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2015-01-24姚红岩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2期
关键词:抗病毒乙型肝炎依从性

姚红岩

(锦州市中心医院感染科,辽宁 锦州 121000)

护理干预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姚红岩

(锦州市中心医院感染科,辽宁 锦州 121000)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观察。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于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护理方法,对于观察组患者运用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行为、治疗依从性、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以后,患者的完全认知行为显著比对照组高,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显著比对照组高,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 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康病种治疗中运用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利于提升患者认知,强化治疗意识,提高治疗依从性,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护理干预;应用观察

本病采用干扰素和抗病毒核苷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效果明显,但也存在一些患者不重视治疗、抵触治疗的情况发生。因此,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应用护理干预于慢性肝炎治疗中,观察其取得的护理效果,现做如下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4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70例,男38例,女32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2.7±3.4)岁,病程2个月~7年;对照组70例,男41例,女29例,年龄29~74岁,平均年龄(44.8±3.7)岁,病程3个月~9年;所有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HbsAg检查均为阳性,Child-Pugh分级A级47例,B级62例,C级31例;其中,使用干扰素治疗54例,拉米夫定治疗86例;对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可比性很强。

1.2方法:①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常规进行疾病知识宣教,病房介绍以及药物服用方法讲解。②护理干预。建立患者个人信息档案,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于抗病毒治疗的认识、肝功能情况、DNA水平、乙型肝炎五项、经济能力等内容认知,根据患者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

1.3护理干预方法:①健康教育。针对每个患者的学历层次、年龄、个人观念等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宣教,调整作息规律、合理健康饮食、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强调良好生活习惯对本病治疗的重要性;认真讲解疾病知识,对本病的传播途径、预防知识、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可能引起的并发症等进行全面说明,提高认知水平,引起患者的重视,了解正规治疗的重要性[1]。②心理护理。针对患者对本病存在的治疗误区,护理人员应做好详细的解答工作,使患者树立起长期运用抗病毒药物的意识,此外,护理人员还要经常与患者沟通交流,增强其心理应对能力;指导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正面积极的心态对待本病,增强治疗信心,切忌随意中断治疗或换药[2]。③用药依从性护理。讲解用药相关知识,如拉米夫定服用100毫克/次,1次/天,服药时间最好在饭前或后2 h;干扰素多采用皮下注射或肌注方式;阿德福韦1片/天,在两餐之间空腹服用,注意其不良反应,需定期监测及血清肌酐和血磷。讲解用药规律,告知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的重要性,防治患者应停止、误服、错服药物影响治疗效果或导致治疗失败,严重者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3-6]。④不良反应护理。精神异常、骨髓抑制以及流感样症候群等均在干扰素不良反应范畴中,因此,必须要对患者血常规变化进行随时监测,对患者症状进行密切的观察。核苷酸类似物总体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但也存在一些十分严重并且罕见的不良反应,要求必须要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实施分析,计量资源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运用卡方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

2 结 果

2.1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认知行为:观察组护理后完全认知行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70例,完全认知48例,部分认知19例,完全不认知3例;对照组70例,完全认知31例,部分认知26例,完全不认知13例。

2.2两组患者护理后依从性比较:在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以后,其依从性显著比对照组患者高,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观察组70例,完全依从54例,部分依从15例,完全不依从1例;对照组70例,完全依从35例,部分依从24例,完全不依从11例。

3 讨 论

通过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实施用药监测和督导,实施后期随访、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增强患者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相关知识的了解。使护理干预更加系统化、深入化,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认知行为、治疗依从性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1] 洪婉媚,李剑妮,彭秋燕.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1):20-21.

[2] 惠娟,汪素琴,宋卫芹.乙肝患者核苷类似物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J].中华全科医学,2009,7(10):1137-1138.

[3] 吴裕珍.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3):604-605.

[4] 张艳蕊.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8):242-244.

[5] 陈带容,谢江芸,黄玉莲.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首次住院抗病毒治疗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3):1306-1307.

[6] 董先芳,肖娟.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13):272-273.

R473.5

B

1671-8194(2015)32-0267-01

猜你喜欢

抗病毒乙型肝炎依从性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HCC的发生及改善患者预后
抗病毒药今天忘吃了,明天要多吃一片吗?
对抗病毒之歌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