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荨麻疹初探
2015-01-24通讯作者
刘 军 通讯作者:刘 妍
(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济南 250014)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局限性、风团样水肿,伴瘙痒,程度各异。其病因不明,发病无常,迁延不愈,临床多以抗过敏及激素类药物对症治疗,但治愈率低且复发率高。四季均可发病,春季居多。西药、中药、针灸等多种疗法在治疗荨麻疹上各显其能。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研究,针刺治疗荨麻疹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针刺治疗荨麻疹疗效显著,尤其是慢性顽固性荨麻疹,单用针刺或结合刺络拔罐、放血等疗法,显效颇著。张江层以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中脘等为主穴,配合大椎、肺俞、膈俞、委中等穴位刺络拔罐,治疗急慢性荨麻疹共60例,结果痊愈41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100%[1],王宪坤等[2]用针刺加放血疗法治疗荨麻疹66例,疗效满意。
针刺治疗荨麻疹辨证分型
准确辨证是治疗的基础。荨麻疹的辨证体系处于不断积累和完善的过程,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四诊合参,辨证分析,将其主要分为4种证型:①风热犯表:风团色红,发病急,剧痒伴有烧灼感,遇热加重,发热,咽喉肿痛,舌红苔黄,脉浮数;②风寒束表:风团色白、淡,发病急,剧痒,遇风寒加重,得温则舒,恶寒发热,舌淡苔白,脉浮紧;③胃肠实热:风团色红,痒甚,成片成块,脘腹胀满疼痛、恶心呕吐、泄泻或便秘,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④血虚风燥:风团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午后或夜间加重,心烦口苦,少寐纳差,口干不欲饮,手足心热,两颧潮红,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3]。临床也有将其分为风邪外袭型、胃肠湿热型、血燥生风型[4]3种证型来治疗。此外还有根据病程长短(常以3个月为界)分为急性和慢性荨麻疹。
针刺治疗荨麻疹立法选穴
法从证出,伴随着准确辨证的就是确立治法。针刺治疗的特点在于辨证、立法、选穴、治疗一气呵成。根据其主要病因风、湿、寒、热、虚,立法以《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的“虚者实之,满者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为纲纪,主取疏风散邪的穴位,如合谷、曲池、肩髃等;清热除湿、调理肠胃的穴如中脘、足三里、内关、下巨虚、天枢等;养血祛风的穴如血海、膈俞、三阴交、委中、外关等。以得气为要,气至病所,适时留针,配合电针等方法,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加减配穴,做到有的放矢。张晓静等[5]以血海、三阴交、曲池,结合局部辨病取穴,躯干部为主者配以风池穴;四肢部为主者配合足三里、合谷穴,辨证治疗顽固性荨麻疹45例,全部有效。姚学英[6]主取肩髃、曲池、血海、膈俞、三阴交、足三里,辨证配穴,治疗顽固性荨麻疹42例,治愈32例,好转8例,无效2例。
针刺治疗荨麻疹选穴分析
针刺治疗遵循辨证、局部、远端取穴的原则及循经、按部等配穴理念。在治疗荨麻疹中,各个穴位都充分发挥了其单穴治疗作用和配穴统筹功能。曲池和合谷分别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和原穴,属“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二,具有祛风解表、调理气血、清热散邪、理气通肠、活血行气等多重功效,对于风邪袭表的荨麻疹具有较好的疗效。宋宁宇[7]以针刺曲池穴为主,辅以风池、合谷、血海等穴治疗荨麻疹30例,1次治愈6例,5次治愈10例,10次以上治愈14例,随访1年无复发,总体疗效甚佳。通过针刺曲池穴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对比观察,进一步说明曲池穴对慢性荨麻疹确有特异性治疗作用[8],进一步确定曲池疏风止痒的作用。肩髃穴有“消隐风之热极”之功,可清泄肺胃,驱邪外出,予病邪以出路,使风邪得清则疹退。以上诸穴同属阳明经,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经脉主司气血运行,针刺本经穴位可以有通调气血及调节肺卫的作用,又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皮毛,司卫气,卫外固则邪无所侵,从而内外兼治,固表祛风治疗荨麻疹。
内关、中脘、足三里对于肠胃病证疗效突出,统称“胃三针”,用于治疗胃肠疾病以及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其他疾病。单穴治疗、结合使用均疗效突出,在临床上已广泛适用于全身性疾病的治疗和相关病症的调理治疗。由于顽固性荨麻疹病程迁延,常给患者带来精神压力,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甚者引起失眠、食欲不佳、便秘等症状,故胃三针治疗能兼顾病因和症状。足三里为补虚强壮要穴,可以改善久病气血亏耗之本。同时,针刺足三里穴对胃肠局部和全身免疫系统都有正向调节作用[9]。天枢、下巨虚通调大肠,予邪出路,祛邪外出,维持身体的正常阴阳气血平衡。
血海、膈俞被认为是治血要穴,二者结合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血证。“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临床以泻血海为主治疗该病的案例甚多,如病程较久,皮疹色红,热象明显之血热证,泻血海可以起到和血、活血、通络的作用。病久致瘀,膈俞可调血活血、祛瘀生新、理气通络,得助于血海之功,瘀血得祛,新血复生,气机通调,血行顺畅,具有对症治疗和治病求本的作用。委中具有祛风止痒、通经活络之功效,配曲池用以治疗荨麻疹。三阴交是足太阴、厥阴、少阴经之交会穴,可健脾和胃、滋养肝肾、活血止痒,具有很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对治疗顽固性荨麻疹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荨麻疹属于中医“风疹”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内因禀赋素弱,外因风邪为患。西医认为是一种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以及渗透性增强而引起的局限性、一过性水肿反应。属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针刺治疗既能益气固本、疏风散邪、对症治疗,又可通过多种作用多途径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改变体内某些活性物质的量,起到免疫调节作用。针刺治疗慢性荨麻疹可调节机体免疫力、保护和稳定靶细胞膜、抑制过敏介质释放和对抗过敏介质[10]。研究表明,针刺对慢性荨麻疹患者IgE有良性调节作用[11],通过对不同证型荨麻疹患者分组进行针刺辨证治疗,然后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ECP,观察得到针刺治疗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A、IgE及ECP水平明显高于疗后(P<0.05),推测 HA、IgE及ECP可能参与荨麻疹的发病,包括参与变态反应和细胞毒性作用,引起肥大细胞释放组胺[12]。据研究,组胺类物质参与皮肤风团的形成,进一步说明针刺的免疫调节功能。
荨麻疹的病因多变,病理机制复杂,临床治疗难度高。以临床治疗为目的,现代研究为导向,针刺治疗荨麻疹形成了系统的诊疗思路和方法,疗效显著。但部分病情顽固的患者仍难奏效,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探索。临床研究尚有患者医嘱执行不到位,研究样本量小等不足,有待进一步改善。总之,针刺治疗荨麻疹具有简便易捷、灵活多变、绿色安全的优势,可以用于单独起效,亦可结合其他方法综合治疗,值得推广。
[1]张江层 .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荨麻疹60例[J].陕西中医,2011,32(1):82.
[2]王宪坤,孙林 .针刺配合穴位放血治疗荨麻疹[J].临床军医杂志,2006,34(2):179.
[3]王启才 .新针灸学[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8,905-907.
[4]宋玉华,王萌,陈权 .针刺治疗慢性顽固性荨麻疹[J].中国针灸,2000,(12):55.
[5]张晓静,张成勤 .针灸治疗顽固性荨麻疹45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0,16(10):8.
[6]姚学英 .针刺治疗顽固性荨麻疹42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0,19(2):48.
[7]宋宁宇 .针刺曲池穴治疗荨麻疹30例[J].河北中医,2005,27(9):706.
[8]鲍春龄,宋春华,张淑源,等 .针刺曲池穴治疗慢性荨麻疹56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10):45-46.
[9]高巍,黄裕新,陈洪,等 .电针“足三里”对大鼠脑肠肽含量的影响及其对免疫系统的调控作用[J].针刺研究,2002,27(1):50-54.
[10]艾宙,张倩如,邹婷,等 .针刺治疗慢性荨麻疹50例及其对血清补体C3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3,23(11):641-643.
[11]车建丽 .针刺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gE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05,24(3):158.
[12]唐春蕾 .针刺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及其机理初探[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0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