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干预方式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5-01-24仇凤智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2期
关键词:心绞痛冠心病护理人员

仇凤智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茭陵乡卫生院,江苏 淮安 223200)

健康教育干预方式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仇凤智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茭陵乡卫生院,江苏 淮安 223200)

最近几年,因为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发生了较大改变,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率也不断攀升,对社会与患者所造成的负担都是十分沉重的。为了满足患者健康生活的要求,对患者实行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以健康教育干预方式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综述评价,所有文献资料均从Medline、PubMed、CBMdisc、CBISTIC医学数据库等处整理获得,并进行综述评价。

健康教育干预;冠心病;心绞痛

心绞痛是一种心身类疾病,属于冠心病中的一种典型性临床表现。我国老年人口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率在6%上下,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冠心病心绞痛疼痛会不断蔓延,可迁延至手臂、后背、颈部、胃部等,严重情况下患者甚至会出现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情况,对于患者的生理与心理都会造成巨大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临床患者除了接受积极的治疗操作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基础必要的冠心病心绞痛知识,并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以积极乐观的情绪面对治疗,这对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积极作用。为了探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与健康教育干预影响的关系,以下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现总结如下。

1 心绞痛发作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冠心病发病患者多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现代医学研究指出,冠心病发病的一项主要原因就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心绞痛的发病大都是建立在冠心病的基础上,突然加大的心脏负荷,例如寒冷、激动、劳累、过饱等都会加大心肌耗氧量,加大对血液的需求,但是冠脉无法顺利扩张而造成供血不足,这样便会诱发心绞痛。剧烈疼痛让人不得不停止原本活动,剧烈疼痛后人的耐受力会相应的降低,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除此之外,研究中还指出,患者多次发病会产生心理上的焦虑,担心自己会不会猝死,而初次发病的患者因为缺乏对疾病的有效认知,心理上的焦虑程度相比多次发病者略好。由此可知,心绞痛发作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理、心理因素,所以对患者实行健康教育干预需要从生理、心理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协助患者。

2 健康教育方式

高丽华研究指出[1],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教育过程中,需要以患者的具体特点使用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健康教育的宣教内容由责任护士负责。护理人员制作一本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指导册给患者,指导册发放给患者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口头讲解与现场操作等,以帮助患者更好的理解[2]。另外因为患者文化程度的差异,针对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够强的患者,可以依照具体要求向患者接受病情发病原因;而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讲解需要遵循简单易懂的原则,使用“大白话”为患者讲述重点,让患者更好的接受理解;针对听力不好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以百分百的耐心,使用图画或者现身说法的方式,反复耐心宣教。医院需要对护理质量有密切监督,由专科负责护理人员询问并指导患者,建立咨询记录档案,患者出院后要建立随访关系,以调查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对专业知识的了解情况与生活习惯情况等。

3 健康教育内容

3.1健康宣教:健康宣教的主要内容是向患者讲述各项关于冠心病心绞痛的医学知识,例如发病原因、病程持续时间、转归、发病症状、临床诊断、治疗方式、患者自我监督和并发症等,让患者大致了解自身病情状况,同时对治疗和转归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除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向患者讲述冠心病心绞痛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和预防性原则,切实提升患者对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保健与预防等方面内容的关注,促使患者以主动积极的态度配合医院医护人员开展救护工作,开展自我监督,切实提升日常生活质量。注意合理饮食与适宜锻炼,戒烟戒酒,维持标准个人体质量,定期检查血压血脂水平,保持乐观稳定的生活态度,注意个人卫生,不可过度劳累与激动,情绪保持平稳。良好的生活方式才能够更好的延缓病情发展,以防止临床并发症的发生。

3.2饮食指导:兰洁等在研究文献中指出[3],合理健康的饮食是治疗疾病,降低康复后复发的关键因素。护理人员向患者与患者家属详细阐述合理饮食的重要性,饮食多选择低糖高蛋白、高纤维食物,且不可暴饮暴食,营养摄入需要在不对心脏增加负担的同时又为全身提供了所需的营养素为宜。

3.3心理护理:有研究资料表明[4],心理治疗能够切实提升患者对各项疾病的免疫能力,加快患者疾病康复效果。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或者病情缠绵反复的时候,患者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失去生活信心,严重妨碍疾病的治疗与临床康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安慰,多关心患者,耐心的指导患者。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通过间频繁热心的交流,积极的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卫生习惯,让患者消除对护理人员的不信任,以更加主动积极的方式配合临床治疗,提升康复效果[5]。

3.4药物指导:因为冠心病患者长时间的服药,患者难免会出现怠惰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切勿私自随意增减或者停用药物,需要完全按照医师指示暗示定量服药。患者在服药工程中,要学会进行自我监督,如各种药物的名称、具体作用、服用剂量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都需要有大致的了解。如口服硝酸甘油后,疼痛感没有减轻,持续时间超过5 min仍未缓解,且伴有虚汗等,需要有所重视入院就诊。一旦出现不良情况,需要及时就医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除此之外,患者也要自行监测血压、血脂等,将血压控制在140/90 mm Hg以下。

3.5运动指导:患者发病时需要保持卧床休息,并且保证周围环境的安静舒适,病情稳定后依照年龄、体质量等情况指导患者进行一些运动,运动多选择中小强度的有氧运动,例如慢跑、爬梯、太极拳等,每次持续时间约20~40 min为宜,锻炼不可一次加重,而是需要遵循渐进性原则开展有规律的运动。患者在运动过程中一旦出现头晕、无力等不适症状需要立刻停止,稍是休息。张子文在其[6]研究资料中表示,患者容易因为自身身体、日常习惯等原因难以长期坚持锻炼,耐性不足。所以在健康教育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其患者进行专业的指导与监督,要求患者家属一同加入到督促行为中来,让患者能够持续性遵医,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对改善患者病情有促进性作用。健康教育的内容需要依照患者的临床具体表现,及时调整,对患者出现的各种不正确行为需要随时改正,以帮助患者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习惯。

4 小 结

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开展积极的健康教育干预,所起到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多项研究中都对其积极效果进行了肯定、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避免病情反复有较好作用,同时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上有促进作用[7]。

综上所述,要想有效提升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预后效果,需要对其开展实行全面化有针对的健康教育干预,消除患者的负面消极情绪,帮助患者化解焦虑、抑郁症状,调整自身心理状态,强化自我保健意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稳定病情从而提升生活质量[8]。

[1] 高丽华.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分析[D].吉林:吉林大学,2012.

[2] 刘玲.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1,8(Z2):37-38.

[3] 兰洁,廖光荣,方向红,等.行为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7):4-6.

[4] 华锋英,胡惠芳.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上海护理,2009,9(1):35-38.

[5] 邱亦萍,徐小云.行为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8):1226-1227.

[6] 张子文.社区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5):62-63.

[7] 金艳芳.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1):230-231.

[8] 张连英.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6):72-73.

R541.4

A

1671-8194(2015)32-0291-02

猜你喜欢

心绞痛冠心病护理人员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