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在临床中的护理分析
2015-01-23王晴
王晴
支气管哮喘在临床中的护理分析
王晴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在临床中的护理效果。方法9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喘憋﹑喘鸣音及咳嗽的消失时间, 综合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喘憋﹑喘鸣音及咳嗽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9.1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可协同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常规治疗效果, 显著消除临床症状及改善患者的预后,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支气管哮喘;护理;效果
支气管哮喘作为呼吸系统常发及难愈性疾病, 广泛病发于各个群体, 由多种免疫细胞和炎症因子介导的下呼吸道慢性免疫炎症性病症[1]。由于支气管治疗周期长﹑易复发及治愈率低, 常呈反复性喘憋﹑喘鸣音及咳嗽, 急性发作时呼吸肌收缩痉挛, 呼吸功能衰竭及肺通气功能紊乱, 导致不可逆转性气道阻塞[2]。支气管哮喘仍停留在对症治疗阶段, 存在病情复发的风险, 需配合临床护理, 进一步巩固对症治疗效果, 减小病情复发的风险。对此, 本研究旨在分析支气管哮喘在临床中的护理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治疗的9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8例。对照组中男26例, 女22例;年龄26.7~75.5岁, 平均年龄(48.4±9.9)岁;病程最短4个月, 最长12.4年,平均病程(3.9±2.8)年;观察组中男25例, 女23例;年龄25.8~72.3岁, 平均年龄(50.6±9.0)岁;病程最短3个月, 最长11年, 平均病程(3.5±2.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吸氧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纠正酸碱紊乱;予以沙丁胺醇雾化液0.3~0.5 ml/次﹑布地奈德雾化1 mg/次联合稀释至3 ml雾化吸入3次/d, 合并细菌感染予抗生素治疗;睡前口服孟鲁司特。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采取综合性护理,具体包括:①一般护理。脱离过敏原﹑提供安静﹑舒适及卫生的环境﹑保持舒适的体位﹑身体干净舒适及提高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及均衡的饮食;②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生命体征, 监测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分析;③对症护理。根据血气分析结果, 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氧疗, 促进排痰, 保持呼吸道畅通;④用药护理。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按照医嘱服用药物, 与消炎药物配伍使用, 预防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正常使用喷雾剂的使用方法, 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的剂量﹑次数及服用时间;⑤并发症护理。对于出现并发症后, 应及时报告给主治医生, 协助医生进行治疗护理;⑥心理护理。在支气管哮喘发作期, 加强巡视﹑密切关注﹑监测生命体征及引导患者消除应激反应;缓解期, 鼓励患者参与适当强度的运动锻炼, 提高患者的免疫力;⑦健康指导。对患者采取疾病预防知识指导﹑生活指导﹑自我监测病情﹑用药指导及社会心理指导, 综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
1.3 疗效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喘憋﹑喘鸣音及咳嗽的消失时间, 综合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喘息症状消失,双肺散在或弥漫性的哮鸣音消失作为评价支气管哮喘治疗有效的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喘憋消失时间为(1.8±0.3)d﹑喘鸣音消失时间(3.6±0.8)d﹑咳嗽消失时间(6.0±1.3)d;对照组患者喘憋消失时间为(2.7±0.5)d﹑喘鸣音消失时间(5.9±1.2)d﹑咳嗽消失时间(8.9±2.6)d;观察组患者喘憋消失时间﹑喘鸣音消失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3.75%(45/48), 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9.17%(38/4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本研究中, 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采取综合性护理, 包括一般护理﹑病情观察﹑对症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由于支气管哮喘的主要表现为喘憋﹑喘鸣音及咳嗽;通过一般护理有利于消除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 提高护理的舒适度及满意度;病情观察作为综合评价患者机体状态的重要途径, 为采取治疗诊断提供依据[3]。对症护理可促进消除患者病症, 改善患者的预后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用药护理可提高患者用药治疗的安全性, 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 可避免病情恶化﹑消除患者的应激反应及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协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本研究中可知, 观察组患者喘憋消失时间﹑喘鸣音消失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3.75%, 显著大于对照组的79.17%(P<0.05)。
综上所述, 综合性护理可协同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常规治疗效果, 显著消除临床症状及改善患者的预后,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徐文利.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2, 24(5):661-662.
[2]张玉玲,刘慧娟.支气管哮喘护理分析.医学信息, 2013, 9(11): 404.
[3]郭凤荣.舒适护理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价值研究.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 8(6):14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155
2015-08-07]
431600 湖北省汉川市仙女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