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洛南县黄牛气肿疽病的综合防控调查报告

2015-01-24王国防

中国牛业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洛南县牛气气肿

王国防

(陕西省洛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 洛南726100)

牛气肿疽病是一种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又称黑腿病。其特征在牛腿上部、臀部、肩部、腰部、荐部、颈部及胸部肌肉丰满处发生气性肿胀,按压有捻法音,并有酸臭液体产生。该病多发生于夏季,常呈地方流行性,发病率高,潜伏期3~5d,一般病程1~3d,也有延长至10d者,死亡率高。

近年来,我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该病高度重视,贯彻国家“预防为主”的方针,每年春季组织乡镇畜牧干部和牛羊养殖大户,开展牛羊疫病技术培训和流行病学调查。从加强养牛科学饲养管理入手,强化防疫卫生、预防接种、检疫、隔离、消毒等综合性防控措施。对发病疫区黄牛和羊春秋季节接种气肿疽菌苗。发现病牛隔离治疗,发病早期采用大剂量抗菌素磺胺药与抗气肿疽血清静脉注射,并结合中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基本上控制了该病在县境内的发生和流行,连续三年来未见该病发生。

1 概况

洛南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属商洛市。地处华山之南的秦岭东段南麓,南洛河上游。东与河南省灵宝、卢氏县毗连;南与丹凤、商州交接;西与华县、蓝田接壤,北与华阴、潼关为邻,素有陕西东南门户之称。全县总面积2 791km2,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农业县。全县辖19个乡镇,381个村委会,46.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39万人,劳力20万人。有耕地3.6万hm2,草山草坡及林间草地16.6万hm2。粮食产量16.4万t。农作物秸秆总量18.5万t。

畜牧业是县域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解放了生产力,畜牧产业发展步伐加快,生产水平提高,养殖专业户、专业村不断涌现,现已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的一大主导产业。由于饲草饲料资源丰富,群众素有养牛习惯,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草食家畜自然条件优越,得天独厚。洛南县为国家肉牛改良基地县,2014年黄牛饲养量8.59万头,2014年底全县黄牛存栏5.05万头,牧业总产值17.32亿元。

2 发病情况

据资料统计,1956年,我县在伍仙、石坡、李河、商树4乡9村,黄牛发生气肿疽病27头,死亡17头,死亡率达63%;1989年,胭脂河乡黄牛存栏3 088,有3村一共发病83头,发病率2.69%,死亡43头,死亡率为51.8%。在老疫区几乎年年都有牛气肿疽病发生,该病多发生于夏季,常呈地方流行性,发病率高,潜伏期3~5d,一般病程1~3d,也有延长至10d者,死亡率高,使养牛户经济损失惨重。

随着国家兽医机构体制改革,自2007年以来,我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后,每年春秋季节开展防疫工作,安排在发生牛气肿疽的疫区,进行牛气肿疽菌苗预防接种,使牛气肿疽发病率逐年下降。2011年,我县巡检镇发生牛气肿疽病3例,全部治愈,目前基本上控制了该病在县境内的发生和流行,连续三年来未见该病发生。

3 流行病学

3.1 在自然情况下,气肿疽主要侵害黄牛,绵羊、山羊较少发病。

3.2 本病传染源为病畜,主要传递因素是土壤,以芽孢形式生存于土壤中,动物采食被污染的饲草或饮水,病原体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经口腔和咽喉创伤侵入组织。草场或放牧地被气肿疽梭菌污染的疫区在每年放牧时常发。

3.3 该病常见于6个月至3岁的牛,肥壮牛比瘦牛多发,性别与发病无明显差别,幼畜与老龄畜较少发病,呈地方性流行。

3.4 该病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主要在春、夏季放牧时易发,尤其在炎热干旱时最容易发生,而严寒的冬季则少见。

4 临床症状

潜伏期3~5d,一般病程1~3d,也有延长至10d者,黄牛发病多为急性经过,体温升高到41~42℃,呼吸迫促,50~70次/min,心跳加快,90~100次/min。

早期出现跛行,精神沉郁,不愿走动,食欲和反刍停止。在病牛腿上部、臀部、肩部、腰部、荐部、颈部及胸部肌肉丰满的部位发生气性肿胀,肿胀皮肤干硬呈暗红色,叩诊似鼓音,按压有捻法音。切开肿胀部,流出污红色带泡沫的酸臭液体,肌肉呈黑红色。肿胀向四周蔓延。

后期病牛全身症状迅速恶化,呼吸困难,眼结膜发绀,跛行或卧地不起。最后体温下降35~37℃,或再稍回升,随后死亡。

5 病理变化

5.1 病畜尸体只表现轻微的腐败变化,但因皮下结缔组织气肿及瘤胃膨胀而尸体显著膨胀。

5.2 鼻孔中流出血样泡沫,肛门及阴道口流出血样液体。

5.3 臀部等肌肉肿胀变性,触之有捻法音,皮下和肌肉间隙胶样浸润并有小气泡,有酸败气味。

5.4 胸腹腔有暗红色浆液,心包积液,心内外膜有出血斑点。肺水肿,气管内有泡沫状液体,淋巴结肿大、淤血、出血。

5.5 肝、脾、肾轻度肿涨,胃肠有轻微的出血炎症。

6 诊断

6.1 临床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典型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临床诊断,一是肌肉丰满处病灶有气性坏疽和水肿,二是丰满肌肉切面呈海绵状,三是丰厚肌肉切面有含泡沫的红色液体流出,并散发酸臭味 。

6.2 实验室诊断

采取肿涨部位的肌肉、肝、脾及水肿液,摸片、染色、镜检,显微镜下可见革兰氏染色阳性,3~8um大杆菌,两端钝园,芽孢位于菌体中央或偏于一侧,单个或成双排列。还可根据需要进一步作细菌分离培养和动物试验。

6.3 鉴别诊断

在临床上应与牛恶性水肿、炭疽和巴氏杆菌病加以鉴别。

6.3.1 恶性水肿梭菌可使多种动物发病,皮肤及肌肉为黑色,死牛肝脏触片,镜检有长链。

6.3.2 炭疽病牛死后天然孔流出黑红色血液,不凝固,尸僵不全,脾脏显著肿大。

6.3.3 病牛巴氏杆菌病病牛肿胀部位主要发生在咽喉部和颈部,无捻发音,淋床上有咳嗽、喘气症状,病理变化为渗出性胸膜炎和纤维素性肺炎,血液涂片可见两极染色的巴氏杆菌。

7 综合防控措施

7.1 自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后,重点贯彻国家“预防为主”的方针,每年春季组织乡镇畜牧干部和牛羊养殖大户,开展牛羊疫病技术培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高养牛户防范动物疫病意识,平时加强科学饲养管理。从养牛饲养管理入手,强化防疫卫生、预防接种、检疫、隔离、消毒等综合性防控措施。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并购置了生物显微镜、酶标仪等先进设备仪器,建立了分子生物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做到对牛羊疫病的快速准确诊断,并及时提供治疗方案。

7.2 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春秋两季加强牛羊口蹄疫、气肿疽及羊小反刍兽疫防疫工作,每年组织县镇畜牧干部、防疫员,对近3年内发生过气肿疽的乡镇,每年春秋季节接种气肿疽菌苗,大、小牛一律皮下注射5mL,羊每只皮下注射1mL,小牛到6个月再加强免疫一次,免疫期约6个月,有效地降低了牛气肿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7.3 一旦发生本病,对牛群逐头检查,发现病牛就地隔离治疗,其它牛立即接种气肿疽菌苗,圈舍及用具用3%的福尔马林或0、2%的升汞液消毒。病尸严禁剥皮或食用,连同被污染的垫草等一起烧毁或深埋。

7.4 发现牛气肿疽疫情,立即转移放牧草场,更换饲料。病牛隔离,早期治疗.处方1、用青霉素,每天肌肉注射2~3次,每次200~300万IU;结合处方2、静脉注射抗气肿疽血清150~200mL,效果更好。处方3、1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100~200mL静脉注射,1日2次。结合处方2效果更好。处方4、肿涨局部用0、25%~0、5%普鲁卡因注射液10~20 mL,青霉素80~100万IU,肿胀部周围分点注射。中期切开后除去坏死组织,用2%高锰酸钾液或3%双氧水充分冲洗。

7.5 中药治疗,当归30g、赤芍30g、连翘30g、金银花60g、蒲公英120g、甘草10g。研末,开水冲调,后温灌服。

[1] 崔中林,张彦明.现代实用动物疾病防治大全[M].2003,537-539.

[2] 李淑霞“中西结合治疗牛气肿疽病”畜牧兽医杂志,2012,31(3):122-123.

[3] 程颖璠“中西结合治疗牛气肿疽病”.中国牛业科学,2001,26(2):96.

[4] 洛南县畜牧兽医站编写《洛南县畜禽疫病普查》资料 (1949-1991).

[5] 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M].2002,228-230.

[6] 赵兴绪,魏彦明.畜禽疾病处方指南[M].2003,484-485.

猜你喜欢

洛南县牛气气肿
反刍动物气肿疽的流行病学及防控措施
牛气冲天
知识快餐店 牛气冲天
洛南县关工委慰问“五老”人员
牛气冲天
“牛气冲天”的我们
羊气肿疽的诊断及防制
陕西洛南县北部冶金级白云岩分布规律及物性特征
农村党建如何破“地界”——洛南县基层党建的开放与兼容
洛南县阳光菌业创始人一一罗婵 创业是一种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