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在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中的应用

2015-01-23张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3期
关键词:耐多药消极情绪结核病

张然

心理护理干预在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中的应用

张然

目的探讨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在心理护理干预情况下的治疗效果。方法112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 各56例。治疗组采用心理护理+常规护理, 参照组仅常规护理。干预前﹑干预5周后以及干预4个月后分别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焦虑程度进行评分比较。结果干预5周后参照组SAS评分高于治疗组(P<0.05), 干预4个月后参照组SAS评分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针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 常规临床护理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干预, 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机体功能和生活健康水平, 体现心理护理干预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临床价值。

心理护理干预;耐多药结核病

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临床治疗时间长, 经济花费大, 而临床治愈率不高, 如此情况下, 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就较难实现[1]。临床患者表现出抑郁紧张的消极情绪, 心理因素不佳对患者疾病恢复带来严重影响。为研究心理干预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针对2012年5月~2014年8月本院在治的112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 临床护理中运用心理护理干预, 在缓解患者消极情绪上有显著疗效。心理护理干预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机体功能和生活健康水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8月来本院就诊且均确诊为耐多药结核病患者112例。男64 例, 女48 例;年龄24~57岁, 平均年龄(37.5±6.5)岁;病程3~7个月, 平均病程(5.5±0.7)个月。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每组5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临床护理以常规护理为主, 对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 并对于患者提出疑问耐心解答。治疗组除了常规的临床护理, 医护人员还结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联合治疗, 具体方法如下。

1.2.1 对患者给予心理疏导 责任护士首先要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 打消患者消极情绪, 针对患者心理状况和身体状况作出及时评估, 及时汇报患者情况。针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诉求, 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 及时疏导患者心理负担, 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治疗, 时常勉励患者, 使患者保持放松的心态。确保患者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另外鼓励患者充分发泄消极情绪, 在患者产生不良情绪时转移其注意力[2]。要求患者直面患病事实, 以正面的心态对抗病症, 在出现不良反应时也能保持心态平和。

1.2.2 加强患者相关疾病知识 对患者讲解相关疾病知识,要求患者和家属对疾病有所了解, 使患者可以有效了解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病机制及疾病的转变同患者的心理因素存在的巨大联系。患者的错误认知要及时指正, 告知患者整个治疗过程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使其做好心理准备, 针对耐多药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倾听并给予讲解, 使患者能在了解自身状况的情形下选择适合自己的临床治疗方案, 最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

1.2.3 改善患者饮食卫生习惯 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是促进患者康复的有效方法。患者食物以高维生素和高热量为主, 睡眠充足, 不过多劳累。护理人员正确指导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隔离保护措施。患者要规范自身的日常行为, 不能面向他人打喷嚏或者随地吐痰, 适当增加体育锻炼, 增强自身抵抗力。

1.3 观察指标 首先在确认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后, 运用SAS对其进行测评。总分值<50分为正常, 50~59分为轻度焦虑, 60~69分为中度焦虑, 70~79分为重度焦虑。5周后再次进行测评, 对照分析两组患者测评数据。治疗4个月后再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治疗组患者SAS评分(75.5±3.0)分与参照组的(74.5± 2.5)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2, P>0.05);干预5周后, 治疗组SAS评分(42.5±2.0)分低于参照组的(50.0±1.5)分;干预4个月后, 治疗组SAS评分(28.5±3.0)分低于参照组的(36.5±4.0)分, 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0.85, P<0.00)。

3 小结

肺结核疾病患者在自身受到病害侵袭时精神状况脆弱,希望得到更多帮助, 看护者应该使患者建立起对抗疾病的信心, 使患者得到心理上的安慰。耐多药结核病的主要特点是病程周期长, 患者情绪变化异常, 家属要照顾好患者情绪,看护人员对患者出现的焦虑状况要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帮助并指导患者走出情绪困境[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5周后参照组SAS评分高于治疗组(P<0.05), 干预4个月后参照组SAS评分高于治疗组(P<0.05)。

综上所述, 针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 临床予心理护理干预对缓解患者情绪﹑提高其自信心等方面有极其显著的效果, 这也显示心理护理干预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具有的临床价值。

[1]刘红莲,杨琪,殷叠峰,等.全程护理干预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 2015, 21(13):4-6.

[2]赵亚玲.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中的应用.中外医疗, 2015, 34(3):135-137.

[3]陈小霞,唐玲,肖帆.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在耐多药结核病围术期中的应用.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11(15):2159-216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166

2015-08-28]

114018 鞍山市千山医院干诊病房

猜你喜欢

耐多药消极情绪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McSpoligotyping基因分型在宜昌地区耐多药结核病中的应用研究
Ibalizumab治疗耐多药HIV-1感染的研究进展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静心
测试
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及经济学评价
幸福:消极情绪的积极作用
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