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九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
2015-01-24金丛兰
“伏九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
金丛兰
(湖北省中医药大学附属襄阳市中医医院,441000)
“伏九贴”疗法是指于每年夏三伏、冬三九天利用温热性功效的中医方药,敷贴在特定的穴位上以治疗慢性、虚寒性等疾病的一种中医传统疗法,是中医学“天人合一”思想在治疗疾病中的具体体现,是人类适应自然能力的典型事例,更是“阴阳”原理及“阴阳”思维的具体运用。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整体社会的老年化,气管炎不断增加,急性期常用西药控制感染,但容易复发,常常治疗—好转—复发—治疗如此恶性循环,让患者饱受痛苦。在缓解期“伏九贴”也是预防气管炎复发的有效治疗方法。在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指导下,我院开展多年“伏九贴”联合诊疗活动,通过临床观察对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复发有显著效果,现将穴位贴敷治疗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我院呼吸科住院及门诊患者2000例,其中男1210例,女790例;年龄45~78岁,平均61.5岁;病程6个月~30年。男性以抽烟者居多,均为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
治疗方法
每年三伏天(头伏、中伏、末伏)、三九天(冬至、大寒、小寒)用中药白芥子、细辛、延胡索以2∶1∶1的比例,打成细末,姜汁调和,贴敷穴位:大椎、肺俞(双)、心俞(双)、膈俞(双)、肾俞(双)、天突、膻中等穴位,每次贴敷4~6 h,在穴位上按摩数秒钟,患者有酸、麻、胀感觉时,将准备好的药贴于相应穴位上,以穴位局部微红或起细小水疱为佳。
护理
1.心理护理:敷贴前向患者讲解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机制、方法、特点、特色、疗效以及注意事项,消除心理因素,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治疗室环境:要安静、整洁、舒适、空气清新,温度保持19~24℃,湿度50%~60%。护士应做好治疗前的准备工作,做好人性化服务,保护好患者的隐私,确保敷贴治疗顺利进行。
3.贴敷局部护理:①取穴正确,保持患者的正确坐姿,对配方中药物过敏、发热者,糖尿病及正在使用激素治疗的患者禁用。仔细观察贴敷穴位皮肤有无破溃、发红、丘疹等皮肤病。贴药前擦去汗液,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开皮损处,局部胶布妥善固定,以防胶布脱落药物刺激其他部位,脱落者等待皮肤干燥后给予补贴,保证穴位贴敷有效治疗时间。②贴敷后告知患者,4~6 h局部皮肤有热、痒或灼痛感,将贴敷及药物轻轻取下,用温水冲洗局部,切勿搓、抓、挠,也不要用洗浴用品及其他止痒药品,防止对局部皮肤的进一步刺激。③当皮肤出现小水疱时,告知患者不要进行挤压,让其自行吸收愈合,一般不留瘢痕。④当皮肤出现大水疱时,碘伏消毒后用5 mL无菌注射器从水疱最低处抽出渗出液,再涂上烧伤湿润膏或红汞等药物,保持局部干燥,穿干净、柔软、透气的全棉衣服,一般3~5 d就会痊愈。⑤外敷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水疱、糜烂等,这种现象称膏药风[1],属于正常现象。当患者出现明显皮肤过敏反应时,立即停止穴位敷贴,到医院及时就诊。
4.饮食护理:贴药期间禁食生冷、辛辣、寒凉、海鲜等刺激性食物,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以免影响疗效。
5.治疗禁忌:“伏九贴”不是人人都适合,对于发热患者、心肺功能不全者、幼儿不能配合及孕妇、贴敷处皮肤有感染或损伤者均不宜贴敷治疗,贴敷药物期间,应减少运动,避免出汗脱落,以利于药物的吸收。
结果
通过2000例慢性支气管炎治疗及观察,3个疗程完成后好转的1760例,24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8%,其中效果显著的,即第一个疗程好转的470例,占23.5%。除有8例患者反映局部皮肤不同程度瘙痒外,其他未发生严重皮肤溃破等不良反应。虽然夏季不是哮喘高发季节,但是夏季三伏天气候炎热,人体阳气旺盛,穴位毛孔充分张开,汗腺分泌强,对经络、穴位更为敏感,采用穴位贴药方法,具有更好的渗透作用,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三九天气候寒冷,是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的高发季节[2],用中药穴位贴敷提升人体阳气,温散寒痰,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通过经络、穴位刺激和药物渗透、吸收的双重作用,达到调畅经络、调节气血、调理脏腑的功能。改善机体的反应性,增强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力,起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西医结合护理常规[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90.
[2]徐立军.对于48例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的治疗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2,33:80.
收稿日期(201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