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之火针治疗躯体局部畏冷的临床体会
2015-01-24乔敏
治未病之火针治疗躯体局部畏冷的临床体会
乔敏
(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郑州 450003)
躯体局部畏冷通俗讲为躯体局部怕凉,是患者的一种自觉症状,患者多描述病变部位“像冷风吹一样”“像敷冰块一样”,重者局部皮肤温度低,遇寒加重。病变部位多发在颈背部、腰部、肩部、膝眼、四肢末端、腹部等。追问病史有受凉史,如吹空调、风扇、淋雨、产后受凉、局部暴露。女性多于男性。该症状因没有发展成有诊断标准的疾病,医生多不重视,未予更多治疗措施,多数患者也仅加以保暖,无其他防治意识,多是受凉日久伴有疼痛方来就医。笔者临床见的患者也多是因其他病情来诊,谈及局部怕凉的情况,才得以治疗。因患者较多,笔者尝试用药物外敷、针刺加艾灸、拔罐、TDP灯等,也有一定疗效,试用火针治疗后,发现疗效更快、更彻底,现多应用此法治疗躯体局部怕凉。
治疗方法
1.选穴:①颈背部:大椎、肺俞、肩井、天宗、阿是穴;②腰部:肾俞、命门、大肠俞、阿是穴;③肩部:肩髃、肩髎、肩贞、臂臑;④膝眼:犊鼻、内膝眼、足三里;⑤四肢末端:a.上肢:曲池、外关、合谷,b.下肢:足三里、丰隆、解溪;⑥腹部:上腹部:中脘、下脘、上脘、梁门;⑦下腹部:气海、关元、水道。
2.针具:选用以钨锰合金为材料的贺氏火针,直径0.8 mm的中粗短或长针。
3.操作方法:患者取合适的体位,暴露局部,选择穴位,常规消毒,针刺前,置火针于酒精灯火焰的外上1/3处,加热至通红,然后施针于上述穴位。采取快进快出针法,不留针。出针后将火针加热消毒。
4.疗程:因做完火针后皮肤有红点状针眼,一般根据皮肤恢复情况及病情,约隔7 d做1次。对于局部怕凉的患者,一般做1次就有明显的效果,治疗2~3次达到痊愈。
典型病例
1.患者某,女,40岁。诉因坐月子护理不佳致腰部怕凉,病史8年,每逢天气变凉及穿衣单薄时加重,重时自感腰部如有冰敷,自行热敷不能彻底治愈,反复发作。选穴:肾俞、命门、大肠俞、阿是穴。火针治疗的第2 d感腰部凉气外排,第3 d自感凉感已去大半,1周后又火针1次,基本痊愈。嘱患者做“飞燕式”等腰部功能锻炼,1个月后回访未复发。
2.患者某,女,20岁。右膝外膝眼因受寒局部怕凉,暑天时须在外膝眼处敷厚毛巾方能保暖,来诊后予火针治疗,选穴外膝眼、足三里,针刺1次痊愈。
3.患者某,男,45岁。双下肢怕凉3年,加重时伴双下肢酸沉无力,查体无阳性体征,双下肢血管彩超未发现异常。予火针针刺双侧足三里、丰隆、解溪穴,不留针,1次治疗后自感怕凉明显好转,双下肢有力。3次火针治疗后,上症消失。3个月后回访无复发。
讨论
“治未病”的思想起源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未病是指生病之初,病势轻浅或仅有先兆之时,即病未盛时,或未传变时,及早诊断,及早治疗,病速治愈。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阳气不足则寒。躯体局部畏冷是因为正气不足致使皮毛、肌肤的防御功能降低,局部受凉后寒邪留于体表的一种表现,是一种典型的“未病”状态。它的进一步发展会引起寒气入里伤及筋脉脏腑或产生疼痛。治疗原则为温经通络、扶正祛寒。
火针是用火烧红特制的针具快速刺入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具有针的刺激和灸的温热的双重作用。火针刺激力度较大,其行气与发散功能更强,可借助火力强开外门,将寒邪引出体外,同时加强自身经气运行,以达到扶正祛寒的功效。
“动则生阳”,即要坚持运动以助阳气升发。所以在治疗的同时,嘱患者加强局部的功能锻炼,能加强皮毛、肌肤的防御功能。如锻炼腰背肌肉的“飞燕式”;锻炼下肢肌肉的仰卧位空蹬自行车运动;锻炼颈肩部肌肉的扩胸运动等。
通过火针提高正气、驱寒外出后,加强局部功能锻炼以巩固疗效,达到“治病求本”“愈后防复”的目的。火针治疗局部怕凉疗效显著,且火针成本低廉,病人花费少,不必每日到医院就诊,不影响患者工作、生活,宜于推广。
·针刀疗法·
收稿日期(2015-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