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
2015-01-23□王萱
□王 萱
一、有关低碳经济研究的文献综述
从1999年的《京都议定书》到2009年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世界各国都在共同合作,寻求遏制气候变暖的方案。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大是不可避免的,加之贸易活动中许多外包业务是碳排放密集型,使节能减排的工作难上加难。我国为此将减排目标纳入“十二五”规划,2010年8月,发改委确定在5 省8 市开展低碳产业建设试点。我国开展低碳经济建设起步晚,产业结构不合理,清洁能源利用少,能源利用效率低,先污染、后治理,先粗放、后集约等问题都是我们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巨大挑战。所以,如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需要探索的重大课题。
在低碳经济内涵研究方面,王梦夏通过低碳经济内涵表述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并说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问题是能源结构不合理、外商直接投资涉及的高碳排放和新能源产业系统不完善,提出了解决对策,对相关理论做了综述[1]。张婷、蔡海生、张学玲是从低碳经济的内涵和发展历程出发,论述了低碳经济在城市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活当中的实践模式,并说明发展低碳经济要靠减碳技术、无碳技术、去碳技术等技术的支撑,靠政府政策支持和群众配合,指出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能源方面,低碳经济发展理念方面和碳交易权方面[2]。
在低碳经济发展道路选择方面,孙昊结合世界范围内的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借鉴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成功经验,从能源使用的选择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角度,探索寻求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3]。王素立、张振鹏提出,我们要从战略规划的制定、产业结构的优化、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低碳技术的开发和推广等方面实现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4]。
在低碳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研究方面,刘朝、赵涛选取经济粗放式发展、能源结构亟待发展、居民低碳意识淡薄等15个指标,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对指标进行分析、作出情景预测,得出发展低碳经济要依靠能源结构优化和能源利用率的提高、优化产业结构、居民自觉增加低碳意识等的结论[5]。毛毳通过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比,对各国低碳经济的实证分析和总结,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了上述15 个指标,得到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增强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增强居民低碳生活意识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6]。
李玲玲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综述,阐述低碳城市和低碳社会涵义及其发展途径,以济南为例,从交通节能、工业技术节能、建筑节能角度分析我国碳排放行业的主要行业的节能减排途径与潜力[7]。肖艳伶认为全球金融危机时期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最佳时机,指出科技技术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结构、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等是制约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提出发展新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完善低碳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等6 个对策选择[8]。
上述文献综述表明,影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进程的主要因素是产业结构、能源消耗结构、能源利用效率、居民低碳意识等,要想发展低碳经济,计划制定和工作开展都要围绕这几个指标进行。
本文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考虑能源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城市化水平、能源价格等指标,探索影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潜在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相应对策。
二、实证分析
(一)指标的选取。见表1。
(二)数据来源与方法。通过国家统计局找到了2013年我国3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关于能源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城市化水平能源价格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做了主成分分析。通过Factor analysis 模块主成分方法计算得出的公因子方差表显示:除了CPI 的信息损失较大外,其他主成分包含原始解释变量至少70%的信息。由Factor analysis 模块主成分方法计算得出解释的总方差,主成分选取要保留特征根大于1 的,由解释的总方差表得到SPSS 默认保留的3 个主成分,这3 个主成分包含了7 个原始变量信息的80.2%(约),因此进行主成分分析的效果比较好。解释的总方差表示因子载荷矩阵而不是主成分系数矩阵,因此还需要求得主成分系数矩阵来计算主成分与原始变量的线性关系。
表1 低碳经济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现在用旋转成分矩阵中的第i 列分别除以解释总方差中第i 个特征值的平方根,算得主成分系数表。由表可得到三个主成分关于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
其中,x1 ,x2 ,x3 ,x4 ,x5,x6,x7 表示对原始变量标准化后的新变量。
(三)主成分分析。通过SPSS 对选取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来看,第一主成分的贡献率为38.2%,从公式(1)中可以看出x1 ,x4 的系数大约在50%左右,明显大于其他几个变量的系数,说明主成分一综合反映了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这两个指标,我们命名主成分一为能源消费结构。
从公式(2)中可以看出x3 ,x6 的系数在75%左右,远远大于其他几个标准化变量的系数,所以主成分二综合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这两个指标,我们命名主成分二为现代化程度。
第三主成分的贡献率为19.764%,从公式(3)中可以看出x2,x5,x7 的系数在60%左右,远大于其他几个标准化变量的系数,故主成分三综合反映能源利用率、人口规模和能源价格这三个指标的,我们命名主成分三为居民低碳意识。
三、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选择
(一)三个主成分对低碳经济的影响机制。第一主成分是能源消费结构,总体说明高排碳的第二产业比重过大阻碍了低碳经济的发展。从能源角度看,我国的能源结构存在的问题是煤炭的使用量比重过大,从2013年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除了北京、天津、辽宁、上海、广东和海南等地区的比重在60%以下,其他城市的比重均在60%以上。2013年我国煤炭净进口31,951 万吨,煤炭主要消耗在制造业、火电生产、煤气和水电供应和工业生产方面,这综合反映了第二产业对煤炭的消费需求量大。我国其他能源特别是潮汐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不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来源主要是煤炭燃烧的排放,所以煤炭消费占总能源消费比重过大不利于环境保护和发展低碳经济。
第二主成分综合反映现代化程度,说明经济发展方式和城市化程度影响低碳经济的发展。我们通过人均GDP 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排碳量从资金和技术上讲都是比较难实现的。我国过去采取经济粗放式发展,先污染后治理、先粗放后集约,实现了经济增长却破坏了生态环境。
第三主成分是居民的低碳意识,它反映了人口增加、人们对能源类型的选取和是否能够对能源进行有效利用影响着低碳经济的发展。我们使用居民消费指数CPI 来衡量能源价格,各种能源价格的上升和下降会影响消费者和企业对能源类型的选择。
(二)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选择。
1.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低碳经济发展平台。“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是,依靠技术创新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促使采掘、钢铁、冶金、建材、火电、化工、印染等高耗能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技术和能源利用水平,逐步增强产业与产品的低碳技术含量,提升低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2]。第三产业大多是低碳型的产业,应大力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低碳经济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
2.建设低碳型城市,提高居民低碳意识。随着现代化程度提高和人民的生活质量的提升,私人汽车等机动车辆逐步取代了自行车;对于房子的装修大多采用豪华装修;在建筑选材方面,也没有选择低碳环保建材;在现代化建设中没有遵循低碳标准。我们应该在衣食住行方面做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1]王梦夏.低碳经济理论研究综述[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2:106 ~111
[2]张婷,蔡海生,张学玲.新兴低碳经济实践模式及实现路径研究综述[J].金融教育研究,2013,3:50 ~57
[3]孙昊.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D]. 河北大学,2011
[4]王素立,张振鹏.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困境与路径思考[J].河北学刊,2013,1:159 ~161
[5]刘朝,赵涛.中国低碳经济影响因素分析与情景预测[J].资源科学,2011,5:844 ~850
[6]毛毳.中国低碳经济影响因素和作用路径研究[D].天津大学,2010
[7]李玲玲.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潜力分析与对策建议[D].山东经济学院,2011
[8]肖艳伶. 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及中国的对策选择[J].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报,2010,4:16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