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
2015-01-24聂兴
聂 兴
(锦州市中心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胰岛素泵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
聂 兴
(锦州市中心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目的 分析胰岛素泵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5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血清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的水平。并对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通过治疗后,血糖得到明显下降,空腹、餐后2 h血糖分别在治疗后得到较好的控制,未出现低血糖现象。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得到明显的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增高。血清游离脂肪酸在治疗前为(0.68±0.22)mmol/L,在治疗后为(0.61±0.17)mmol/L。治疗前和治疗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胰岛β细胞功能在治疗后得到明显的改善,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得到明显增加,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比治疗前具有明显的提高。结论 针对伴有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患者来说,使用胰岛素泵治疗,具有快速稳定控制血糖的效果,有利于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脂质代谢情况,能够有效的减轻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胰岛素泵;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
2型糖尿病又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年龄段为35~40岁的人群比较容易患有该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会产生胰岛素的能力没有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会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会有所减弱。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会相对缺乏。在治疗该病的时候,可以通过某些口服液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但在后期仍有一些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1]。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5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5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段为31~56岁,平均年龄为(45.26±1.24)岁。所有患者饮食控制后,空腹血糖超过9 mmol/L,糖化血红蛋白(9.4±1.3)%,三酰甘油在1.7 mmol/L以上,总胆固醇超过6.0 mmol/L。
1.2方法:所有患者住院治疗,每天监测患者空度和餐后2 h的血糖指数,在饮食控制1~3 d后,在清晨空腹监测患者的血糖指数、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胰岛素原、血清胆固醇、血清游离脂肪酸。并使用500 g/L的葡萄糖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其计量为50 mL,观察胰岛素变化情况。同时对患者进行胰岛素泵治疗,其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10 mmol/L,并对胰岛素基础输注量和追加量进行调整,将血糖控制的时间、胰岛素使用剂量等记录下来。在治疗期间需要持续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在治疗2周后停止使用胰岛素泵,单纯给予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在拆泵前要对患者进行上述空腹检查。针对血清游离脂肪酸使用酶法测定,血浆胰岛素和C肽使用RIA法测定。胰岛素原使用RIA药盒检测。并对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改善的情况进行评价。
1.3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涉及到的计量数据局采用平均数(±)和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组间单因素方差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
2 结 果
其一,胰岛素泵的降血糖作用。首先,在血糖方面,在治疗前患者的平均空腹血糖为(14.6±3.8)mmol/L,餐后2 h血糖为(16.3± 2.7)mmol/L。在治疗后次日患者的血糖明显下降,空腹血糖为(3.4± 2.1)mmol/L,餐后2 h血糖为(6.3±3.3)mmol/L,均达到控制要求。与治疗前相比,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次,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情况。胰岛素泵治疗时,最初的使用剂量为基础率0.5 U/h,餐前追加总量为11~17 U;2周的时候,基础率为(0.68 ±0.21)U/h,餐前追加总剂量为(31±9)U/h,胰岛素最大的日均用量为(0.71±0.23)U/kg。在整个治疗期间未出现低血糖的现象。其二,胰岛素泵治疗对血脂和血清游离脂肪酸的影响。通过为期2周的胰岛素泵治疗,患者的血脂谱具有明显的改善,使得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增高。血清游离脂肪酸在治疗前为(0.68±0.22)mmol/L,在治疗后为(0.61±0.17)mmol/L。治疗前和治疗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三,胰岛素泵治疗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首先,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是静脉注射葡萄糖之后10 min之内出现的快速并短暂的胰岛素分泌相,其中分泌的尖峰通常在3~5 min内。在治疗前,静脉注射葡萄糖之后,胰岛素分泌没有增加,其浓度有所下降;在治疗后,空腹胰岛素浓度和治疗前相比,没有明显的改变,但是在静脉注射后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胰岛素分泌相,其峰值出现在注射后2 min的时候,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比治疗前具有明显的提高。
3 讨 论
2型糖尿病通常会合并脂肪代谢异常,有的学者认为该病可以称之为糖脂病[3]。胰岛素抵抗贯穿于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使用胰岛素泵治疗,以便改善糖脂毒性。近年来,研究发现脂质代谢紊乱对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β细胞功能具有一定的损害,和2型糖尿病发生和发展具有较紧密的关系[4]。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减退不仅和内在的遗传变异等有关,还可能和高糖毒性有关系[5]。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5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通过胰岛素泵治疗后,血糖下降比较显著,没有出现低血糖的现象,治疗所需的胰岛素剂量较少,最大也只是每天(0.71±0.23)U/kg,低于正常人内源性胰岛素的生成量。治疗所用的时间较短,有效的避免了长期高胰岛素血症的出现。另外,胰岛素泵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治疗前相比,得到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增高,血清游离脂肪酸也得到了显著的下降。随着快速血糖控制和脂质代谢的改善,患者体内的糖毒性得到迅速的缓解和消失,胰岛β细胞功能也得到了显著性的改善。表明,胰岛素泵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时候,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伴有明显高血糖的2型患者来说,使用胰岛素泵治疗,具有快速稳定控制血糖的效果,有利于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脂质代谢情况,能够有效的减轻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1] 赵岩.氯沙坦对高血压非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河北医药,2009,28(7):602.
[2] 郑宪.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及血糖含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177.
[3] 吴大方.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糖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9(11):31-34.
[4] 李兵.胰岛素泵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2010,31(6):360.
[5] 郭明.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J].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9):181.
R587.1
B
1671-8194(2015)32-00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