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性低血糖昏迷的早期诊断治疗与临床研究

2015-01-24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0期
关键词:低血糖症药物性降糖药

邵 华

(辽宁省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辽宁 辽阳 111000)

药物性低血糖昏迷的早期诊断治疗与临床研究

邵 华

(辽宁省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辽宁 辽阳 111000)

目的 研究分析降糖药物致低血糖昏迷的的早期诊断治疗与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口服降糖药物致低血糖昏迷的临床资料。结果 口服降糖药物致低血糖昏迷患者多为医源性因素所致,在院外发病易误诊为脑血管意外、中毒等疾病。结论 低血糖昏迷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愈后良好,并发症少。

降糖药物;低血糖昏迷;病因分析;早期诊断;预后

低血糖是降血糖药物使用不当常见不良反应之一,多为药源因素所致。轻症低血糖若能及时诊断和治疗,预后良好。但严重低血糖和持续时间较长的低血糖未及时处理,往往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脑损害甚至死亡。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口服降糖药物所致的低血糖症42例,其中低血糖昏迷患者28例,抢救治疗均获得成功。现分析其发病情况,以引起临床重视[1-2]。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本院住院患者,多为急诊入院,本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50~80岁,平均(61.7± 6.5)岁。确诊为2型糖尿病34例,未明确诊断8例,其中低血糖昏迷28例,男18例,女10例,平均(61.3±6.2)岁,低血糖昏迷患者单独服用优降糖药物14例;服消渴丸8例;服达美康同时服用二甲双胍4例;服个体诊所“中药降糖胶囊”6例。

1.2临床表现:低血糖发作时轻度昏迷12例,中度昏迷16例,癫痫样抽搐12例,癫痫大发作8例,幻觉14例,躁动不安4例,大便失禁18例,四肢肌张力减弱12例,锥体束征阳性18例。发作时血糖均≤2.8 mmol/L,最后血糖0.3 mmol/L。

1.3方法:本组均为老年患者,入院确诊后即给予50%的葡萄糖注射液40~80 mL静脉注射,多数患者神志很快恢复,继以5%~10%葡萄糖注射液持续静滴或葡萄糖液中加少量胰岛素(1 g葡萄糖加2~4单位胰岛素)20滴/分。直至患者正常进食,以维持血糖水平在6~10 mmol/L。10例在静滴高渗糖后在持续静滴5%~10%葡萄糖过程中仍出现烦躁、易怒、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时追加50%葡萄糖后,患者多在6~8 h缓解,血糖稳定。除2例80多岁高龄患者低血糖纠正后,夜间未持续静滴葡萄糖,先后两次再度昏迷,后给予持续静滴葡萄糖12 d后,血糖方稳定外,其余患者均未再发生低血糖反应。对于就诊较晚,昏迷时间长的中深度昏迷伴抽搐或癫痫样大发作患者,给予20%甘露醇125 mL及地塞米松治疗,对稳定脑细胞膜,减轻脑水肿,减少脑功能损害,起到良好的疗效。

2 结 果

本组病例除2例80多岁患者遗留脑功能损害外,均抢救成功未留任何后遗症。

3 讨 论

药物性低血糖是降糖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据报道,磺脲类药物导致低血糖症发生率为5%~20%[3-4],药物性低血糖症病死率约10%[5]。本组病死率为0,乃因就诊早,诊断治疗及时有关。

3.1本组病例资料分析导致低血糖和低血糖昏迷的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诊断未明确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本组6例患者仅凭门诊一次血糖偏高或尿糖阳性给予口服优降糖、消渴丸导致低血糖症,其中2例低血糖昏迷。②初诊未经饮食和运动治疗,急于口服降糖药物。③老年人高发。老年人因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减退,以及糖元异生作用减弱,对降糖药物的排泄降解减少;对胰岛素抵抗激素分泌反应障碍,容易发生低血糖或影响低血糖恢复。特别是服用磺脲类优降糖,此药价格低廉,临床应用广泛,但在体内持续作用时间长达16~24 h,且50%肾脏排出,极易发生低血糖,并可引起老年患者持续性低血糖。本组病例均系老年人,因此老年人是发生药物性低血糖重要因素之一。④热量的摄入量和药物剂量,用药时间和进食时间不相配合;糖尿病患者常因合并症感染,胃肠疾病或并发慢性消耗性疾病进食少而不定时,发生在用药和进食不相配的低血糖患者本组有12例。⑤盲目投医:4例患者盲目服用个人诊所的祖传秘方“纯中药降糖胶囊”,4例误认为消渴丸为纯中药制剂,盲目加量,导致严重低血糖症。

3.2药物性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及其复杂,误诊率高。本组病例在入院前误诊为癫痫持续状态6例,脑血管意外10例,一氧化碳中毒4例,误诊率达47.6%。因此,及时地诊断低血糖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人们注意到,一些患者在低血糖发作时,多在出现神经性症状之前,不出现自主神经兴奋症状,使患者不能意识到低血糖的发作。这种现象称为不自觉低血糖[6]。本组资料表明,低血糖反应的轻重与血糖降低水平不呈正比,而与血糖降低速度呈正相关关系。同一患者在各次低血糖发作表现可不尽相同,10例为不自觉低血糖发作而未及时就诊导致低血糖加重,其中2例遗留脑功能损害。低血糖昏迷重在预防及早期诊断:①严格掌握降糖药物的适应证,按照糖尿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要排除药物、饮食、机体现状等干扰因素对血糖的影响,及排除肾性糖尿等原因产生的尿糖阳性。②新近确诊的糖尿病要严格按照糖尿病治疗原则进行治疗,不可忽视饮食控制及运动的基础治疗。用药时应注意个体因素,合理用药,定期监测血糖。③治疗前了解肾功情况:对老年人或肾功不全的患者不宜选择经肾脏排泄、降解的降糖药物,以免因降糖药物在体内积蓄而发生低血糖。宜选择经肾脏和胆道双排泄的药物,如糖适平、美吡达或拜糖平及胰岛素增敏剂曲格列酮。④加强糖尿病基础知识的宣传教育。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须接受终身治疗。糖尿病患者应自行克服不良心理反应,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病魔的决心和信心,配合医师正规治疗,可防止因患者对疾病的基础知识缺乏或无知殆误诊治时机,导致病情进展。⑤重视糖尿病患者的随诊及时调整降糖药物剂量,了解降糖药物的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本组患者均在入院后即刻做周围血微量血糖测定,在数分钟内诊断,从而减少了误诊,赢得了抢救治疗时间。⑥低血糖昏迷患者及时静脉输注葡萄糖能迅速纠正低血糖,缓解临床症状,但值得注意的是:有学者认为磺脲类药物所致的低血糖昏迷须静脉维持输注葡萄糖注射液1~16 d,平均2~3 d[7]。本院曾遇到1例反复发生低血糖患者,12 d血糖稳定。因此,治疗中动态监测血糖,以防复发性低血糖症。

综上所述,①口服降糖药物致低血糖昏迷,多由于降糖药物的应用指征、剂量使用不当,以及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甚少,造成误服、多服或对早期低血糖患者基础知识认识不足就诊过晚。有关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基础知识宣传是预防低血糖发生至关的措施之一。②周围微量血糖测定仪用于昏迷患者的常规检查,此法方便,快捷可靠,有助于鉴别诊断。③磺脲类药物可致老年患者持续低血糖,应引起临床重视[8-10]。

[1] 慕容洋洋,边彤,师帅.药物性低血糖昏迷的早期诊断与前瞻性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5,23(3):166-168.

[2] 刘新民.实用内分泌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301-309.

[3] 龙三太,江山,苏畅.降糖药物致低血糖昏迷的早期诊断与临床研究[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15,35(1):33-36.

[4] Boyele PJ,Krenti AJ.Octreotide rerevser hyperisulinelnia and prerents hypoglycemia in duced by sulfon ylurea overdose[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3,96(5):752-753.

[5] Femer R,Nei HAW.Sulfonyluras and hypoglycemia[J].Br Med J, 2013,321(10):949-950.

[6] 陈上云,劳于诚.糖尿病患者不自觉低血糖发 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35(11):724-725.

[7] Seltzey HS.Dnuginsuced Hypoglycemia[J].Endocrinol Metab Clin Noy Am,2014,43(2):163-165.

[8] 张瑞.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53-55.

[9] 陈灏珠.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03-609.

[10] Ben-Zvi Z,van Creveld C,Ragil R.Liver function and Protein bining in camels[J].Comp Biochem Physiol A,2012,116(20):349-350.

R587.1

B

1671-8194(2015)30-0039-02

猜你喜欢

低血糖症药物性降糖药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治与分析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的病因、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
关于口服二甲双胍类降糖药联合长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浅议“药毒”与药物性肝损伤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日
持续脑功能监测在早期诊断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