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仔猪副伤寒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2015-01-23潘丹灵辜正刚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断乳副伤寒肌肉注射

潘丹灵 辜正刚

(1,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三合街道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 558100;2,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农工局 558100)

仔猪副伤寒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潘丹灵1辜正刚2

(1,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三合街道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 558100;2,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农工局 558100)

仔猪副伤寒也称猪沙门菌病,是由沙门菌引起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急性者为败血症,慢性者为坏死性肠炎,常发生于6月龄以下的仔猪,特别是2~4月龄的仔猪常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雨潮湿、寒冷、季节交替时发病率高,是目前严重影响本县仔猪成活率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现根据临床经验将该病的诊治技术介绍如下:

1 病因

饲养环境和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良、气候多变、长途运输、寄生虫病、怀孕、分娩、断乳过早、去势等外界不良因素影响导致仔猪抵抗力下降是诱发该病重要原因,本病的传染源是病猪和带菌猪,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感染。

2 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分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类型。急性型常见于断乳前后的仔猪,呈败血症状,体温升高(41~42℃),拒食,寒颤、眼角有粘性分泌物,没有出现症状或出现轻微症状就很快死亡,耳根、胸前、腹下、四肢出现青紫色斑点。后期下痢、呼吸困难、咳嗽、跛行,经1~4d死亡。慢性型以周期性下痢和高度消瘦为特征,病猪精神沉郁、喜欢卧于垫草中,弓背尖叫,似有腹痛症状,病程2~3周,多衰竭死亡或成僵猪。

3 剖检症状

急性型病例主要表现败血症变化,脾肿大,切面呈蓝红色,肝肿充血,胃肠卡他,全身粘膜、浆膜有出血斑点;慢性型病例主要是胃肠道粘膜坏死和溃疡,盲肠、结肠肠壁增厚,粘膜上覆盖一层灰黄色坏死物质,大肠有典型的溃疡,或弥漫性坏死,肠壁变厚。肝、脾、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呈干酪样坏死等。

4 诊断

无菌采集尸体内脏实质器官做成涂片,革兰氏染色阴性,镜检可见有两端钝圆中等大小的杆菌,无芽胞,无荚膜,周边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菌。结合临床症状、流行情况、剖检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可确诊为仔猪副伤寒。

5 治疗

5.1 氯霉素、土霉素

0.1g/㎏体重.d, 或新霉素10~15mg/㎏体重·d, 口服每日2次,连续用药5~6d,其后剂量减半,继续用药7d。

5.2 强力霉素

3~5mg/㎏体重·d, 口服每日 1次, 连服 3~5d。

5.3 复方新诺明

0.07g/㎏体重·d,口服每日2次,连服3~5d。

5.4 磺胺脒

0.2~0.4g/㎏体重·d, 口服每日 2次, 连服 3~5d。

5.5 磺胺甲基异恶唑

20~25mg/㎏体重·d+加甲氧苄胺嘧啶 4~5mg/㎏体重·d,每天两次,连用7d。

5.6 呋喃唑酮

20~40mg/㎏体重·d, 口服每日2次,连用7d。

5.7 大蒜20g

捣汁后一次灌服,每日1次,连用2~3d。

5.8 盐酸环丙沙星或恩诺沙星

2.5mg/㎏体重·d,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2~3d。

5.9 头孢噻呋钠

0.2g/㎏体重·d,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2~3d。

5.10 硫酸黄连素

每头肌肉注射100mg,每天2次,连用2~3d。本病要在改善饲养管理的基础上进行隔离治疗,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治疗时重复使用一种药物后容易产生抗药菌株,因此在治疗时应选择上述药物交替使用,疗效才显著。

6 防治措施

6.1 饲养管理

预防仔猪副伤寒的根本措施是认真贯彻“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首先应该改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消除发病诱因,增强仔猪抵抗力。提倡自繁自养,防止外面传染病侵入;提倡采用母猪产床产仔和应用保育床培育断乳小猪,实验证明,采用保育床培育仔猪比水泥地面培育仔猪增重提高16%,成活率提高15%,发病率降低28%;在管理上要抓好仔猪的保温防寒、固定乳头、吃好初乳、尽早补料、断乳护理及分群管理工作;保持圈舍卫生干燥,及时清除粪便,定期消毒食槽、用具、猪圈、运动场地等。

6.2 注射疫苗

1月龄以上的仔猪,用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疫苗预防,按瓶签注明头份,用20%的氢氧化铝生理盐水稀释,每头猪耳后肌肉注射1ml,为加强免疫,可在断乳前、后注射一次,间隔21~28d;口服时按瓶签说明,用冷开水稀释,在喂食前服,每头份5~10ml,掺入少量新鲜精饲料中,让猪自行采食;或将1头份疫苗稀释于5~10ml的冷开水中灌服。注射疫苗后,少数仔猪会出现体温升高、发抖、呕吐和停食等症状,1~2d后可恢复正常,重者可注射肾上腺素解救。

6.3 病猪处理

日常要仔细观察仔猪群,发现病猪后要立即隔离治疗,没发病的猪及时用药物预防,在饲料中加入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预防一周;圈舍、饲槽、工具和被病菌污染的场地等用消毒液消毒,每天两次,连续消毒一周;病猪和死猪均不可宰杀食用,避免污染环境和发生食物中毒,病死猪采用无害化处理模式,进行焚烧、深埋或化尸池处理。

潘丹灵(1966-),女,苗族,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人,大专,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禽疫病防治和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断乳副伤寒肌肉注射
仔猪副伤寒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诊断和防控措施
断乳仔猪育肥初期饲养管理的探析
猪副伤寒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
幼年牦牛饲养管理技术
断奶幼兔如何饲养?
仔猪副伤寒的预防与治疗
临床诊治仔猪副伤寒的建议
小猪的断乳管理
无痛肌肉注射新法
基于坐位肌肉注射的关键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