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门诊换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体会
2015-01-23陈莉
陈莉
对门诊换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体会
陈莉
目的讨论健康教育对门诊换药患者的影响。方法对500例门诊换药患者根据病情、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不同, 运用伤口护理新概念, 即防止瘢痕、促进愈合、止疼舒适新概念, 针对性的实施教育。结果从简单的促进伤口愈合提高到了更加关爱人文的高度, 增加了护患感情, 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结论有效的健康教育, 能使患者情绪稳定, 积极配合有助于伤口早期愈合, 提高了治疗效果,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提高了护士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门诊换药患者;健康教育
1 临床资料
500例患者中脓肿切开引流130例, 小面积烧烫伤50例,浅表外伤50例, 压疮60例, 清创缝合70例, 慢性疾病致伤口不愈合者60例, 甲沟炎80例, 根据疾病种类、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其对疾病的了解程度, 制订有效健康教育措施,实施一对一口头教育, 最终所有患者均积极配合治疗, 顺利康复。
2 具体措施
2.1 疾病基本知识教育 门诊换药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从高到低依次为:换药方法和效果、伤口愈合时间、如何防止感染、促进伤口愈合方法、减轻疼痛方法、伤口自我护理知识、康复功能锻炼、预防瘢痕、心理指导。告诉患者最佳治疗方法,如:脓肿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切开引流, 甲下脓肿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是拔甲, 外伤患者如果伤口较深的话及时有效的方法是清创缝合等。根据不同疾病种类及患者需求, 采取通俗易懂语言使患者了解自身疾病, 明白治疗过程, 有计划安排生活工作, 建立了融洽的护患关系, 使患者能积极的配合治疗。
2.2 采用新观念、更正“错误观念” “错误观念”包括:保持伤口干燥、多涂药水、必用抗生素、伤口包扎密不透风、伤口换药越勤越好。临床研究证实伤口保持适度的湿润, 有利于坏死组织溶解, 维持创面局部微循环的低氧状态,有利于细胞增殖分化, 保留渗出液内活性物质, 并促进活性物质的释放, 降低感染机会不会形成干痂, 避免伤口疼痛,可加快愈合速度并降低瘢痕产生机会, 同时告诉患者除非伤口发生感染, 否则均避免使用抗生素。伤口要通风透气, 频繁换药增加感染机会, 另外让患者走出频繁使用消毒液的误区。因为消毒液不仅可杀灭病源微生物, 也可改变伤口组织的环境, 影响伤口愈合。同时告诉患者伤口最佳愈合温度为36~37℃。
2.3 营养指导 营养不良会显著延缓伤口愈合, 蛋白质是机体组织修复所必须的物质, 维生素可促进伤口愈合, 应根据营养状况针对性的进行营养供给,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膳食。以增加机体组织修复能力, 补充含锌食物也可促进伤口愈合。糖尿病患者在有效的控制血糖前提下保证营养的供给。
2.4 心理指导 向患者解释处置时, 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不适感, 鼓励患者正确表达不适感, 倾听患者诉说, 对慢性病如糖尿病、周围血管疾病而导致伤口长期不愈合者, 其情绪往往非常低落, 可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 告诉患者负性心理状态可降低人体抗感染能力, 影响人体免疫功能, 导致伤口延迟愈合。良好的心理状态可调动自身潜能, 有助于伤口愈合。对于清创缝合患者, 患者在毫无准备情况下发生意外伤害, 就诊时身边多无家属陪伴, 精神处于恐惧和紧张状态, 要多安慰患者, 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 减轻心理负担,积极配合完成清创缝合。
2.5 预防瘢痕的指导 告诉患者结痂后要耐心等待其自行脱痂, 不要强行揭去痂皮, 因为此时尚在修复的表皮细胞还没完全好, 没有了硬痂的保护很容易形成瘢痕及色素沉着。另外伤口愈合时会产生痒的感觉, 抓挠等方法止痒, 但会刺激局部血管扩张, 肉芽组织增生促进瘢痕增长。在饮食方面,酒、辣椒、羊肉、生姜、生蒜、芥末、咖啡等刺激性食物也会促进瘢痕增长。服用含铅汞的药物, 会促进色素沉着。另外防晒也是不可忽视的, 尤其在盛夏, 阳光热辣充足, 新生皮肤稚嫩, 难以抵挡阳光中紫外线的辐射, 很容易形成色素沉着。化妆品、肥皂也避免接触伤口, 因为各种化妆品难免含铅、汞、银等重金属和光敏物质, 它们会刺激皮肤色素增加,科学认真对待伤口, 一定可以将瘢痕和色素沉着限制在最轻程度。
3 小结
运用伤口护理新观念防止瘢痕、促进愈合、止疼舒适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使患者正确对待疾病, 了解伤口愈合过程, 掌握伤口愈合知识, 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并保持乐观积极心态, 使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 愈合质量明显增加。加强了护患感情, 拓宽了护理人员知识, 使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大大提高。
[1]吴杰, 杨涛, 王炜, 等.难愈伤口治疗的新方法—德湿威交互式湿润治疗.江苏医药, 2004(2):140-141.
[2]程辉, 蔡明玉.门诊换药病人健康教育的实施与体会.实用医技杂志, 2008,15(30):4264-4265.
[3]付小兵, 程飚.伤口愈合的新概念.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5, 25(1):29-3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4.198
2014-05-29]
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换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