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踝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5-01-24刘泽宇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6期
关键词:后踝踝骨入路

刘泽宇

(吉林省舒兰矿业集团总医院骨外科,吉林 吉林 132602)

临床上骨科外伤患者中常见踝关节骨折,其中发生率较高的为后踝骨折,占7%~44%。假如骨折复位不良,早期患者即可表现出骨性关节炎和疼痛症状。最近几年,有学者研究制定了后踝骨折是否固定的标准,也就是骨折块的大小以25%为界限,但具有一定的争议[1]。而且,由于后踝手术入路和固定方法有多种,后踝骨折是否固定以及对术后踝关节整体功能的影响还没有确定。鉴于此,我院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诊治的220例单侧踝关节骨折患者,对后踝固定术后关节功能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我院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诊治的220例单侧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02例患者中,76例为男性,26例为女性;年龄17~71岁,平均为(65.3±2.6)岁;致伤原因:30例为车祸伤,24例为摔伤,48例为扭伤;58例为右踝,44例为左踝;骨折分型:16例为Ⅰ型,32例为Ⅱ型,38例为Ⅲ型,16例为Ⅳ型;患者从受伤到入院的时间在2 h~3 d,平均为1.6 d。观察组的118例患者中,62例为男性,56例为女性;年龄在15~74岁,平均为(62.3±2.4)岁;致伤原因:40例为车祸伤,36例为摔伤,42例为扭伤;54例为右踝,64例为左踝;骨折分型:12例为Ⅰ型,32例为Ⅱ型,38例为Ⅲ型,16例为Ⅳ型;受伤至入院的时间在2.6~3 d,平均为1.3 d。

1.2 骨折分型[2]:依据自定后踝骨折分型标准将其分为4型,Ⅰ型:单纯后踝骨折,未见脱位,骨折块上移不超过2 mm;Ⅱ型:三踝骨折,外踝骨折线未愈踝关节水平下方,后踝骨折块上移未超过2 mm,同时未超过1/4胫骨关节面;Ⅲ型:三踝骨折,外踝骨折线未愈踝关节水平下方,后踝骨折块向上移位超过2 mm,同时超过25%胫骨关节面;Ⅳ型:三踝骨折,下胫腓韧带损伤分离,腓骨下1/3骨折,后踝骨折块向上移位超过2 mm,同时超过1/4胫骨关节面。

1.3 手术方法

1.3.1 对照组:单纯后踝骨折在X线机透视下实施手法复位,达到满意的复位后进行石膏外固定术。多踝骨折患者在持续硬膜外麻醉或者全麻下进行复位,外踝或者内踝的骨折实施常规手术入路固定,内踝运用2枚4.0 mm半螺纹松质骨钉进行固定,外踝运用直型重建钢板进行固定,将下胫腓骨联合损伤修复。固定内外踝骨折后,在X线机透视下实施后踝骨折手法复位,达到满意复位后,进行石膏外固定术。

1.3.2 观察组:在持续硬膜外麻醉或者全麻下操作,患者仰卧于手术床上,后踝骨折实施后外侧手术入路,在腓骨后缘和跟腱外缘之间进入,直到将骨折块复位,用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在用腕关节T型钢板倒置进行支撑固定。多踝骨折手术顺序为后踝、外踝及内踝。内外踝骨折均实施常规手术入路,内踝运用2枚4.0 mm半螺纹松质骨钉进行固定,外踝运用直型重建钢板固定,将下胫腓联合损伤修复,术后临时进行石膏固定,缓解水肿。

2 结 果

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时间在12~16个月,平均为13个月;X线片显示两组患者骨折均愈合,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在8~12周,平均为10周;对照组患者为10~14周,平均为12周;观察组患者中,74例为优,28例为良,10例为一般,6例为差,优良率为86.0%;对照组患者中,46例为优,32例为良,14例为一般,10例为差,优良率为76.0%;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一次随访,观察组患者的Phillips评分中的临床评分、术后骨折复位评分以及骨性关节炎评分分别为(89.29±8.63)分、(33.35±2.16)分、(13.23±13.67)分,对照组分别为(86.89±9.48)分、(31.25±2.90)分、(12.47±2.04)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踝关节骨折的类型决定着治疗方案的选择,评分结果以及功能评定等多个方面,而且对临床治疗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现今,常用的踝关节骨折分型标准有Danis-Weber和Lauge-Hansen分型[3]。Lauge-Hansen分型不但说明了受伤时足所处的姿势,暴力方向,有注重骨的损伤范围、韧带损伤程度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

现今,后踝骨折中对骨折术中显露、手术指征以及固定方式的选择影响最大的是后踝骨折块的大小。临床常常规拍摄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无法确定骨折块的大小,主要原因是骨折块常常为斜行,拍摄X线片时存在重叠的影响,无法明确后踝骨折的情况[4]。大部分后踝骨折患者同时存在下胫腓韧带以及内外踝损伤,临床上有很多关于三踝骨折和后踝骨折的报道,但是对于后踝的处理方法还没有统一的定论[5]。

本文对所选的患者进行分析得出,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时间在12~16个月,平均为13个月;X线片显示两组患者骨折均愈合,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在8~12周,平均为10周;对照组患者为10~14周,平均为12周;最后一次随访,观察组患者的Philli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踝关节骨折实施后踝固定治疗对患者的骨折恢复有一定促进作用,而且恢复的临床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后踝固定治疗的临床功能恢复较快,选择正确的固定方法以及准确判断骨折类型有助于提升复位质量及远期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张铁良.踝关节骨折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4(2):485-486.

[2]俞光荣,赵宏谋,杨云峰,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36(7):789-790.

[3]杨云峰,俞光荣,周家钤,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隐匿性跖跗关节损伤[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14(7):324-325.

[4]王建伟,张巍,罗从风.改良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J].上海医学,2010,25(1):461-462.

[5]陈兵,沈惠良.踝关节骨折中后踝骨折的治疗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42(2):240-241.

猜你喜欢

后踝踝骨入路
手术固定后踝骨折块对踝关节骨折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自拟消肿方联合冰硝散治疗三踝骨折肿胀的疗效观察
新型特殊构型接骨板固定后踝骨折的初步研究
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踝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后外侧踝关节途径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分析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张文泰教授运用正骨手法结合中药辨证治疗三踝骨折的经验分析
如何选择后踝骨折的治疗方式
胫骨髓内钉结合空心螺钉治疗胫骨骨折合并后踝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