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烧伤患者住院期间生存质量评估

2015-01-24王国军

中国医药导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瘢痕面积住院

王国军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四川成都610000

烧伤患者住院期间生存质量评估

王国军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四川成都610000

目的探讨烧伤急性期住院患者的生存质量(QOL)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医疗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2012年4月~2014年3月118例烧伤急性期住院患者,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人口学特征、疾病因素对患者QOL总分和各个维度的影响。结果患者QOL最终得分为(48.8±17.4)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躯体疼痛、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三个维度低分最低;单因素分析表明,性别、手部瘢痕、脚部瘢痕、婚姻状况、机械通气、文化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总烧伤面积、上肢烧伤面积、下肢烧伤面积、头部烧伤面积与QOL呈负相关(r=-0.57、-0.49、-0.38、-0.44,P<0.05);进入多元回归方程的影响因素有5个,分别为女性(OR=1.96,95%CI1.20~3.21)、机械通气(OR= 2.42,95%CI1.52~3.86)、总烧伤面积(OR=2.81,95%CI1.05~3.71)、头部烧伤面积(OR=3.70,95%CI2.40~5.71)、上肢烧伤面积(OR=2.82,95%CI1.17~5.05),共可解释QOL变异的63.4%。结论躯体疼痛和心理精神压力是影响烧伤急性期住院患者QOL的主要因素,女性、机械通气、上肢烧伤、头部烧伤及全身烧伤面积较大的患者QOL较低,就应尽早考虑康复锻炼和心理辅导的介入。

烧伤;急性期;康复;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3月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诊治的烧伤患者,均为烧伤后首次住院,其创面已完全修复。入选标准:①年龄18~60岁,性别不限;②烧伤面积≥10%;③住院时间>14 d,烧伤后时间≤3个月;④了解研究内容并能配合完成调查。排除标准:①住院期间死亡;②创面感染、截肢等严重并发症;③合并精神或心理疾患、智力障碍者;④调查问卷未填写或填写不完整。

1.2 调查方法

1.2.1 基本情况参考文献[6]自行编制调查表,并通过前期研究进一步完善。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起病季节、手部瘢痕、脚部瘢痕、机械通气、总烧伤面积、上肢烧伤面积、下肢烧伤面积、躯干烧伤面积、头部烧伤面积、全层烧伤面积、烧伤后时间等。

1.2.2 QOL调查采用SF-36量表,该量表包括36个条目,评价8个健康概念: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每个条目涉及的亚组不同。以各维度为单位计算原始分数,并转换成0~100分,分数越高提示该方面功能状态越好,总体评分<30分为差、30~60分为中等,>60分为良好[7]。

1.2.3 资料收集方法调查由经统一培训的医生、护士共同完成,在病房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问卷回答完毕,立即收回。在收集资料前向研究对象详细说明问卷的填写方法和要求,基本情况调查表由研究者记录,SF-36量表由患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独立完成,因病或不能理解内容等原因无法填写者,由调查员逐条询问并记录。

1.3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使用Kolmogorov-Smirnov作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s)描述,定性因素组间QOL比较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定量因素与QOL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多元线性回归评价各因素与QOL关联强度,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此次研究采用无记名方式问卷调查,计划调查烧伤患者200例,其中45例患者拒绝参加,37例未能按要求填写调查问卷或问卷无效,最后收回有效问卷118例,回收率为59.0%。其中平均年龄为(43.0± 12.8)岁;男78例,女40例;病因:火烧伤71例,烫伤42例,其他5例;全身烧伤面积为(43.3±24.5)%,全层烧伤面积为(16.8±9.7)%;住院时间为(68.7±22.9)d。

2.2 QOL评价

118例烧伤患者中20.3%(24例)属于良好,52.5%(62例)属于中等,27.1%(32例)属于差。对不同维度进行分析,生理功能平均得分为(56.4±14.8)分、生理职能为(60.1±23.5)分、躯体疼痛为(21.5±10.9)分、总体健康为(45.3±17.2)分、活力为(55.7±20.3)分、社会功能为(42.3±15.8)分、情感职能为(34.8±9.4)分、精神健康为(38.9±11.5)分、总分为(48.8±17.4)分,其中躯体疼痛、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3个方面得分最低,而生理及社会功能得分较高。

2.3 烧伤患者QOL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对8类定性资料与QOL相关性进行检验,其中性别、手部瘢痕、脚部瘢痕、婚姻状况、机械通气、文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烧伤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项目例数生存质量评分t/F值P值性别3.810.03男女78 40 57.3±20.1 41.2±16.8手部瘢痕6.420.00是否27 91 32.7±11.5 60.1±19.6脚部瘢痕2.880.01是否33 85 37.5±10.4 55.3±19.7婚姻状态4.320.00是否93 25 53.5±19.2 43.7±16.9机械通气4.120.01是否48 70 40.8±17.2 56.9±18.7文化程度文盲中学及以下大学及以上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公费医保自费起病季节4.380.01 11 76 31 41.8±15.1 50.5±19.9 57.3±16.3 1.780.10 26 79 13 56.3±19.0 48.1±17.2 46.8±16.4 1.470.12春夏秋冬24 30 39 25 50.3±20.1 47.1±16.5 46.8±19.2 51.4±17.7

2.4 定量因素与QOL相关性分析

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8类定量资料与QOL关联程度进行比较,其中总烧伤面积、上肢烧伤面积、下肢烧伤面积、头部烧伤面积与QOL呈负相关(r= -0.57、-0.49、-0.38、-0.44,P<0.05)。见表2。

2.5 烧伤患者QOL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在上述单因素分析共有10个变量(包括女性、手部瘢痕、脚部瘢痕、婚姻状况、机械通气、文化程度、总烧伤面积、上肢烧伤面积、下肢烧伤面积和头部烧伤面积)对烧伤患者QOL产生影响,将上述变量引入以QOL总分为因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以逐步筛选法探讨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最后5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QOL变异的63.4%。见表3。

3 讨论

3.1 烧伤患者早期QOL评价

随着社会进步、现代医学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医学模式由传统的单一生物模式逐渐为现代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医学模式所取代。QOL是个广泛而抽象的概念,作为一种评价技术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最初对QOL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当时是将其作为一个社会学指标来使用,伴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程度进步,QOL的研究引入了医学界,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医学QOL的研究热潮。影响住院期间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住院患者所处的特殊生理、心理状态、特定生活环境、社交情境来定义,其内涵主要包含住院患者对自身健康主观的、动态的感受,也有对生理健康、精神健康和生活环境适应等方面的评价[8]。烧伤具有突发性、严重性、迁延性等创伤特点,常常导致个体自我形象完整性的破坏和躯体功能残障,伤后早期极易出现焦虑、恐惧、悲伤、忧郁、自闭等心理问题[9]。有研究显示,超过半数的人受伤1个月内会经常回忆烧伤的情形,并伴有失眠、逃避与烧伤有关的想法和感觉,而且早期的心理症状与其伤后长期的心理疾病呈显著相关[10]。

改善烧伤患者QOL是专业医务人员和社会团体共同面临的问题,国内对于烧伤患者的QOL有了一定的研究,但大多数局限于研究康复期患者QOL的影响因素[11]。康复期患者通常已经融入社会、家庭,此时QOL主要受社会支持力度、重返岗位、伤后时间等因素影响,尤其是重返工作岗位后,自我价值肯定和社会支持对患者躯体和精神健康均有积极影响[12-13]。住院期间至出院前这段时间内,烧伤患者既要承受来自躯体的疼痛,又要适应新的环境,应对来自自身与环境的双重压力[5],此时QOL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探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国内外对烧伤后患者QOL的评价工具数量众多,其中以烧伤专用健康量表(burn specific health scale,BSHS)使用最广泛[6],近年来中文版BSHS在国内也多有报道[14],但因为该量表涉及到人际关系、性生活等评价,不适合住院患者使用。SF-36量表较之以往各种量表,具有不受疾病种类、不区分患者和一般正常人群的优点,并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汉化的SF-36量表还具有适用于中国人群的优点[7],因此本研究采用了SF-36量表。调查结果表明,烧伤早期QOL处于较低水平,而躯体疼痛和心理精神压力是影响患者QOL的主要因素,同时与康复期稍有不同,医务工作者在临床诊治工作中应加以重视。

3.2 QOL影响因素

身体意象包括身体外表、部位、功能、健康、健美、疾病、体型、胖瘦等的意识与无意识的情感、态度、关注程度、关爱程度、满意度及对其采取的相应的行为方式。心理健康状况与个体的身体意象感密切相关,感觉值越高,心理健康状况就越好。个体性别影响到性别心理及性别社会心理,对身体意象的影响同样存在差别[15]。外貌的改变是烧伤患者最主要的压力源,女性往往比男性更为重视外貌,烧伤使女性患者外貌发生重大改变,尤其是对于头面部烧伤患者,给患者带来的可谓是毁灭性打击,而男性在身体不适以及精神状态不佳的情况下耐受能力和情绪自我调节能力较女性强,这一点贯穿烧伤治疗的全过程[16-17]。

烧伤患者因为外观形象上的巨大改变,心理上受到沉重打击,性格也随之发生变化,而外观治疗效果的不肯定及重要器官功能丧失是压力的重要来源。患者在心理上极力想恢复到以前的生活状态,而目前整形修复的技术也越来越高,烧伤患者想通过整形来恢复以前的容貌或功能来增强的自信心。手部作为人类最主要的劳动器官,其损伤程度和功能恢复重要性不亚于头面部的损伤。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尽管烧伤患者在即将出院时有新生皮肤瘙痒、颜色改变、瘢痕形成等问题,但患者自评的心理压力较低,这是因为瘢痕引起挛缩、畸形、功能障碍的后果,只有在烧伤后3~12个月才会明显感觉到,使得患者情绪变得急躁、焦虑[18],因此本研究中肢体瘢痕、烧伤后时间长短等因素均未能进入回归方程。

机械通气通常应用于中重度烧伤患者,同类研究也表明,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措施等可能会影响烧伤患者的QOL[19]。因此临床上应严格把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指征,尽量减少损害性操作,在救治生命的同时,充分考虑医源性操作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及日后的功能恢复。

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烧伤患者获得的客观支持较高,可能因为该部分患者社会地位较高,经济收入相对稳定;另一方面,高学历者一般有较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在单位也能得到组织上的关心和帮助,得到的客观支持也会较高。烧伤患者的治疗期很长,医疗费用是许多烧伤患者早期救治和后期修复重建所担心的问题。但本研究中文化程度、医保支付方式未能进入方程,原因与我院特殊情况有关。我院为基层医疗机构,烧伤患者多为文化程度较低的务工人员,医疗费用多为用人单位支付,所以在多元回归分析方程中该因素未能入选。但大多的工人和农民在医院外只能享受基本的生活保障,没有好的经济基础,并不能完全否认此类因素对后期QOL的影响。

虽然通过本研究了解了烧伤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和各种影响因素,对创伤救治、护理工作及健康教育有较好的指导作用,但由于时间有限,课题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样本的选择局限于本地区的烧伤患者,样本量相对较小,对总体的代表性有限。而且对重度烧伤患者QOL可能有其他的影响因素,如接受植皮手术的次数、接受功能康复训练时间的长短等均未涉及,尚需进一步的研究[20-21]。

综上所述,躯体疼痛和心理精神压力是影响烧伤急性期患者QOL的主要因素,女性、机械通气、上肢烧伤、头部烧伤及全身烧伤面积较大的患者早期QOL较低,就应尽早考虑康复锻炼和心理辅导的介入,帮助患者早日恢复。

[1]Cheng W,Yan-hua R,Fang-gang N,et al.Epidemiology of 1974 burn patients at a major burn center in Beijing:a nine-year study[J].J Burn Care Res,2012,33(5):e228-e233.

[2]杨珍,王君俏,张宝珍,等.烧伤康复期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3):265-269.

[3]Andrews RM,Browne AL,Drummond PD,et al.The impact of personality and cop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dult burns survivors[J].Burns,2010,36(1):29-37.

[4]Palmu R,Suominen K,Vuola J,et al.Mental disorders after burn injury:a prospective study[J].Burns,2011,37(4):601-609.

[5]何小莺.烧伤患者出院前心理压力源、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调查[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8):25-27.

[6]Zhang LJ,Cao J,Feng P,et al.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quality of life in Chinese burn patients:Investigation with adapted Chinese version of the BSHS-B[J].Burns,2014,40(4):731-736.

[7]梁军.住院病人生活质量非诊疗影响因素的分析[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8]华皎,宋厚梅,袁琴芳.重度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9):14-16.

[9]Esfahlan AJ,Lotfi M,Zamanzadeh V,et al.Burn pain and patients'responses[J].Burns,2010,36(7):1129-1133.

[10]Ehde DM,Patterson DR,Wiechman SA,et al.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and distress 1 year after burn injury[J].J Burn Care Rehabil,2000,21(2):105-111.

[11]Pandian V,Bose S,Miller C,et al.Exploring quality of life in critically ill tracheostomy patients:a pilot study[J]. ORL Head Neck Nurs,2014,32(1):6-8,10-13.

[12]岳丽青,蒋冬梅,黄晓元.严重烧伤患者康复期生活质量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烧伤杂志,2008,24(3):195-198.

[13]李东文,王红梅,孙瑛,等.重返工作岗位对重度烧伤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2):20-22.

[14]冯苹,李恒宇,陆健,等.中文版精简烧伤健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44):1-4.

[15]李婷,周琴,李娜,等.小面积烧伤患者身体意象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6):17-20.

[16]Cabulon EA,Cardoso JR,Maciel SM,et al.Quality of life of individuals treated in an outpatient burn treatment centre:Application of the BSHS-R[J].Burns,2015,41(3):528-535.

[17]Connell KM,Coates R,Wood FM.Sexuality following burn injuries:a preliminary study[J].J Burn Care Res,2013,34(5):e282-e289.

[18]贺连香.烧伤病人出院前心理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9):648-650.

[19]Connell KM,Phillips M,Coates R,et al.Sexuality,body image and relationships following burns:analysis of BSHS-B outcome measures[J].Burns,2014,40(7):1329-1337.

[20]Yoder LH,McFall DC,Cancio LC.Use of the videophone to collect quality of life data from burn patients[J].Int J Burns Trauma,2012,2(3):135-144.

[21]Akbari H,Fatemi MJ,Iranpour M,et al.The healing effect of nettle extract on second degree burn wounds[J]. World J Plast Surg,2015,4(1):23-28.

Evaluation on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burn during hospitalization

WANG Guojun
Department of Burns and Plastic Surgery,the Fifth People's Hospital of Chengdu City,Sichuan Province,Chengdu 6100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quality of life(QOL)in patients at acute burn period in hospitaliza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MethodsFrom April 2012 to March 2014,in the Fifth People's Hospital of Chengdu City,118 patients at acute burn period were selected and investigated by general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 and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and the impact of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disease factors to QOL were analyzed.ResultsQOL was in the middle level and the score was(48.8±17.4)scores.Dimensions of physical pain,emotional and mental were the lowest.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female,hand scar,foot scar,marital status,mechanical ventilation,the degree of education between groups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t differences(P<0.05).Pearson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total burn area,upper extremity burns,leg burns,head burns were negatively relative with QOL(r=-0.57,-0.49, -0.38,-0.44,P<0.05).Multiple regression equations included 5 factors,there were gender(OR=1.96,95%CI1.20-3.21),mechanical ventilation(OR=2.42,95%CI1.52-3.86),total burn area(OR=2.81,95%CI1.05-3.71),burn area of head(OR=3.70,95%CI2.40-5.71),burn area of upper limb(OR=2.82,95%CI1.17-5.05),and which explained 63.4%variation in the QOL.ConclusionPhysical pain and mental stress is the main factor affect QOL in acute burn period patients.QOL are low in female,mechanical ventilation,larger burn area of upper limbs,head and body.Early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nterven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Burn;Acute;Rehabilitation;Quality of life

R644[

]A[

]1673-7210(2015)04(a)-0094-05

王国军(1966.8-),男,黑龙江佳木斯人,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科主任;研究方向:大面积重症难治性烧烫伤及小儿、老年烧烫伤等的救治与医学美容整形。身心的康复,帮助其早日重返社会提供参考依据。

2015-01-02本文编辑:苏畅)

近年来,随着烧伤救治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医疗资源的大量投入,烧伤患者存活率明显升高,学界的目光已逐步转向幸存者严重下降的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1]。烧伤患者治愈时间长,治疗期间长期与外界隔离以及频繁的创面换药、切痂、多次手术植皮、后期整形、功能障碍、难以忍受的瘙痒、愈合创面反复破溃等,这些痛苦都会严重影响患者QOL。对烧伤患者进行QOL评估,不仅能了解烧伤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同时可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为多学科合作提供治疗方案和重建患者QOL奠定必要的基础[2],但目前QOL的研究以慢性期和康复期为主,急性期的研究重点仍然放在功能恢复和并发症预防。国内外均有文献报道烧伤患者出院前有较高的心理压力[3-5],而其压力对QOL的影响报道较少。本文a在调查分析急性期烧伤患者住院期间QOL情况,为更好地促进烧伤患者

猜你喜欢

瘢痕面积住院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妈妈住院了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巧用面积求坐标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