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心理影响分析
2015-01-23杜小艳
杜小艳
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心理影响分析
杜小艳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心理影响。方法73例妇科肿瘤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38例(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和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 分析两组患者心理情绪。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情绪明显改善, 与护理前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EPQ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加强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干预, 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心理护理;妇科肿瘤;影响
妇科肿瘤是临床妇科常见疾病, 常规以手术治疗, 且肿瘤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 但多数患者由于对病情、手术不了解, 再加上经济负担等情况, 会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 甚至是轻生等心理, 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 加强患者术后心理护理, 可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心理护理是现代护理理论和临床越来越强调的一个领域[1], 加强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 对改善患者心理情绪起到显著效果。现作者以38例患者为例, 采取心理护理, 其护理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3例妇科肿瘤患者于本院2012年4月~2014年3月就诊;年龄24~68岁, 平均年龄(44.3±5.7)岁;子宫肌瘤36例, 卵巢肿瘤15例, 子宫内膜癌10例, 宫颈癌7例, 5例卵巢癌;按照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 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 护理人员热情亲切态度接待患者, 积极询问患者病情, 将医院基本情况告知患者, 使患者掌握一定的病情知识, 并向患者讲解手术安全性、有效性, 以此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医院应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 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充足的休息和睡眠。积极观察患者术后情况, 行常规治疗和抗感染。密切观察患者术后情况, 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干预, 及时发现异常问题并进行有效处理, 定时探视, 及时发现异常问题并进行有效处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加强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措施, 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 及时发现异常心理问题并有效处理。
1.3 评价指标判定[2]心理情绪: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 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共100分, 分数越高, 患者的心理情绪越好。护理满意度: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量表, 包括:服务态度、护理操作等内容, 总分100分, 分数越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越高。生活质量[3]:根据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 内容包括:精神状态、生理状态、交际能力、自理能力等方面, 共计100分, 分数越高, 生活质量也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情绪变化情况 观察组患者护理前EPQ为(48.7±12.3)分, 护理后EPQ为(90.9±5.7)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EPQ为(51.6±10.8)分, 护理后EPQ为(72.4±6.3)分;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情绪明显改善, 与护理前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EPQ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4±3.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8.6±5.3)分, 两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护理后QOL(86.9±7.4)分, 明显高于对照组QOL(68.5±8.4)分, 两组患者生活生活质量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存在或多或少的负面情绪, 对患者的预后质量、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影响。心理护理干预是护理工作重点, 通过规范化、细致化、合理化的心理护理,明显降低了护理工作的盲目性。采用心理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 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 以此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增强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在患者心理护理措施中, 必须要加强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措施。在患者术前心理护理中, 医护人员应加强患者的探视, 向患者讲解手术方法及麻醉方法, 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稳定患者情绪, 将医生的工作能力和手术水平告知患者, 使患者对手术有个更好的了解。同时可以以手术成功案例患者作为案例, 以此减轻患者担忧、害怕、焦虑的情绪, 积极配合治疗。在手术期间的护理, 手术护士应以热情、面带笑容迎接患者进入手术室, 减轻患者负面情绪, 应轻柔操作, 避免意外碰撞[4], 与患者沟通, 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患者麻醉前, 给予患者必要的安慰、鼓励和支持, 稳定患者情绪。患者术后, 要做好医护人员的交接班,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术后30 min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麻醉清醒后及时告知患者手术已实施成功, 以此减轻患者焦虑、紧张情绪。术后患者存在一定疼痛感, 医护人员要指导患者正确对待, 为患者提供必要镇痛药物, 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 帮助患者克服疼痛。在本组研究结果中, 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情绪明显改善, 与护理前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果显示, 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 使患者情绪更加稳定, 以稳定良好的情绪积极面对治疗。两组患者护理后EPQ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 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 可明显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总之, 加强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干预, 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负面情绪,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1]邱丽萍, 任彦, 张建新, 等.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江苏医药, 2007, 33(9):972.
[2]仇淼, 张雨辰.1例胰腺胰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17):51-52.
[3]张美红.循证护理在肿瘤手术无瘤技术配合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14):31-32.
[4]赖晓丽, 李颖, 李蕊.1例绒毛膜癌脑转移术后患者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 2009, 13(2):156-15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4.151
2014-11-06]
467200 河南省叶县人民医院供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