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医针刺临床应用研究的新进展△

2015-01-24陈晓丽黎玉宣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壮医针刺疗法

陈晓丽 白 露 黎玉宣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 2.桂林市中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2)

壮医针刺,又称为壮医针刺疗法,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在同疾病作顽强斗争的过程中,积累和总结出的宝贵医疗经验,是壮医临床治疗疾病的特色疗法之一,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壮族珍贵文化遗产的重要方面[1]。从近年临床应用文献报道来看,壮医针挑疗法、壮医陶针疗法、壮医皮肤针(梅花针)疗法、壮医刺血疗法临床使用较多,其余疗法鲜见有临床文献报道,现就近年来壮医针刺疗法临床应用研究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1 壮医针法的基础理论

壮医针刺的理论基础是天、地、人三气同步理论和三道两路理论[2]。林辰认为人体周身充满穴位,依据病情需要可刺、可挑;针刺(或针挑)的效应是:针刺(或针挑)穴位的刺激主要是通过“龙路”、“火路”的传导和气血运行传至脏腑及身体的各部位,再传至“巧坞”,经中枢“巧坞”的处理后迅速做出相应的反应,实现“三气同步”的生理平衡[3]。黄汉儒[4]认为壮医针刺疗法的机理在于激发人体正气,将阻滞于人体二路内的邪毒,从体表上的特定气聚部位(穴位)拔出或驱出,使人体三气恢复同步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庞声航等[5]认为针挑治病一是通过针挑龙路、火路的在人体的体表网络,疏经隧之滞,鼓舞正气,逐毒外出;二是通过调理气血和脏腑功能,达到阴阳平衡,恢复天、人、地三气的同步运行;牙廷艺认为壮医针挑所选择的穴位(即挑点)是龙路、火路网络在人体体表的网结,在网结挑治,以达排毒逐瘀之目的[6]。李凤珍等[7]认为壮医刺血疗法是用针刺人体的一定穴位,运用挤压或拔罐等方法使针眼出血,使湿热邪毒随血外出而疏通龙路、火路气机,达到清湿热泻毒以致消肿、止痛、改善关节功能之功效。

2 壮医针刺的穴位选择

林辰认为壮医针刺的取穴有七大原则,分别是“以环为穴”,“以应为穴”,“以痛为穴”,“以灶为穴”,“以边为穴”,“以间为穴”和“以验为穴”,注重实用性、易用性、可操作性和临床疗效,取穴灵活安全,方便而易于掌握[8]。壮医针挑法的选穴多以阿是穴、背部穴位以及皮肤阳性反应点等为主[9]。黄瑾明[10]运用壮药内服外治配合壮医针线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时选择脐内环穴(肾、脾、肝)、内关、三阴交、阿是穴为主要穴位。李凤珍等[11]运用刺血疗法治疗痛风主要用壮医“梅花穴+关常穴”的方法:即先取梅花穴,再视发作关节取相应的关常穴进行治疗。莫乃金[12]在针刺调治疗软组织损伤中,分别以阿是穴(取疼痛最敏感部位)、梅花型穴(位于软组织损伤局部出现紫黑色疲斑部)、四方型取穴法(软组织损伤局部伤口感染者)、三角形取穴法(腰腿部软组织损伤者)、皮下络脉取穴法(在痛处及其四周或上下左右寻找显露于皮下的红色暗紫色小血管进行针调)、远距离取穴法(在受伤部位所属经络,按照针灸取穴法在其上或其下取1 ~2 个穴位进行针刺)等6 种取穴方法进行治疗。覃必志[13]在壮医针挑疗法探讨一文中,对针挑疗法积有30 多年之临床研究与理论探讨的经验总结出针挑取穴十分强调选取皮肤(皮部)的病理阳性反应物(即皮肤异点),并以“皮肤异点”作为下针的中心点,不强求针下有“气至”感觉。

3 壮医针法的临床应用

3.1 在壮医内科方面的临床应用:庞声航[14]等运用壮医针挑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组患者肺功能的改善程度不仅自身与治疗前比较效果显著。王小平[15]等运用壮医针挑治疗哮喘,在应用抗喘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壮医针挑疗法治疗,患者经治疗后肺功能、哮喘症状、体征改善,有效率85%,且壮医针挑疗法在减轻毒副作用,降低医疗成本等指标上占优势。王小平[16]等运用壮医针挑治疗哮喘50 例,在应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壮医针挑疗法,总有效率94%,疗效显著。朱红梅[17]等应用壮医针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其总有效率为94%,愈显率为74%,疗效显著。乐小燕[18]等用壮医针挑疗法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66 例中,采用壮医针挑术加雀啄灸治疗66 例原发性甲亢症,取得良好效果。陈红[19]等临床上观察壮医刺血疗法治疗失眠症,壮医刺血疗法组总有效率为96.5%,有良好的临床疗效。陈红[20]等运用壮医刺血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有效率为90.5%,疗效好于单纯中药治疗。赵东风[21]用壮医莲花针叩击背部两侧皮肤,在叩击部位拔罐,吸出瘀滞之血气,10~15min 后取罐,用消毒棉签擦干瘀血后用壮医活络逐瘀酒涂擦患处,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总有效率92.5%。李凤珍[22]等运用壮医刺血疗法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治疗后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及关节功能改善情况良好,可明显消肿、止痛、改善关节功能,未发现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好。朱红梅[23]等运用壮医针挑疗法并艾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00 例有效率为90%,疗效显著。王柏灿[24]用壮医针挑加药棉烧灼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取得了满意的疗效;黄振兴[25]用针挑治疗顽固性头痛有显著疗效。

3.2 在壮医外科方面的临床应用:冯桥[26]运用壮医皮肤针配合金黄散(观察组)治疗下肢丹毒80 例总有效率为97.5%,疗效好且能降低其复发率。冯桥[27]就丹毒局部皮肤硬肿使用壮医皮肤针疗法治疗,结果与对照组(金黄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钟江[28]等采用壮医皮肤针联合七宝美髯汤加减治疗复发性斑秃,口服七宝美髯汤加减,壮医皮肤针叩击脱发处,同时外涂自制生发酊,总有效率为94.0%,疗效肯定,且起效快,复发率低。黄瑾明[29]等运用莲花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96 例,治疗组49 例予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对照组47 例予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蓝日春[30]等报道了运用壮医火针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尤佳且无毒副作用。牙廷艺[31]运用壮医针挑结合加味独活寄生汤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资料表明治疗组效果优于(P<0.05)对照组(对照组单纯服用加味独活寄生汤)。黄正干[32]应用壮医针刺疗法配合壮药熏蒸疗法治疗82 例活邀尹(颈椎病)疗效满意。

3.3 在壮医妇科方面的临床应用:彭锦绣[33]等采用壮医针刺疗法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110 例,青春期原发性痛经患者分为治疗组(壮医针刺治疗组)60 例,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组)50 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同时随访半年,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壮医针刺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壮医针刺治疗组的半年复发率少,优于常规针刺治疗组,(P<0.01)。认为壮医针刺疗法可提高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减少复发率。陈红[34]等运用壮医刺血疗法配合保乳消结汤治疗乳腺小叶增生10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1%疗效显著。

3.4 在壮医儿科方面的临床应用:王柏灿[35]通过整理研究罗家安老壮医的临床医案,发现运用壮医针挑疗法治疗小儿疳积可取得满意的效果。李光员[36]运用壮医陶针疗法治疗小儿惊风,选取各相应的穴位运用陶针针刺穴位出血为度控制和制止抽搐、痉挛,具有良好的效果,是一种简捷而有效的急救方法。

3.5 在壮医五官科方面的临床应用:冯纬纭[37]等采用壮医莲花针背廊拔罐法治疗变应性鼻炎68 例,治疗组采用壮医莲花针背廊拔罐法治疗,对照组予辅舒良喷雾剂喷鼻治疗,均以2 周为1 个疗程,2 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0%,对照组为8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的喷嚏、流涕、鼻痒、鼻塞症状及鼻部体征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得出壮医莲花针背廊拔罐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较好,是一种治疗该病的新的有效方法。

4 小 结

壮医针刺疗法是壮族民间常用的外治疗法,壮医针刺在壮族地区中流传及应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其治疗的疾病范围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科等多种疾病,壮医针刺疗法在临床应用中有良好的疗效,为壮族地区人民的生存、繁衍和健康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因为多种原因壮族在解放前并没有形成本民族的文字,故解放前壮医针刺疗法只能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随着国家对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壮医针刺疗法的发掘、整理及临床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目前对壮医针刺疗法研究报道多是限于其临床疗效观察,对于其疗效机制研究方面的报道较少。而且临床上针刺疗法的应用及研究范围仍然比较狭窄,壮医针刺适宜病证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1]林辰.中国壮医针刺学[M].第1 版.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

[2]林辰.论壮医的诊治用药特色[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12(6):1 -3

[3]林辰.论壮医针刺与中医针刺的异同[J].中医杂志,2012,24(53):1155 -2156

[4]黄汉儒.中国壮医学[M].第1 版.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66 -75.

[5]庞声航,黄东挺,王小平.壮医特色针挑疗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白细胞介素—4 及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影响的研究[J].内科,2009,4(1).

[6]牙廷艺.针挑疗法的临床研究现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9(6):72 -73.

[7]李凤珍,钟丽雁,梁艳等.壮医刺血疗法治疗痛风的规范化技术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84 -186.

[8]同1:37 -38.

[9]牙廷艺.壮医针挑疗法[M].第1 版.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

[10]黄瑾明,王粤湘,陈林等.壮药内服外治配合壮医针线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 例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1,7(3):62 -63.

[11]李凤珍,钟丽雁,梁艳等.壮医刺血疗法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期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7):1045-1065.

[12]莫乃金.壮医针调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体会[J].中国民间疗法,1996(2):15.

[13]覃必志.壮医针挑疗法探讨[J].少数民族医药,105 -108.

[14]庞声航,黄东挺,王小平.壮医特色针挑疗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白细胞介素—4 及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影响的研究[J].内科,2009,4(1).

[15]王小平,蒋桂江,黄东挺,等.壮医针挑治疗哮喘120例[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5):965 -967.

[16]王小平,梁江洪,朱云群等.壮医针挑治疗哮喘50 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1,12:13 -14.

[17]朱红梅.壮医针挑疗法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临床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53 -54.

[18]乐小燕,陈日兰,汤献忠,等.壮医针挑疗法治疗原发性甲腺功能亢进症66 例[J].广西中医药,2004,27(1):29 -30.

[19]陈红,严付红,吕春燕,等.壮医刺血疗法治疗失眠症85 例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

[20]陈红,程少威,朱志强等.壮医刺血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95 例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1,33(1):43 -44.

[21]赵东风.壮医莲花针拔罐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40 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1):56 -57.

[22]李凤珍,钟丽雁,梁艳,等.壮医刺血疗法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期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7):1045 -1065.

[23]朱红梅,苏东兵.壮医针挑并艾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2):2482 -2483.

[24]王柏灿.壮医罗家安针挑术加药棉灼烧治疗周围性面瘫25 例疗效小结[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8,9-10.

[25]黄振兴.壮医针挑疗法治疗顽固性头痛30 例[J].内蒙古中医药1991,1:24.

[26]冯桥.壮医皮肤针治疗下肢丹毒疗效分析[J].中国民间疗法,2008(9):37.

[27]冯桥.壮医皮肤针治疗丹毒局部皮肤硬肿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2).

[28]钟江,付兰兰,林辰.壮医皮肤针联合七宝美髯汤加减治疗复发性斑秃的临床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7).

[29]黄瑾明,韩海涛,李婕,等.莲花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民族医药,2011,34(1):31-32.,

[30]蓝日春,黄尚勋.壮医火针疗法治疗尖锐湿疣36 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6,(18):20 -21.

[31]牙廷艺.壮医针挑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58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8):56 -57.

[32]黄正干.应用壮医针刺疗法配合壮药熏蒸疗法治疗82例活邀尹(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2011,(22):1 -2.

[33]彭锦绣,黄瑾明,王粤湘,等.壮医针刺疗法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效果及护理[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0,(3):15 -16.

[34]陈红,吕春燕.壮医刺血疗法配合保乳消结汤治疗乳腺小叶增生100 例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9,27(11):122 -123.

[35]王柏灿.已故老壮医罗家安挑治小儿疳疾经验简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7,(28):21 -22.

[36]李光员.壮医陶针治疗小儿惊风简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1995,(13).42 -43.

[37]冯纬纭,黄瑾明,侯田陪.壮医莲花针背廊拔罐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1,17(4):81 -82.

猜你喜欢

壮医针刺疗法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谈针刺“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壮医敷贴疗法文献记载及应用概况
壮医对腰肌劳损的认识的评述
壮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壮医刺血疗法和骨刺散外敷治疗颈椎病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