡,偶有渗出,周围有明显红晕,部分已破溃结痂;纳可,小便短赤,大便偶有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

2 辨证治疗

本病诊断为寻常型天疱疮[3]。辨证为血瘀湿阻,热毒蕴结;治拟凉血祛湿解毒;方药:夏枯草15g,金银花15g,野菊花10g,白茅根15g,仙鹤草15g,黄芪20g,火麻仁10g,丹皮15g,白花蛇舌草15g,红景天6g,败酱草15g,白豆蔻15g,重楼10g,三七5g,磁石20g,14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服用。二诊:3月16日,患者自述服药后睡眠转好,大便较前通畅,观察皮损周围红晕变淡,有皮损结痂,没有新增皮损。原方去磁石,加生甘草、焦三仙各10g。十四剂,服法如前。继服两周后,皮损明显减少。后随症加减服药,皮损再无新增,后内服和血养阴之剂而收功。

3 讨论

患者年岁已高,气血运行缓慢,再加素体有湿,导致气滞血瘀、热毒聚集而发疱疹,气血不和而瘙痒。方中夏枯草苦寒,能清热泻火,散结消肿,治疗火热壅盛,热毒聚集;三七、白茅根、丹皮、仙鹤草清热凉血,清血分热毒;金银花、野菊花、翻白草、白花蛇草、重楼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消斑;败酱草祛瘀排脓,辛开苦降;火麻仁润肠通便;红景天、黄芪益气健脾、托毒生肌;白豆蔻辛温,化湿行气,防止药物过于寒凉;磁石镇惊安神。全方共奏清热祛湿、凉血解毒之功。二诊时加生甘草以调和诸药,焦三仙助脾胃运化,因磁石为矿石类药物不能久用,且患者睡眠见好,遂去掉。本方中寒凉药较多,其药味及用量应根据病人的病证轻重、体质、年龄等正确把握。

[1]孙庆佳.中医辨证论治寻常型天疱疮的临床研究 [D].黑龙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5-6.

[2]徐辉欢,周曾同.国外有关天疱疮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7,23(8):502-504.

[3]郑捷,潘萌.天疱疮的临床分型与诊断[J].上海医学,2001,30(1):1-4.

R249.2;R275

A

1007-8517(2015)17-0044-01

2015.06.05)

猜你喜欢

火麻仁磁石天疱疮
神奇的磁石
火麻仁饮料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进展
天疱疮合并症的研究进展
一颗小磁石
森下敬一与火麻仁
低温压榨火麻仁油的工艺与品质研究
坚持不懈 只为创新
火麻仁植物甾醇含量测定及肠道菌培养对醇干预的剂量响应
71例天疱疮的棘层松解位置分析
降低天疱疮死亡率有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