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失禁的中医治疗体会
2015-01-23朱泽
朱泽
肛门失禁的中医治疗体会
朱泽
目的探讨肛门失禁患者的中医治疗。方法选取48例肛门失禁患者进行中医治疗并分析其疗效。结果48例肛门失禁患者, 经治疗显效18例, 有效18例, 无效12例, 总有效率为75%。结论肛门失禁在治疗上要根据不同损伤的部位、程度、范围和患者年龄、体质强弱等采取灵活务实的方法治疗。
肛门失禁;中医辨证治疗;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肛门失禁又叫排便失禁, 是指肛门失去控制大便的功能。手术损伤是致肛门失禁的主要原因, 导致肛门缺陷或神经损伤。中医称为“大便滑脱”或“遗矢”。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48例肛门失禁患者进行中医治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肛门失禁患者48例, 其中男36例, 女12例, 年龄56~78岁, 平均年龄70岁。病程7 d~2年,所有患者均符合肛门失禁的诊断标准。
1.2 临床表现 患者不能随意控制排便和排气, 肛门部常有粪便、黏液、分泌物污染内裤。根据失禁的程度可分为三种:肛门对干便、稀便均无法控制, 甚至粪便或肠黏液在行路、咳嗽、蹲下、睡觉时都会溢出, 污染衣服、被褥,称大便完全失禁或全失禁。肛门能随意控制干粪便, 但对稀粪和气体失去控制, 称不完全失禁或半失禁。对干粪能控制,对稀便控制不完善, 当稀便已到肛门口时, 括约肌才收缩,而这时已有少许稀便或黏液溢出肛门口外, 这种现象称感觉性失禁[1]。
1.3 方法
1.3.1 熏洗坐浴法 硝矾洗剂, 趁热先熏洗后坐浴洗, 每次20 min, 1 剂/d。通过熏洗清洁肛周皮肤, 消肿止痛, 收敛止血。壳皮汤(苦参皮、陈皮、黄柏皮、诃子皮、赤芍、罂粟壳、五倍子壳、苍术各12 g, 米壳、黄芪、石榴皮、花粉、葛根各15 g, 升麻、麻黄各10 g, 枯矾6 g。水煎, 过滤取汁1000 ml,趁热熏洗坐浴后, 20 min/次, 2 次/d, 1 剂/d, 具有除湿止痒,收敛柔软, 提升固脱的作用。
1.3.2 饮食调理 避免食用粗糙和有刺激性的食物。
1.3.3 按摩 自我按摩两侧臀大肌、提肛穴、长强穴。
1.3.4 提肛运动 鼻吸气, 嘴闭紧, 收腹, 有意将肛门内收上提紧缩肛门, 再慢慢呼气放松复原为l次, 连续30~50次,每天早晚各1次。对加强肛门直肠肌肉收缩有一定的效果。
1.3.5 针灸法 主穴:取提肛穴、长强穴。配穴有肾俞、命门、百会、足三里、三阴交、关元、八髂、承仙等穴。留针15 min, 补法加艾柱灸或配合电针疗效更佳[2]。
1.3.6 中药内服疗法
1.3.6.1 中气下陷症 见久泻不止, 脱肛不收, 少气懒言,四肢乏力, 食少无味, 舌淡, 苔白, 脉沉细无力属脾胃虚弱。宜补中益气汤, 扶正收敛剂。黄芪、龙骨、牡蛎各30 g, 山药20 g, 人参、诃子、酸枣仁各15 g, 白术、当归、陈皮、乌梅、茯苓各12 g, 升麻、炙甘草各10 g, 柴胡5 g。水煎服, 1 剂/d,分早、中、晚空服。
1.3.6.2 脾肾亏虚症 见进食不消化, 泄泻, 腰膝酸软, 精神不振, 畏寒肢冷, 舌淡, 苔薄白, 脉沉细。宜四神丸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补肾健脾, 固肠止泻。莲子肉、扁豆、山药、补骨脂、诃子各15 g, 龙骨、牡蛎各30 g, 人参、茯苓、白术、山茱萸、泽泻、附子(先煎)各12 g, 肉豆蔻8 g, 五味子6 g,甘草5 g。水煎, 1 剂/日, 分早、中、晚饭前服。
1.3.7 手术疗法 肛门失禁常因肛肠手术失误、组织损伤或机械障碍及其他原因造成。由于此部位特殊又是污染区,手术要注意感染, 否则会影响疗效。必须做好术前的各项准备, 严格消毒, 做到无菌操作;根据失禁程度, 选择合理术式,手术操作要精细;换药、护理不能粗糙, 要仔细;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甲硝唑静脉滴注5~7 d。手术中肛门前方采用弧形切口可有效减少切口张力。选择括约带的型号相当重要,手术中要经常进行直肠指诊检查肛管压力, 要求括约带排空时肛管可以完全张开;括约带充盈时肛管可以完全闭合。括约带最佳位置为肛管、直肠交界处, 不宜过浅。整个系统均用专用填充液注满, 必须排空气泡。避免使用普通血管钳夹压人工肛门括约肌假体的任何配件, 否则可能造成损坏。
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患者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
无效, 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
2 结果
48例肛门失禁患者, 经治疗显效18例, 有效18例, 无效12例, 总有效率为75%。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 肛门失禁是由于脏腑虚衰、气血不足、中气下陷、气虚不固、肛门不能收摄, 或感受外邪损伤脾胃或肛门失治所致。肛门失禁的治疗方法很多, 如肛门紧缩术、肛门环缩术等。根据不同病情、不同体质及性别差异选择不同的手术。术者要熟练解剖知识, 尽量做到损伤小, 切忌鲁莽行事, 杜绝医源性事故的发生。术后加强护理, 预防感染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肛门和肛管静息压和收缩压失禁患者显著降低, 管压肛区长度变短或消失;刺激肛直肠周围病变, 如肛裂、括约肌间脓肿等, 可引起肛管静息压升高;先天性巨结肠患者肛门直肠抑制反射消失, 直肠脱垂肛门抑制反射缺乏或迟钝;直肠患者感觉容量和最大容量降低, 然而直肠顺应性增加;放疗后的组织纤维化和直肠的炎症性疾病可造成直肠的顺应性下降。肛门直肠测压也可作为术前状态, 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评价的客观指标[3]。肛门失禁括约肌修复或成形术患者术前、术后做肛管压力检查, 可对肛门直肠测压检查,观察术后恢复情况提供客观依据。
[1]张东铭.盆底与肛门病学.结直肠肛门外科, 1999(3):12.
[2]尹继霞.针灸治疗功能性大便失禁疗效观察.辽宁中医杂志, 2006, 33(9):1175-1176.
[3]刘声, 冀保龄, 冯风英.括约肌修复术治疗不完全肛门失禁一例.山西医药杂志, 2002, 31(1):5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4.163
2014-11-24]
162100 黑龙江省甘南县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