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2015-01-24张丽丽
张丽丽
(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青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吉林 吉林 132011)
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张丽丽
(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青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吉林 吉林 132011)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缬沙坦;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病因包括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社会环境等因素,我国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逐年升高,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血压患者存在服药率低、控制率低、致残率高等特点,安全有效地控制血压,可以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的降低其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合理的联合用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有效干预多种升压机制,增强降压效果,减少或抵消不良反应,更加有效的保护靶器官。笔者就我院近4年来应用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6例,入选病例诊断均符合2010修订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中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134例,女性112例,年龄段在35~68岁,平均年龄53.8岁,病程8个月~28年。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妊娠、哺乳期妇女、酗酒及既往有钙拮抗药物过敏史等患者。其中1级高血压43例,2级高血压66例,3级高血压53例。将2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观察组1组及2组,每组均为82例患者。两组患者在病情严重程度、年龄、性别、体质量等方面具有可比性,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治疗方法:治疗前均停用全部降压药物10天。治疗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5 mg和缬沙坦片80 mg,均为每日1次口服。对照1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每日1次口服,对照2组给予缬沙坦80 mg,均为每日1次口服。规律抗高血压治疗8周后评价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1.3疗效指标。疗效分为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 Hg且已降至正常范围之内或舒张压下降≥20 mm Hg以上;有效:患者服用降压药物后舒张压下降<10 mm Hg而且以降至正常范围之内或舒张压下降10~19 mm Hg,收缩压降低≥30 mm Hg;无效:服用药物后降压效果未达到上述标准。
1.4数据分析:所收集数据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0.05,若P<0.05,则认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显效例数和有效例数计入总有效率统计。治疗组中显效、有效及无效患者的例数分别为57、19、6例,总效率92.7%,观察1组分别为46、5、31例,总有效率62.2%。观察2组分别为28、8、46例,总有效率43.9%。治疗组中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而且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 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合理的降压药物联合应用,不仅大大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够降低药物的使用剂量及不良反应。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属于第三代钙离子拮抗剂(CCB)类抗高血压药,是长效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降压平稳,对交感神经系统无明显激活作用,同时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该类药物生物利用度高而且半衰期长,绝对生物利用度为高达64%~80%。缬沙坦属于一种非肽类的化合物,是非完全性特异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主要机制是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生理效应,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水钠潴留、血管收缩与重构作用,通过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并促进水钠排泄,减少血容量,使血压下降,缬沙坦还具有降低肾小球内压,减轻肾小球的高滤过状态,从而使肾脏排泄蛋白降低,缬沙坦拮抗肾小球硬化及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对延缓肾功能损害,学者杨瑞红[1]研究表明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性肾病有着积极有效的控制,对稳定血压及降低尿蛋白都有着积极的作用。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具有协同作用,表现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以扩展外周小动脉为主,外周小动脉毛细管压力增高,易导致体液渗透出而形成外周水肿,而缬沙坦扩展外周动脉的同时也扩展静脉,从而缓解了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导致的水肿;循证医学研究证实,缬沙坦具有保护心肾功能,适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具有减轻心力衰竭,减少尿蛋白,延缓肾病进展之功效[2];缬沙坦可抑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直接抑制了因扩张血管作用引起的反馈性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兴奋[3-5]。本研究治疗方案中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总有效率92.7%,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62.2%,而缬沙坦组仅达43.9%。总要效率联合用药组明显高于其他单一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笔者认为积极用药控制血压的同时,给予患者及其家属以健康教育也是必要的,引导、督促以家庭为单位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指导内容包括控制体质量、合理膳食、戒烟限酒、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心理疏导,对控制血压均起到积极的辅助治疗作用。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大部分患者是终生的治疗过程,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具有搭配合理、疗效确切、作用持久、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
[1] 杨瑞红.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肾病的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2,8(6):76-77.
[2] 张淑英.缬沙坦联合施慧达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25):5482-5483.
[3] 朱彩霞.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5):542-543.
[4] 羊晨岗.施慧达和缬沙坦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应用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8):81-82.
[5] 雷南凤,李斌,张奇峰,等.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3):49-50.
R544.1
B
1671-8194(2015)32-01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