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负压疗法治疗糖尿病皮肤慢性溃疡患者的有效性分析
2015-01-23汪春晓
汪春晓
创伤负压疗法治疗糖尿病皮肤慢性溃疡患者的有效性分析
汪春晓
目的分析创伤负压疗法治疗糖尿病皮肤慢性溃疡患者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糖尿病皮肤慢性溃疡患者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予以创伤负压疗法, 观察疗效及创面的渗出液中含白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治疗后, 本组8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3%;治疗后的第1天、第4天、第7天、第14天的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负压疗法治疗糖尿病皮肤慢性溃疡患者的效果显著。
创伤负压疗法;糖尿病;慢性溃疡
糖尿病属常见慢性疾病, 患者于晚期多伴有程度不同的慢性类溃疡, 且具病程较长且难以治愈的特点, 而患者易出现溃疡的原因与感染、缺血、压迫、营养差及免疫力低等均有关, 常规药物治疗效果通常不显著[1]。本院针对80例糖尿病皮肤慢性溃疡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80例糖尿病皮肤慢性溃疡患者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予以创伤负压疗法, 男女比例42:38, 年龄43~78岁, 平均年龄(62.4±5.7)岁, 病程4~14年, 平均病程(6.5±2.0)年,溃疡部位:压疮11例, 小腿14例, 足部55例, 溃疡面积为0.7~143.0 cm2, 平均溃疡面积63.0 cm2。
1.2 方法 本组患者入院之后均予以常规治疗, 如控制血压、血糖、抗感染、抗凝及脓腔的开放引流类减压治疗, 对急性炎症进行控制后再予以血管扩张类药物等进行治疗, 对具低蛋白类血症及贫血者行对症治疗, 对患肢予以X光片的检查, 具骨髓炎或坏疽者需转外科进行治疗。先对创面予以彻底清创, 需尽可能地将坏死组织及异物去除, 敞开死腔,取无菌纱布对伤口擦干, 取酒精对伤口周围的5 cm范围内正常皮肤进行清洗消毒, 按照超出伤口处3 cm范围的大小对贴膜进行修剪, 等酒精干后再按伤口的形状大小把已修剪贴膜进行粘贴, 并暴露伤口, 依照创面形状的深浅对海绵或者海绵条进行修剪, 再盖于创面, 把引流管中有侧孔的一端置入海绵, 另一端经创面旁的皮肤引出, 并将具引流管海绵敷料和创面进行完全接触, 而深创面需多块重叠且覆盖, 不能留空隙, 把生物透性类贴膜对整个创面进行封闭, 把引流管经由连接管、过滤器及引流瓶再与智能的负压泵相连, 调节负压值80~120 mm Hg(1 mm Hg=0.133 kPa), 而工作模式需设定是周期性的间断负压, 启动5 min, 且间歇2 min, 将负压的吸引器处开关打开, 检查海绵与外层贴膜是否塌陷, 观察封闭装置是否漏气, 确保负压的吸引效果, 若具多处伤口, 需取三通接头与引流管接连到负压的吸引仪。
1.3 疗效判断标准与观察指标 参照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评估疗效:痊愈:治疗12周内, 创面可100%的愈合;显效:治疗12周后, 溃疡的愈合面积>80%;有效:治疗12周后,溃疡的愈合面积>40%;无效:治疗12周后, 溃疡的愈合面积<40%。观察创面的渗出液中含IL-6水平。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本组疗效情况 治疗后, 本组80例患者痊愈、显效、有效及无效的例数分别为35例(43.8%)、30例(37.5%)、12例(15.0%)、3例(3.7%), 总有效率为96.3%。
2.2 本组创面的渗出液中含IL-6水平 治疗前, 本组患者的IL-6水平为(68.3±11.2)pg/mol, 治疗的第1天为(63.5± 10.8)pg/mol, 治疗的第4天为(33.4±7.5)pg/mol, 治疗的第7天为(13.8±5.0)pg/mol, 治疗的第14天为(11.4±3.3)pg/mol;治疗前和治疗后相比,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创伤负压疗法作为一项前沿技术在溃疡创面的愈合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其愈合快、痛苦少, 可减少换药次数及有效控制感染等优势已逐步成为临床首选[2]。为探讨创伤负压疗法治疗糖尿病皮肤慢性溃疡患者的有效性, 本院针对80例糖尿病皮肤慢性溃疡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本研究中, 本组80例患者均予以创伤负压疗法, 观察疗效情况显示:治疗后, 本组8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6.3%, 由此可知创伤负压疗法对糖尿病伴慢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原因分析:创伤负压疗法主要指利用负压泵, 对皮肤创面释放间断且可以控制的较低量负压, 并通过敷料及引流管把负压有效作用在各类皮肤的急慢性类溃疡创面, 进而起到促进创面愈合之效果[3]。负压疗法的优势主要是其在治疗过程中利用的负压封闭式引流通常可具3~7 d引流效果, 无需反复清创及换药, 不仅可减轻患者痛苦, 而且可避免影响创面局部处血液循环, 进而促进局部的肉芽组织进行增生;同时, 创面是用生物的透性膜予以封闭, 隔离创面和外界, 从而组成一道有效阻止细菌侵入的屏障, 降低感染的几率, 尤其是以防常规换药及引流时引发的感染或污染, 加快创面的愈合, 减少并发症[4]。此外海绵的使用可和整个创面进行充分接触, 而引流管又可完全地被海绵所包埋, 且引流物是被海绵微孔进行分割之后再吸入至引流管中, 因此可避免引流管和创面进行直接接触而造成引流时不充分进而引起堵管等缺陷[5]。IL-6水平是反应机体组织受损程度较为敏感的指标,其为多功能的炎性细胞类因子, 而同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的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由此进一步证明负压疗法的效果好, 可有效减少炎性反应, 促进创面愈合。究其原因,可能与与负压可使血流量得以加速, 进而使局部处微循环得以改善, 避免炎性细胞的入侵及释放密切相关[6]。
综上所述, 创伤负压疗法治疗糖尿病皮肤慢性溃疡患者的效果显著, 可有效减少感染及炎性反应等, 促进创面的愈合。
[1]何艳芬, 刘学源, 罗洁夏.新生肌膏在糖尿病患者足部慢性溃疡的治疗及护理.临床医学工程, 2012, 19(12):2218-2219.
[2]刘建平, 王文己.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输氧治疗糖尿病患者慢性创面的疗效观察.甘肃医药, 2015, 34(1):19-21.
[3]李勇.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在糖尿病溃疡中的应用.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22):67-68.
[4]蔡丽萍, 徐惠云. 5例糖尿病溃疡患者应用VSD负压引流术的护理体会.当代护士, 2012(1):23-24.
[5]杨振, 乔师师, 朱阿丽.封闭式负压引流对糖尿病足慢性溃疡的愈合分析.重庆医学, 2012, 41(20):2088-2090.
[6]包琴琴.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辅助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创面31例.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 2013, 12(6):43-4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0.060
2015-05-13]
211600 淮安市金湖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