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
2015-01-23彭拥军
彭拥军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
彭拥军
目的探讨分析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8例患有重症肺炎的婴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4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治疗以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综合性治疗。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 观察指标为治疗8 h后患儿的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结果治疗8 h后两组患儿观察指标除PaCO2外均变化明显, 而且, 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PaCO2仅观察组变化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婴幼儿重症肺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婴幼儿;重症肺炎;效果
重症肺炎是一种病情凶险的危重症, 可合并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 常威胁婴幼儿生命, 具有起病迅速、病情进展快的临床特点。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具有高效、简便、易操作、无创伤、经济、安全等优点。本实验探讨分析了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 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实验将2011年6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68例患有重症肺炎的婴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68例患儿中, 男39例, 女29例;年龄1个月~2.8岁,平均年龄(12.0±4.5)个月。所有患儿均被诊断为重症肺炎,均符合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 并排除哮喘病史、先天性心脏病等其他严重性疾病[1]。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综合性治疗, 即抗感染、抗病毒治疗, 雾化吸入治疗, 维持患儿体内水电解质平衡, 病情加重时给予利尿、强心治疗;观察组:除给予综合性治疗外, 再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其中吸入氧气浓度为30%~80%;吸入氧流量4~10 L/min;通过监测患儿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将患儿的血氧饱和度稳定至90%以上;病情改善后, 逐渐降低通气压力。在治疗8 h和1周时, 比较两组患儿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和病情缓解情况[2]。
1.3 疗效判定标准 ①治愈:经治疗1周后, 患儿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完全消失, 肺部湿啰音消失, 心率恢复正常(<120次/min);②有效:经治疗1周后, 患儿呼吸困难、气促症状缓解, 肺部湿啰显著减少, 心率降低(<100次/min);③无效:经治疗1周后, 患儿体征、症状均无明显好转。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8 h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①治疗前:心率:(176.8± 16.8)次/min;呼吸:(72.8±11.5)次/min;PaO2:(54.7±14.6)mm Hg (1 mm Hg=0.133 kPa);PaCO2:(51.9±8.8)mm Hg。②观察组治疗8 h后:心率:(150.4±13.1)次/min;呼吸:(50.9±10.8)次/min;PaO2:(91.6±13.1)mm Hg;PaCO2:(42.6±6.2)mm Hg。③对照组治疗8 h后:心率:(164.2±15.7)次/min;呼吸:(64.8± 12.6)次/min;PaO2:(65.1±17.0)mm Hg;PaCO2:(50.7±7.6)mm Hg。治疗8 h后两组患儿观察指标除PaCO2外均变化显著, 而且, 观察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PaCO2仅观察组变化显著,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愈:18例(52.94%);有效:16例(47.06%);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治愈:14例(41.18%);有效:17例(50.00%);无效:3例(8.82%);总有效率:91.18%。观察组100.00%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1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婴幼儿重症肺炎是儿科常见疾病, 占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的2/3, 多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 病死率高。婴幼儿患重症肺炎时会因全身炎症反应, 造成肺损伤, 肺损伤可以严重影响肺的通气功能, 此外, 婴幼儿呼吸系统很脆弱, 肺损伤可以导致支气管严重狭窄, 进一步加重通气功能障碍[3],造成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的发生。传统的面罩、鼻导管、给氧尽管无创, 但氧浓度不高, 往往仅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然而, 有创通气, 尽管氧浓度很高, 但是操作复杂, 并可导致呼吸心跳骤停, 存潜在风险[4]。并发症较多, 如可以增加患儿患肺炎的机会。
婴幼儿重症肺炎可以因二氧化碳和氧气的交换功能障碍导致并发呼吸衰竭, 倘若不及时治疗后果严重, 甚至可以导致患儿死亡。机械通气治疗方法中插管容易造成并发症, 进而使机械通气效果下降, 是限制机械通气插管临床应用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中, 治疗8 h后观察组PaCO2低于对照组, PaO2高于对照组, 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00.00%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1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证明,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效果较传统治疗方法显著,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肺通气情况, 进而减少酸中毒和低氧血症的发生率, 改善患儿预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以使肺泡在呼气末保持开放, 维持持续的气道正压, 从而增加功能残气量,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还可以通过重新开放萎陷的肺泡, 扩大弥散面积, 减少炎症引起的肺泡内渗出, 所以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婴幼儿重症肺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可以有效的纠正低氧血症, 还具有无创伤、经济、便捷、安全的特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焦淑芳.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观察.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13): 2117-2118.
[2]李汉广, 林方, 王德生.早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当代医学, 2012, 18(30):87-88.
[3]朱海云.经鼻导管吸氧治疗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4):970-972.
[4]耿立建.CPAP对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河北医学, 2013, 19(2):234-23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4.040
2014-10-31]
409800 重庆酉阳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