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瘦素水平在风湿病发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15-01-24黎斌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33期
关键词:风湿病瘦素关节

黎斌

风湿病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主要伴有受累关节功能下降、肿胀、病变持续反复性发作以及疼痛等临床症状。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晰,且缺乏有效疗法,具有较高的致残率[1]。瘦素(LEP)属于一种肥胖基因表达产物,在脂肪代谢、人体生殖、造血系统以及神经内分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有研究指出,LEP和风湿病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关系[3]。本组研究中,对血清LEP水平在风湿病发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分析,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风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诊断证实为风湿病。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60~80岁,平均(65.2±4.8)岁;同期选取于本院接受体检的6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62~87岁,平均(65.4±5.1)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LEP水平进行检测。入院后,均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3 mL静脉血,对血清进行分离后,放置于-24 ℃的环境下保存待测;进行检测时,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进行检测,应用中科院提供的试剂盒。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血清瘦素水平(19.26±8.67)ng/mL,对照组血清瘦素水平(6.24±4.24)ng/mL,研究组血清瘦素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风湿病为一组侵犯骨骼、关节、血管、肌肉以及有关结缔组织或者软组织的疾病,大多数均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具有隐蔽性、缓慢性、病程长的特点[4]。临床诊断、治疗存在一定难度。在其血液内能够检查出不同的自身抗体,可能受到不同HLA亚型因素影响,非甾类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以及糖皮质激素等对其具有较好的长期或者短期的缓解性反应。有研究指出,风湿病发病主要受到免疫反应、遗传、感染、内分泌因子以及环境物理等方面因素影响,其占据比例分别为20%、10%、20%、20%以及10%[5]。其中,免疫反应指的是机体对内源性或者外源性抗原物质直接或者通过巨噬细胞呈递刺激影响,使T-细胞活化,还有部分T-细胞产生较多炎性细胞因子,进而给各种组织器官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或者损伤;遗传因素指的是部分风湿性疾病,尤其是结缔组织疾病,遗传及患者的易感性以及疾病的表达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对不典型病例、疾病早期以及预后均可产生一定影响;感染因素主要指的是受到多种微生物刺激产生的超抗原或者抗原以及感染因子等,能够直接性或者间接性的激发免疫反应;内分泌因子主要指的是孕激素、雌激素的失调;环境因素则主要指的是紫外线等[6-7]。风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主要包括肌性肌无力、脂膜炎、发烧、关节疼痛、骨痹以及皮肌炎Gottron征等,约有50%的患者仅仅伴有疼痛感,重者能够见到肿、红、痛、热以及功能受损等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多关节受累,病种不同,侵及到的关节大小也不同。另外,其具有异质性,亚型不同,受到遗传背景、发病原因以及机制等因素影响,进而导致临床症状、表现、治疗反应以及轻重等均存在不同;此外,风湿病为给多个系统产生侵犯的疾病,临床症状较相似。风湿病类型主要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制性脊柱炎以及皮肌炎等种类,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一种系统性疾病,病因不明,以炎性滑膜炎为主,主要特征为手关节和足小关节的对称性、多关节以及侵袭性关节炎症,且为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并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进而会导致出现关节畸形、关节功能丧失等情况;系统性红斑狼疮为各个类型红斑狼疮中较为严重的一个类型,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均会存在多系统损害,部分患者主要经红斑狼疮发展,还有部分患者伴有皮肌炎、硬皮病以及干燥综合征等,最终形成重叠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具有临床表现多样化、症状严重、病情错综复杂的特点,受到狼疮脑病、狼疮肾炎以及长期性服用大量药物等因素影响易出现较多不良反应,最终给患者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强制性脊柱炎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以骶髂关节、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和HLA-B27之间具有关联性;部分微生物和易感者的组织之间存在共同抗原,会导致出现异常免疫应答;强制性脊柱炎为一种以椎间盘纤维环和附近结缔组织骨化与纤维化为主要临床表现,主要病变特点为关节强直,临床将其纳入风湿病范畴,属于一种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皮肌炎也被称作皮肤异色性皮肌炎,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主要累及到横纹肌,非化脓性炎症病变主要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伴有或者不伴有不同的皮肤损害,严重者会伴发内脏损害。

由于风湿病种类较多,临床诊断时,要详细采集患者病史,除了了解患者个人史之外,还要了解患者家族史,对其进行全面体检,尤其是注意对关节、黏膜病变以及皮肤病变等进行观察,检查是否出现雷诺现象以及血管炎病变等。根据患者病史就能够对不同疾病进行初步诊断。另外,还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因以及检查等准确诊断。临床治疗风湿病患者常用疗法主要包括体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由于大多数风湿性疾病不能有效根治,为保证治疗效果,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师,并长期不间断接受治疗[8]。

有研究已经证实,在风湿病发病疾病中,炎性细胞因子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9]。如TNF、IL-6等被公认为是造成风湿病患者关节破坏以及滑膜炎的主要细胞因子。

近年来, LEP被认为为肥胖基因的表达产物,LEP也被称为肥胖抑素,是由脂肪组织与少量其他组织所分泌出的含146个氨基酸的激素[10]。其为16 kDa单链蛋白质,主要由肥胖基因进行编码,脂肪细胞在其中发挥着合成释放的作用,可将其作为摄食反馈环路中的传入饱食信号,主要在下丘脑产生作用,能够有效抑制食欲,减少人体食物的摄入量,参与到平衡调节能量、热调节过程中;另外,其还会参与到机体内的多种系统功能中[11]。目前,有研究显示,其还和机体内较多系统功能之间具有相关性,除脂类、糖类代谢之外,还受神经内分泌、炎性反应、妇产科领域、消化道肿瘤以及肝脏疾病等因素影响[12]。LEP经肾脏清除后,首先以原型方式经肾小球滤过;然后肾小管将原尿LEP进行摄取后,对其进行降解处理,最后使降解产物经尿液排出。由此可以推测出,由于肾病导致出现的肾小管功能损伤或者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均会对LEP清除以及机体产生影响。

目前,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对LEP的认识已经远远超出了肥胖和消瘦的范畴。有研究发现,LEP还是机体免疫系统和营养状况之间互相联合、互相影响的一种重要中介物,其在机体内的含量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在炎症介质网络中,其为重要的细胞因子[13]。另外,在中枢系统中,其会对胸腺功能产生较大影响,且会促进T淋巴细胞快速增殖;在外周系统,其对Th1细胞增生产生的促进作用远远高于Th2细胞,且还能够促进T淋巴细胞朝Th1细胞逐渐转化,Th1细胞则能够分泌出较多炎症因子。此外,研究表明,风湿病患者的血清LEP水平和IL0-6的血清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14]。本研究中,对风湿病老年患者和健康体检老年人的血清LEP水平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血清LE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据此,可推测血清LEP水平作为一种新近发现的炎性细胞因子,主要由脂肪细胞分泌,参与到风湿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且其在风湿病的发病机制中为重要炎症因子[15]。

综上所述,风湿病具有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的特点,在风湿病发病机制中,血清LEP水平升高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将其作为诊断风湿病的有效指标,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吴茂春,薛原,林星,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不同阶段瘦素及瘦素受体系统水平的变化[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12(7):22-25.

[2]臧谋圣,王玉,徐胜前.瘦素和可溶性瘦素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变化及其与骨质疏松的关系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1):44-47.

[3]邓娟,徐胜前,徐建华.LEP/sLEP-R在女性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变化及其与骨质疏松的关系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1,17(10):856-859.

[4]张涛.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检测分析[J].四川医学,2013,34(2):289-291.

[5]夏伏来.老年风湿病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8(27):255-256.

[6]张园海,何越娥,项如莲,等.川崎病患儿血清瘦素一氧化氮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8,12(8):550-553.

[7]黄斌,秦汉兴,张新颖,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OPG、瘦素表达水平与骨质疏松相关性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4):517-520.

[8]王先梅,武力勇,杨丽霞,等.高血压患者血浆瘦素及其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26(12):923-926.

[9]王艳,韩存芝,荆结线,等.瘦素和瘦素受体基因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2,24(1):16-19.

[10]徐成胜,吴勇波,何涛,等.瘦素、胰岛素及IL-6对平滑肌细胞瘦素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0,19(1):11-14.

[11]陈适,曾正陪,李汉忠,等.瘦素受体在肾上腺皮髓质及其肿瘤中的表达及与血浆瘦素的关系[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8):2667-2670.

[12]赵勇,王志刚,章必成,等.瘦素和瘦素受体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瘦素对结肠癌细胞株HT-29增殖及凋亡的影响[J].肿瘤防治研究,2015,42(1):48-51.

[13]潘海燕,汪得喜,卢小卓,等.汉防己甲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和诱导痰中瘦素及瘦素受体表达的影响[J].中国医药, 2009,4(11):833-835.

[14]鲍蓓,徐琳,江朝强,等.中老年人血清瘦素与脂联素水平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2):121-125.

[15]付小国,蒋文姣,秦加巍,等.血清瘦素水平、白细胞介素6和ALT联合检测在丙型肝炎患者中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7):703-704.

猜你喜欢

风湿病瘦素关节
瘦素抵抗与糖尿病相关研究进展
瘦素及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相关性
出门晒太阳 风湿病患者要注意这些方面
风湿病 你了解多少
总干眼 看看风湿科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关节突关节比在退行性腰椎滑脱中的应用价值
风湿病能彻底治愈吗?
小切口下重建喙锁肩锁韧带及前上关节囊复合体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
瘦素及瘦素受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