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6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2015-01-23欧阳军力白舒塔淑艳朱学平王立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4期
关键词:瓣膜活动度抗凝

欧阳军力 白舒 塔淑艳 朱学平 王立辉

96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欧阳军力 白舒 塔淑艳 朱学平 王立辉

本文总结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 探讨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方法。选择心胸外科96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康复锻炼、饮食和出院指导。发现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 经优质护理措施干预后, 除1例出现低心排并发症死亡, 余恢复顺利。提示对施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 围手术期给予优质的系统的综合护理, 可舒缓患者压力, 减轻病痛, 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 利于快速康复。

二尖瓣置换术;围手术期;优质护理

二尖瓣置换是一种以人工瓣膜替换原有病变或者异常心脏瓣膜的心胸血管外科手术, 二尖瓣置换术是治疗心脏瓣膜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做好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 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本文对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对优质护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为患者术后康复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现将二尖瓣置换患者9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 年9月~2013 年9月本科二尖瓣置换术患者96 例, 其中男41例, 女55例;年龄56~68岁。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 其中单纯二尖瓣狭窄置换术39 例, 二尖瓣置换术加三尖瓣成形术26例,二尖瓣置换术加三尖瓣成形术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9例,二尖瓣置换术加主动脉瓣置换术12例。其中, 机械瓣膜89枚,生物瓣膜7枚。心功能一级28例, 心功能二级19例, 心功能三级49例。房颤46例, 心律失常34例, 高血压33例, 糖尿病11例, 左房血栓9例, 肺动脉高压7例, 肺炎3例, 陈旧脑梗2例。患者住院时间12~15 d, 平均时间13.3 d。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责任护士要热情接待患者, 详细向患者讲述疾病发生原因, 瓣膜病变的类型、程度, 采取必要治疗方法的必要性。要给患者多讲述成功案例, 增强患者手术成功的信心, 消除恐惧心理, 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手术。同时要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呼吸功能,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多进食高蛋白、高脂肪及易消化食物, 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

1.2.2 术后护理

1.2.2.1 心理护理 对术后需要借助气管插管来辅助呼吸的患者要密切观察, 及时了解患者要表达的意思。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措施前, 做好解释工作, 详细讲解进行该治疗护理措施的必要性, 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定期为患者湿润口唇, 语言温和、态度和蔼, 使患者感到亲切和温暖, 增强患者的安全感。

1.2.2.2 维护心功能 密切监测动态血流动力变化, 根据病情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和血管扩张药物, 根据血压情况调整多巴胺、多出酚丁胺的用量。对于瓣膜关闭不全的患者, 由于心室扩大, 因此术后要注意维护左心功能。对于单纯二尖瓣狭窄的患者, 由于左心室偏小, 因此术后要注意维护左心功能, 控制好输液量及滴速, 避免肺水肿、左心衰的发生。

1.2.2.3 观察并纠正低血容量和心律失常 由于手术中渗血、低温以及利尿剂的应用等原因, 很容易造成患者的低血容量。此时应及时输血扩容, 纠正低血容量。从而使患者血压、中心静脉压恢复至正常值, 促使病情趋于平稳。心动过缓者要有临时起搏器, 当心率<60次/min就应开起搏器。由于严重低钾易引起恶性心律失常, 因此要注意检测血钾情况,及时补钾, 使血清钾含量维持在4.5~5.0 mmol/L, 确保电解质平衡。

1.2.2.4 呼吸机的使用及护理 术后患者返回病房, 采用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责任护士应将气管插管妥善固定好, 测量外露长度以免脱出, 呼吸机给予呼气末正压给氧,调节氧浓度为80%, 20 min后查血气, 血气正常后应将氧浓度调至40%~60%, 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缺氧情况,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1.2.2.5 管道护理 ①中心静脉管的护理:术后应每隔30 min为患者测量1次中心静脉压, 压力过高应警惕心包填塞及心力衰竭, 压力偏低则提示容量不足。②心包、纵隔引流管的护理:术后患者留置心包、纵隔引流管, 应妥善固定,使水封瓶保持密闭状态, 定期指导患者咳嗽, 注意观察引流管内的水柱波动情况, 准确记录每小时的引流量, 注意观察引流液量的变化、颜色及性状。③尿管的护理:每日更换1次集袋, 为预防感染, 每日应进行尿道口护理2次, 观察尿液量及颜色, 及时了解心功能、肾功能情况。

1.2.2.6 神经系统管理 二尖瓣患者大部分有房颤, 对于术前有房颤史、左房血栓及二次手术的患者, 责任护士要加强对其意识(如意识有无间歇性改变、突然性意识丧失等)、瞳孔(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及精神状态(有无精神错乱、焦虑、狂躁、忧虑等)的监护, 要做到早预防、及时发现、准确判断,一旦出现, 及时处理。

1.2.2.7 抗凝治疗 患者术后48~72 h, 拔出胸腔或纵隔引流管, 凝血酶原时间(PT)应保持在18~24 s、凝血酶原活动度在35%左右, 应遵照医嘱服用抗凝药物, 根据PT及活动度来决定抗凝药物的剂量。对于生物瓣换瓣患者需要抗凝6个月, 机械瓣换瓣患者则需终生抗凝, 抗凝药物首次剂量为3~5 mg, 此后所用剂量应根据PT及活动度来进行调整。定期检测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 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

1.2.2.8 防止感染 术后要有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 定时、定量, 确保血药浓度控制在有效范围内;要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变化, 一旦出现高热情况及时处理;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操作, 密切观察患者口腔黏膜情况, 避免发生二重感染。

1.2.2.9 术后健康宣教 术后要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促使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加强营养, 根据需要服用抗凝药物, 定期到医院检测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 一旦出现感染症状, 如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等, 及时就诊和治疗。要教会患者自我保健方法, 从而为提高手术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保证。

1.2.2.10 饮食护理 拔出气管插管6 h后可先给患者饮入少量白开水, 如饮水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协助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饮水后患者未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则可进食。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 忌油炸、辛辣食物, 少食多餐。

2 结果

本组96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围手术期均给予患者优质的系统性的综合护理, 术后除1例患者出现低心排并发症死亡, 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

3 小节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经常规内科治疗后, 症状得到缓解,就应尽快采取手术治疗, 同时要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 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保证[1]。在手术前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增强手术成功的信心, 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心脏瓣膜病变的情况、心功能状况等。术后要加强对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护, 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加强健康宣教、合理饮食, 做好术后感染监控, 从而为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供保证。

[1]郭加强, 吴清玉.心脏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8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4.113

2014-11-13]

122000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

猜你喜欢

瓣膜活动度抗凝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心瓣瓣膜区流场中湍流剪切应力对瓣膜损害的研究进展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烂”在心里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尿酸与CHADS2CHA2DS2-VASc评分的关系
STA Compact血凝仪在肝素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作用
CHA2DS2-VASc评分在非瓣膜性房颤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