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节日民俗的医药内涵△
2015-01-24曾振东
曾振东 宋 宁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壮族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是壮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晶,凝聚着壮族人民的智慧精华。壮族节日一般可分为农耕季节性节日、宗教性节日、纪念性节日三大类[1]。每一个节日,都有其特定的主题和民俗活动,但其核心都是为了祈求丰收,平安富足,人丁繁衍,家业兴旺,健康幸福。壮族节日已成为壮族文化的重要特征与标志,承载着壮族人对人寿年丰、美好生活的渴望。从壮族的节日民俗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其蕴含的丰富医药内涵。
1 崇尚自然,三气同步
壮族的农耕季节性节日,大多顺应自然界的变化,围绕着生产季节和农作节奏而巧妙安排。如一月过完年节即春节,休整完毕,二月即进入春耕的开耕节;春耕结束后,三月即是歌圩节的欢娱休闲时刻了。四月为了感谢辛勤劳作的耕牛故有了牛魂节,五月农闲日为了修整农具而有了农具节,九月收获的季节故有了庆丰节。这些一系列节日,无不与自然农事节奏相关联。再者,壮族人认识到,农历五月初五,正值仲夏,湿温之气厚重,毒虫孽生,是易于引发各种传染病的季节。这时候,很多用根茎入药的植物也已经成熟,药气最厚,可以入药了,是采药的好时节。人们此时也佩药、挂药、服药以防病治病。于是顺应着这个时机,借着纪念为百姓带来药草和健康的药王,便就有了壮族的五月初五的药王节(药师节)。由此可见,壮族先民不仅认识并把握了自然界的运动规律,同时也顺应着自然界的运动规律而安排作息,养生防病,反映了壮族民众那种张弛有度、应时而作的自然生活规律。这是壮族先民“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思想的体现。如是顺天地而休作,趋利避害,则粮食得增产丰收,人民得生养康健。我们从壮族先民这种在生产生活上“祟尚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可以看到壮医“人不得逆天地”、“人必须顺天地”的三气同步理论的端倪。
2 心理健康,精神安慰
无论是壮族祭祀性节日或其他节日活动,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祭祖拜神。壮族人认为祖先的灵魂会影响到现世,并且相信去世的祖先会继续保佑自己的后代,所以有了对自己祖先、对壮族始祖布洛陀的崇拜。在科学技术极其落后的先古,壮族先民认为青蛙是一种能呼风唤雨的神灵物;同时,每年春天,青蛙开始叫的时候,人们就知道播种、插秧季节到来了。由于青蛙有这种“能力”,青蛙就成了壮族先民的图腾崇拜的偶像,于是乎祭祀蛙神的“蚂拐节”应运而生。壮族始祖母姆六甲掌管着人类生育繁衍的花园,专门为妇女赐花送子,人们尊之为赐花婆婆,故以农历二月二十九花婆神的诞辰日为“花婆节”。人们对青蛙图腾的崇拜是祈求风调雨顺,获得丰收;拜花婆神是为了求子;对祖先的崇拜是表达亲情和怀念,希望对子孙后代的庇佑。这种祭祀活动,使人们得到心理上的安慰,精神上的净化,希望得到了寄托。使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对生活持乐观态度,有利于健康生活。
3 休闲休整,恢复体力
俗话说,不懂得休息,就不懂得工作。现代人更是强调“劳逸结合”。而我们勤劳而智慧的壮族人民,很早就自觉地在繁重的稻作生产之余,借过节日之际,品美食,访亲友,叙亲情,使身心得到休整,使体力得到恢复,为下一阶段的劳作而准备。壮族节日当中,往往也伴随许多休闲娱乐活动。如农历三月三歌圩节,是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故又称歌仙节。歌圩节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米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年轻人通过对歌,以歌传情,以歌为媒,唱歌求偶,找到自己心仪的伴侣,如此则青年男女精神愉悦,阴阳协调,心理健康,家庭幸福。歌圩上往往少不了抛绣球、碰彩蛋、抢花炮、板鞋竞技、跳竹竿舞等有趣活动,还有壮戏、师公戏、唱采茶和其他歌舞表演。在这些节日活动中,自始至终,无论男女老少,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在笑声中,在欢呼雀跃中,人们情绪得到宣泄,心情无比爽朗,忘却了忧愁和烦恼,有助于人的健康长寿。
4 强身健体,益智怡情
壮族的节日民俗里,往往伴随着丰富多彩的体育、舞蹈活动。传统的体育节目如大年初一舞狮、三月三歌节抛绣球、抢花炮、板鞋比赛等。如今,壮族各村寨大都建有蓝球场,节日期间举行蓝球比赛,已经是很常见的活动了。这些体育活动方法简便,器械简单而富于趣味性,易于普及,故受到广大壮族群众的欢迎。传统舞蹈节目有三月三歌圩节的竹竿舞、丰收节的舂堂舞、蛙神节的蚂拐舞等。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舞蹈运动,既能强身健体,又益智怡情,体现了壮族人民热爱生活、乐观向上、团结奋进的精神,也说明了壮族人民对运动健身、娱乐养生的重视。
5 药食保健,防病治病
壮族人民很早就有同疾病作斗争的历史。在壮族众多的节日活动中,我们也可以找到诸多防病祛邪的踪迹。
药王节,是壮族众多节日中壮医药内涵最丰富的。它包含了壮族群众对疾病防治的认识,对药物栽培采摘,药物的功能、用法的认识等内容。传说药王是壮医药神,他发现药草,为人治病,还向众人传授种药、采药、治病的知识。壮族地区各较大村寨都立有药王庙,每年五月端午节祭祀药王并进行采药防病活动。药王节活动中,以靖西药市历史最为悠久,影响最大。据考证,靖西端午药市始于宋朝,盛于明清,至今已有700 多年历史。清《归顺直隶州志》记载:“五月五日,家家悬艾虎,持蒲剑,饮雄黄酒,以避疠疫”。当地壮族群众认识到,五月初五正值仲夏,气候炎热而湿气重,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毒虫孽生,易于引发疠疫(传染病)流行。这个季节,也是一些植物根茎成熟的时候,是采药的好时节,药物也就能发挥其最佳效果。五月五这天,家家户户将艾采摘回来用艾叶、艾根做成人形或老虎的形状,俗称“艾虎”,悬在门楣的中央;将菖蒲制成宝剑挂在屋檐下,还要用艾叶、菖蒲、大蒜烧水洗澡,并将水洒在房前屋后。壮族人的这一节日习俗,是符合一定的科学道理的。艾,《中国壮药学》云其能逐寒湿,理气血,止痛止血。艾富含挥发油,它可产生奇特的芳香,有驱蚊蝇、虫蚁作用。《常用壮药临床手册》载其可调巧坞,祛风毒,调气机,除湿毒,除瘴毒等功用。大蒜也有解毒杀虫的作用。因此,用艾叶、菖蒲、大蒜烧水洗澡,并将水洒在房前屋后,对居住环境有消毒杀虫作用,抑制疾病传染源,是符合夏季防病治病的卫生要求的。靖西药市规模日益扩大,每年这一天,药市交易摊位可达2000 个左右,赶市者多达3 万余人次,上市的药材品种多达数百种,主要有黄花倒水莲、田七等地道壮药,对壮族地区地道药材的开发利用有促进作用。
壮族的节日文化与饮食文化是紧密结合的。节日中,往往以“吃”为核心内容。壮族人过节叫“哏节(gwnciet)”,意思为“吃节”。可以说壮族的节日,是“舌尖上的节日”。这既突出了“民以食为天”这个永恒的主题,又反映了壮族节日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壮族节日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其中还包含有一定的食疗保健内容。如春节中家家户户必备的粽子,以传统的板栗猪肉粽为最有代表性。包粽用的粽叶——柊叶,具有清热利尿,治音哑,喉痛,口腔溃疡,解酒毒等作用。经过大半天的熬煮,粽叶的药用成分已融入到糯米当中。栗子性味甘温,有养胃健脾、补肾壮腰、强筋活血、止血消肿等功效。因此节日中吃粽子,除了享受美味,补充丰富的营养之外,还具有粽叶、板栗等药食两用食材相应的保健治疗功能。五色糯米饭是壮族人节日招待客人的传统美食,特别是农历三月三几乎是家家户户必备。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紫、白五种颜色而得名,壮族人把它看作是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五种颜色其中四色所用的染料均是天然植物染料,如黄色染料用山栀子或姜黄,黑色染料用枫叶,红色染料、紫色染料是用同一品种而叶状不同的红蓝草(壮语称gogyaemq)经水煮而成。《中国壮药学》载:山枙子“苦寒,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止血,利尿”;姜黄“苦辛温,破血行气,通经止痛”;《常用壮药临床手册》载:红蓝草“味苦、辛,性寒,调龙路,清热毒,祛风毒”红兰草还有生血作用,清代《侣山堂类辩》曰:“红花色赤多汁,生血行血之品”;《本草纲目》中说枫叶“止泄益睡,强筋益气力,久服轻身长年”。因而,经常食用五色糯米饭,具有清热解毒,补血强筋骨,延年益寿的作用。由此,壮族人民独特的养生保健智慧可见一斑。
[1]覃彩銮.壮族节日文化的重构与创新[J].广西民族研究,2012,(4):66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