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治与体会
2015-01-24凡选
凡选
(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动物卫生监督所661699)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治与体会
凡选
(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动物卫生监督所661699)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科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临床上以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为特征。各种年龄猪都可发生,但主要影响10日龄以内的仔猪,病死率可达100%;35日龄以上的猪死亡率低,但生产性能下降,饲料报酬低。
2010年11月30日,开远市一养猪场饲养的仔猪发生了以呕吐、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自己购药治疗,病情不见好转并发生死亡,前来求诊。接诊后,笔者立即率领两位专业技术人员跟随畜主实地查看。
1 临床症状
1.1 主诉
前几天发现部分仔猪精神沉郁、食欲下降,以为是冬天寒冷所致,直到昨天仔猪突然发病,先呕吐,继而水样腹泻,其中7日龄体质较弱的一头仔猪已死亡。
1.2 临床可见
未出现腹泻的仔猪、母猪体温升高;腹泻中的仔猪体温下降,粪便呈黄色、绿色或白色,含有未消化的乳凝块,气味恶臭,病猪被毛粗乱,出现脱水症状。母猪泌乳量下降并伴有呕吐、粪便呈灰色褐色的水样腹泻。
2 病理剖检
尸体外观脱水明显,胃内充满乳凝块,胃底粘膜充血、出血。肠内充满水样粪便,肠壁变薄呈半透明状,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可见小肠粘膜绒毛变短和萎缩,肠上皮变性明显,粘膜固有层内可见细胞浸润。
3 实验室检测
3.1 形态学观察
在无菌条件下采集病猪粪便样品,用PBS稀释,高速离心后,取上清液作电镜观察;病毒表面具有放射状纤突,呈 “冠状”结构。
3.2 免疫荧光试验
取病死猪的空肠和回肠刮取物制备涂片,取肠管制作冰冻切片进行直接或间接荧光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呈现阳性。
4 诊断
4.1 综合诊断
根据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为猪传染性胃肠炎。
4.2 鉴别诊断
引起猪腹泻的原因较多,临床上应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感染、仔猪痢疾和仔猪副伤寒做鉴别诊断。
5 治疗方法
5.1 中药(以清热解毒,除湿止泻为治则)
方剂选用白头翁汤加减辅助治疗:白头翁40g、黄连15g、白芍30g、秦皮 30g、 黄柏 30g、 泽泻 25g、 茯苓25g、 苍术 20g、 厚朴 20g、 陈皮 20g、金银花炭30g、大黄炭30g、甘草10g,水煎去渣,候温灌服 (50~60kg猪的剂量)。每日2次,连服3d。
5.2 西药(以对症治疗,防止脱水与继发感染为治则)
(1)为避免病原扩散,对发病猪舍、用具以及可能被污染的场地进行彻底清扫后,用1~2%烧碱液消毒,每日1次,连用2周。
(2)为防止病猪脱水,停食半天后,供给口服补液盐 (配方:每1000ml水加葡萄糖 20g、 食盐 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
(3)为防止继发感染,肌肉注射庆大霉素0.1ml/kg体重,痢菌净0.5ml/kg体重,每天各2次,连用3d。
(4)对不能饮水的仔猪腹腔注射5%糖盐水 20~40ml、 VC5~10ml, 每天 3次,连用3d。
(5)为加快病猪痊愈,可在饮水中添加恩诺沙星粉每100kg加10g;饲料中添加健胃散每100kg加250g、碳酸氢钠50g。
6 预防措施
6.1 加强饲养管理
6.1.1 定期消毒饲养环境
在选用消毒剂时应考虑消毒剂的效力、安全性、成本及其使用浓度、方法、消毒间隔时间等,同时应交替使用不同种类的消毒剂,防止病原微生物对消毒剂产生耐药性,交替使用可以优势互补。常用消毒液有:1~2%烧碱液、10%漂白粉液。
6.1.2 严格执行引种制度
坚持自繁自养,严防病猪进入。非购不可时,则应严格检疫,确认无病后方可混群饲养。寒冷季节,要确保哺乳猪舍的温度达到要求。一旦发生本病,立即隔离病猪进行对症治疗。
6.2 搞好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防控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重要手段。目前常用的疫苗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苗,主要用于妊娠母猪接种,免疫后14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6个月,仔猪被动免疫的免疫期维持到断奶后7d。
7 小结与讨论
猪传染性胃肠炎多发生于冬季和春季等寒冷季节。在新疫区,本病可呈急性暴发,传播迅速;在老疫区,虽然不断有易感猪出现,但发病率较低。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当应激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重新排毒感染其它猪。因此,平时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饲养场地,提前接种妊娠母猪,淘汰病猪或带菌猪,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