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鸭矛形剑带绦虫病的诊治

2015-01-24唐术发杨国辉湖北省来凤县畜牧兽医局

中国畜牧业 2015年18期
关键词:水蚤病鸭绦虫

文│唐术发 杨国辉(湖北省来凤县畜牧兽医局)

鸭绦虫病在南方地区较为多见,该病主要导致鸭腹泻,消瘦,生产力下降,在后期会出现步态不稳,头颈歪斜,死前有神经症状。其感染途径主要是带虫鸭将绦虫孕节排入水中,中间宿主剑水蚤吞食含有六钩蚴的卵囊,继而六钩蚴在剑水蚤体内发育成可感染的拟囊尾蚴,当鸭吞食体内有拟囊尾蚴剑水蚤后就会发病。

该病轻微感染时不容易被发现,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同一水域放牧的水禽,全群成虫检出率可达85%以上。现将2015年初一典型鸭绦虫病感染诊治情况记录如下。

一、发病情况

1.前期初步治疗。湖北省来凤县活水村养殖户邹某求诊,该户饲养1500只蛋鸭,180日龄左右,2015年5月3日有部分鸭出现精神不振,排白色腥臭稀粪,于当天下午请附近鸡场技术员前来诊治,让其用阿莫西林粉拌料,同时饮水中添加葡萄糖电解多维。

2.病情发展经过。病鸭一周后无好转迹象,5月10日进食明显减少, 5月11日早晨食欲几乎废绝,由平时近5包料多减为半包多(40千克/包),产蛋量由原来的七成突然降为零,无死亡情况,于是随机带5只病前来求诊。

3.鸭群免疫情况。询问得知,该鸭群严格按照程序化免疫,分别进行过鸭病毒性肝炎疫苗、鸭浆膜炎与大肠杆菌二联疫苗、鸭瘟、禽霍乱及禽流感灭活苗免疫接种。

二、临床症状

带来的5只病鸭身体普遍较消瘦,肛门周围有污秽物附着,病鸭放在地上仍能四处奔跑,其中一只叫声略显嘶哑。鸭在保定过程中有米白色稀糊样粪喷出,极为腥臭。

三、剖解症状

1.呼吸系统。在叫声嘶哑的鸭气管内仅发现有少量黏液渗出,其他鸭呼吸系统未见明显病理变化。

2.消化系统。病鸭均见嗉囊空虚,十二指肠外观肿胀,用手摸发现一段段的手感坚硬,浆膜有块状瘀血。剖开距离幽门2~3厘米十二指肠处开始有圆环状水肿病灶,与浆膜瘀血位置相对应,中央凹陷,部分中央有1~2个针尖大出血点。再向下2~3厘米,发现有2~3条寄生虫,虫体呈乳白色,节片状,头部极其细小,向下逐步变宽,其体节宽约2毫米左右,整个虫体长8~13厘米。将虫体夹入75%的酒精中留样,待进一步镜检。

3.心血管系统。其中1只鸭心冠脂肪有针点大小出血点。

4.生殖系统。5只鸭普遍卵巢萎缩,卵泡明显减少,仅见1.5厘米以下未成熟卵黄,颜色偏淡。其中一只鸭在输卵管膨大部与输卵管狭部段上部发现一无卵黄内含清水样鸭卵。

四、实验室镜检

对收集虫体逐一进行镜检。综合确定感染膜壳科剑带属矛形剑带绦虫。

五、治疗与后续处理

1.对症治疗。阿苯达唑片(25毫克/片)每只服用一片,全群鸭用。同时在饮水中添加乳酸环丙沙星可溶性粉1∶1000,连用三天。两周后用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粉剂1∶1000拌料驱虫一次。

2.辅助治疗。饮水中添加多维葡萄糖1∶2000饮水,直至食量恢复正常。

3.后续处理。驱虫后对鸭圈内鸭排出粪便先散一层生石灰,然后彻底刮取干净,同时,尽可能清理环境周围鸭排泄物。驱虫后鸭转场放牧,避免在以前放牧过的水域及其下游放牧。

六、小结

按上述办法处理后,第2天鸭群精神状态好转,食欲增强,2周后鸭群其他情况虽均恢复正常,但产蛋率仍然不理想,于是作为肉用鸭淘汰处理。

由于鸭绦虫病相对于传染病的传播速度与临床死亡率都不高,在确诊病因后通过针对性药物往往能及时控制,通常容易被人们忽略。一旦出现症状时又容易出现错误的判断,使得病情进一步恶化,药物治疗后生产性能不容易完全恢复。

该病重在预防,鸭在1月龄左右应进行一次驱虫,在进入放牧水域前进行一次驱虫,养殖场实行同批次进出,避免不同年龄段鸭混群饲养,避开小的浅水与死水区域放牧。

水禽剑带绦虫病多与其他病混感,其患病时间较此例短,死亡率却相对高,解剖来看,肠道出现较长时间的机械损伤后没有继发细菌感染,分析原因主要是疫苗起到了正面效果,尤其是鸭浆膜炎与大肠杆菌二联疫苗的作用,所以在饲养中程序免疫很重要,可以为治疗赢得时间。

猜你喜欢

水蚤病鸭绦虫
鲫成鱼绦虫病治疗一例
自然感染鸭坦布苏病毒蛋鸭卵巢的病理学观察
水蚤心率观测的实验条件探究
北方水库水季节性浮游生物抑制方法与实践
指向生命观念培养的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设计
——以“不同咖啡因饮料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为例
浅析鸭传染病的鉴别与治疗
鸭几种常见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分析
鸡绦虫病症状及治疗
牛羊绦虫病的预防和中西医治疗分析
中美生物教材中有关“水蚤”实验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