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诊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监测与管理

2015-01-24蒋艳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2期
关键词:波糖阿卡降糖

蒋艳华

(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内分泌科,辽宁 铁岭 112700)

门诊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监测与管理

蒋艳华

(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内分泌科,辽宁 铁岭 112700)

目的 通过门诊糖尿病就诊患者统计其餐后血糖的监测情况,结合其目前的降糖方案,给予合理化调整,尽早使其餐后血糖达标。方法 统计2014年上半年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年龄在30~70岁,病史在2年以上,观察他们餐后血糖的监测情况,控制情况,同时给予调整降糖方案,使其餐后血糖达标。结果 在这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只有16例患者平时监测三餐后血糖,34例患者只做到偶尔监测早餐后血糖,50例患者不知道监测餐后血糖,甚至拒绝测餐后血糖,而且,在这100例糖尿病患者中只有65例患者空腹血糖在7 mmol/L以下,有85例餐后血糖在10 mmol/L以上,32例糖化血红蛋白在6.5%以下,仅10例空腹及餐后血糖均达标。给予调整降糖方案后2周,餐后血糖均达标。结论 目前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对餐后血糖的监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了解,应该加强对他们的糖尿病教育工作,而且,因为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对餐后血糖不监测,他们的降糖方案仅针对空腹血糖进行反复调整,故加用阿卡波糖或格列奈类降糖药调整餐后血糖,从而全面控制血糖,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2型糖尿病;餐后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

我国大量的糖尿病患者中,能做到定期住院调整血糖的毕竟少数,而相当大的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则就诊于糖尿病门诊,他们存在共同的特点:就是因为缺乏糖尿病相关教育,对餐后血糖的监测缺乏重视性,有些患者甚至不知道还有餐后血糖这个概念,从而导致只针对空腹血糖调整的盲目用药,血糖不能全面达标,并发症提早发生[1-2]。

总结2014年上半年门诊就诊的已经确诊的2型糖尿病100例,进行统计,观察他们对餐后血糖的监测情况,反映目前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对餐后血糖的重视程度,同时统计他们就诊前的降糖方案,寻找不足,调整用药,使血糖全面达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4年1~6月上半年内分泌门诊中已经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就诊患者100例,年龄30~70岁,男女不限。病程:确诊在2年以上,且无严重心脑血管病变,生活均能自理,能配合饮食及运动调节,统计他们对餐后血糖的重视程度,监测情况,及就诊前用药情况,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同时调整用药使血糖达标。

1.2方法:询问每一例糖尿病患者患病以来对餐后血糖的监测情况,及他们就诊前的治疗方案,同时监测他们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根据结果,给予糖尿病教育:指导糖尿病饮食及适当远动,监测三餐后血糖,每3 d一随诊,给予调整降糖方案,2周后使所有患者餐后血糖均达标。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①在这100例糖尿病患者中,餐后血糖监测情况:只有16例患者平时定期监测三餐后血糖且了解其重要性和必要性,34例患者只做到偶尔监测餐后血糖,多为早餐后,了解餐后血糖,而未重视,50例患者不知道监测餐后血糖,甚至拒绝测餐后血糖,根本不知道其重要性和必要性。②在这100例糖尿病患者中,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监测情况:有65例患者空腹血糖在7 mmol/L以下,有85例餐后血糖在10 mmol/L以上,32例糖化血红蛋白在6.5%以下,仅10例空腹及餐后血糖均达标。③在这100例糖尿病患者中,就诊前降糖方案统计情况:有45例应用预混胰岛素(包括优泌林70/30或诺和灵30r/50r,诺和锐30等),同时未规律联合阿卡波糖及格列奈类药物,有35例口服消渴丸,降糖胶囊,苦瓜胰活素等各种中成药治疗,有10例应用长效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还有10例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根据个体情况,应用预混胰岛素者,联合阿卡波糖或格列奈类药物,调整胰岛素剂量,使血糖达标;口服中药者根据具体情况改为二甲双胍或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或格列奈类药物,以纠正血糖;应用长效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或格列奈类药物者,根据血糖调整用药剂量;每3 d一随诊,均监测三餐后血糖,然后给予调整,2周后血糖均达标[3-5]。

3 讨 论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分析[6]: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较高,但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不能主观的做到糖尿病饮食控制,运动调节,血糖合理监测等,尤其是对餐后血糖监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够认识。实际上,一个人的1 d中餐后血糖状态是从早餐到入睡前的整个过程,它的时间远长于空腹血糖的时间,所以餐后血糖更能反映糖尿病患者的状态,它也是糖尿病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监测餐后血糖有其重要性[7-9]:①餐后血糖是糖化血红蛋白的主要决定者,糖尿病患者空腹时间短暂,大部分时间是餐后状态,而且糖尿病患者三餐后的血糖比正常人升的更高。②餐后高血糖的葡萄糖毒性作用,一方面加速B细胞的功能衰竭,一方面引起氧化应激,最终导致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发生,③餐后高血糖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它与心血管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所以,糖尿病患者监测及控制餐后高血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0]。面对广大门诊就诊的糖尿病患者我们应该加大糖尿病宣传教育工作,使糖尿病患者了解监测餐后血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应使非内分泌专业的医护人员都熟练掌握糖尿病教育知识,从而扩大宣传力度,争取做到不让每1例糖尿病患者因为糖尿病知识匮乏,而走入误区,进而使患者主动性和依从性增加,全面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

另外,根据对这些糖尿病患者就诊之前的治疗方案的统计发现,大部分患者应用预混胰岛素和单纯应用消渴丸,降糖胶囊,苦瓜胰活素等中药治疗,而且他们同时不联合口服阿卡波糖或格列奈类药物,所以他们的餐后血糖普遍较高,在他们原方案基础上,稍做调整,结合饮食和运动干预,再加上阿卡波糖或格列奈类药物口服,因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延缓肠道葡萄糖的吸收,有效降低餐后血糖,使β细胞疲劳得以改善,同时可改善高胰岛素血症的高三酰甘油,可减少葡萄糖的毒性,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而格列奈类为非磺脲类的口服促胰岛素分泌剂,通过快速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而起到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且不易发生低血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加用,降低餐后血糖,效果很好。

总之,加强糖尿病教育,提高糖尿病患者对餐后血糖的重视性有利于血糖全面调整,联合阿卡波糖和格列奈类药纠正餐后高血糖,使血糖全面达标,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及发展。

[1] 孟馨,张锦.控制餐后高血糖的重要性剂其治疗进展[J].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4,12(2):7.

[2] 林华征,林东源.糖尿病个体化健康教育浅谈[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4,10(1):59-60.

[3] 何燕.2型糖尿病强化管理探讨[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4,10(3): 49-50.

[4]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 8(22):10.

[5] 刘莉莉,孙子林,金晖,等.自我管理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1,37(3):275-277.

[6] 吴雁翔,刘国良.再谈2型糖尿病的“高血糖强化疗法”[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4,10(2):5-6.

[7] 单忠艳.餐后高血糖是糖尿病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J].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4,12(2):8-9.

[8] 纪芳.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 2009, 18(5):474-475.

[9] 苏丹红,欧阳萍,陈怀玉,等.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老年杂志,2009,29(7):1635-1637.

[10] 黄玥华,罗彦凌.门诊糖尿病患者强化血糖管理方案发生低血糖时间的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5(22):5.

R587.1

B

1671-8194(2015)32-0122-02

猜你喜欢

波糖阿卡降糖
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快乐降糖“穴”起来
冬天来了!
大自然的一年四季
大叶榄仁叶化学成分及其降糖活性
HPLC法同时测定降糖甲片中9种成分
降糖“益友”知多少
格列吡嗪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Ⅱ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阿卡波糖抑制Ⅲ型α-葡萄糖苷酶动力学研究
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