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展现代畜牧业
2015-01-24王彬浙江省兽药饲料监察所
文│王彬(浙江省兽药饲料监察所)
石门镇是江山市生猪养殖大镇,拥有较好的畜牧生产基础和发展条件,畜牧养殖为促进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其中,养殖污染问题已严重影响到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推进。新出台的石门镇农业规划提出,5年内要基本实现农林牧渔有机结合、资源充分利用,建立起与美丽乡村建设相适应、田园风光特色鲜明的生态畜牧业新格局。笔者结合在石门镇工作情况对现代畜牧业如何融入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思考,希望充分发挥现代畜牧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做好农村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两篇文章”。
一、石门镇畜牧业发展状况
江山市石门镇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属丘陵与低山区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1℃,年降水量1650~2200毫米,日照时数2063.3小时,无霜期253天左右,适宜农作物生长和家畜家禽繁育。截至2014年年底,全镇共有生猪养殖场户212个,养殖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生猪存栏24970头(全年饲养量达60295头),能繁育母猪4065头,生产形势虽然良好,但养殖污染问题十分突出。
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要求,2015年初开展了生猪集中整治和提质减量行动,将村中养殖场和居民区周边养殖场全部停养拆除,于6月份下降到养殖场户10个,养殖面积74080平方米,存栏23210头,落实生态消纳用地6982亩,平均每头猪配备生态消纳用地0.301亩,超过0.2亩/头的环境容量要求标准。
2014年其他产业中,全年牛存栏270头(没有良种及乳牛),出栏118头;羊存栏185头,出栏96头;家禽出栏994275只;兔存栏1820只,出栏1505只。肉类产量总量2331.8吨,其中猪肉1308吨;蛋产量280吨;蜂蜜2523千克,蜂王浆产量100920千克,蜂蜡50460千克,蜂花粉42050千克。牛、羊、禽类和蛋产量较2013年均有小幅增长,蜂产品产量持平,显示生产形势稳中有进。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1.养殖污染整治成果仍需巩固,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时间。传统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相差甚大,虽然经过多年的环境整治使得养猪场的排污基本达标,但成果仍不稳固,加上近年来养猪效益一直不佳,许多养殖户出于政策和经济利益需要减少了养殖。但南方生猪价格经过2014年的深度见底后现已趋于稳定,仔猪价格开始企稳回升,一旦生猪行情看好偷养偷排现象可能会卷土重来,加上政策优惠期已过,治理难度会更大。在美丽乡村建设逐步推进过程中,尽管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措施鼓励养殖户减量提质,对停养拆除猪舍给予补助,但从整体情况来看,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很大,后续仍然需要政府增加政策扶持力度。
对于石门镇来说,因为拥有江郎山和清漾两个旅游景区,对景区周边限养区内的畜牧养殖业要求门槛更高,标准更严,这无疑会增加养殖主体养殖成本,影响养殖户收益,加大了产业升级难度。
2.农民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对生态畜牧业认识不足。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五水共治”行动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有力地改善了农村环境质量,保障了居民的饮水安全和农业用水安全,促进了养殖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但调查中发现,许多人员认为畜牧业与美丽乡村建设和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思路相冲突,发展畜牧业就是发展污染源。部分养殖主体通过了环境整治验收后依然按照以前传统方法养殖,对传统养殖方式带来的其他问题认识不足,对如何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经营的生态循环畜牧业不甚了解,对推广种养结合、立体养殖等新型农作制度信心不足,对于如何实现与美丽乡村建设相协调缺乏思路。
3.养殖场分布散乱,管理落后,效益较低。养殖主体在建设的时候大多未经过科学规划选址和环境评估,绝大多养殖户缺乏科学化、规模化管理,自动化水平低,卫生条件差,在育种、饲料配料喂养、疾病预防、安全用药等方面与标准化养殖场还有很大差距。养殖场冬季保温和夏季通风散热设施差,猪的体外消耗大,生猪平均出栏体重137千克,大于90~120千克适时出栏体重出栏时间偏长,造成饲料利用率不高,养殖成本偏高。
4.养殖主体的经济基础不强,抵御市场波动和疫病风险的能力弱。目前石门镇农村畜牧业主体还是以养殖户为主,规模偏小,生猪价格往往随当时市场价格而定,对价格波动的周期缺乏风险预测,抵御市场风险和疾病风险能力低。长期以来,由于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风险可控性差,金融业对养殖贷款门槛高,额度低,优惠力度小。
5.当地特色畜牧品种养殖规模逐渐减少,发展土特养殖困难。近年来,规模化养殖场主要是引进外地高产优质畜禽品种,当地特色畜牧品种的养殖量正在锐减。而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民拆掉了牛棚鸡舍,在旧房屋重建后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散养畜禽的农户正在逐渐减少,许多畜禽品种只有在农家乐或现代农村才有少量养殖。
许多特色畜牧品种并不符合高产高抗病高瘦肉率的商品特性,发展规模养殖的效益不佳,散养又因存在环境污染隐患不符合美丽乡村建设的实际,造成发展困难。
三、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措施
1.坚持生态优先,大力推广农牧结合的发展模式。政府应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经济发展理念,始终把畜牧业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美丽乡村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本钱,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坚决关停治污不达标主体,大力整治偷排偷养偷宰偷运现象,把牢绿色关口。应把发展农牧紧密结合的现代生态循环畜牧业作为产业发展方向,以产业升级作为突破口,充分利用种植业生态消纳功能,大力推进农牧配套混合种养模式,按照“秸秆加工饲料、尿液沼化处理、粪便加工有机肥”的思路,做好资源化利用文章,实现种植业和畜牧业的优势互补。
2.推广公司+合作社模式,建立全产业链结构模式。坚持控量提质,积极整合目前的畜牧业资源,引导养殖户加入专业养殖合作社,提升一批规模较大的农业合作社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积极推广农业龙头企业和畜牧业合作社联合经营或加盟经营的发展模式,分担风险,共享收益,真正使每个养殖户都能按照良好农业规范(GAP)的要求统一标准规范操作。农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资金或贷款担保以解决个体金融融资难问题。逐步建立畜牧业生产加工销售的全产业结构模式,降低生产成本,便于控制产品质量,杜绝安全隐患,增强品牌影响力和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3.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优势,发展特色养殖。江山市是我国著名的白鹅之乡和蜜蜂之乡。应充分利用白鹅和蜜蜂产业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基础优势,积极挖掘白鹅和蜜蜂养殖潜力,调整畜牧养殖结构,发展精品养殖,提高禽类、蜂类等养殖占比,发展特色养殖,并结合农村休闲观光旅游产业,推出特色农产品,壮大绿色经济。
4.加强科技培训,强化科技支撑。发展现代生态循环畜牧业的关键支点在于科技。基层畜牧管理部门和科协要加强对企业和养殖合作社的技术培训,定期开办科技培训班,介绍畜牧新技术新设备及市场信息,及时解决畜牧技术问题,做好科技服务,尤其要做好停养农户转产帮扶工作,引导他们发展特色养殖和农产品加工,早日实现再就业。农牧企业和养殖合作社要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加大科技投入,如引进优良畜牧品种、采用全价配合饲料、定期注射疫苗、科学喂养、注意冬季保温和夏季防潮、适时出栏等。
5.创新现代家庭农场生产和经营模式,为美丽乡村创建添彩。现代家庭农场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新趋势,如今石门镇已有十多家以种植业为主的现代家庭农场,但涉及畜牧养殖业的还没有。如果将生态养殖和乡村休闲旅游和观光农业相结合,既促进了当地特色畜牧业发展,作为种植业的补充,又发展了乡村旅游产业,也是应对美丽乡村建设要求的积极举措。现代家庭农场不能再沿袭传统规模化高产思路,要秉承生态生产的理念,打造无公害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按要求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确保农产品安全,同时积极开发餐饮特色服务,发展现代农家乐产业,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亮色。
6.拓宽饲料来源,合理利用资源。石门镇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和油菜,每年春耕夏收季节农民大多把秸秆、壳荚就地焚烧,不但污染大气环境,还造成资源浪费。秸秆、壳荚主要成分为粗纤维,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矿物盐和微量元素,是畜禽很好的饲料来源。将秸秆谷壳简单加工后替代畜禽的部分饲料既解决了秸秆资源利用问题,又可以减少饲料用粮,降低饲料成本。许多山林和冬季闲置田地杂草丛生影响农村美观又消耗土地肥力,可以通过林草间作、牧草和冬绿肥种植来发展畜牧食用饲料,一方面改善土壤结构,增加肥效,另一方面可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关系着现代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点环节,也是难点。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要与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和理念相结合,走生态经济的发展道路,充分利用闲置资源,依靠农牧结合、全产业链模式、科技应用推广、家庭农场经营以提高养殖和土地效益,最终实现现代畜牧业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