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

2015-01-23庄晓薇山东省临朐县畜牧局冶源畜牧兽医管理站262600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猪群支原体病猪

庄晓薇(山东省临朐县畜牧局冶源畜牧兽医管理站 262600)

猪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

庄晓薇(山东省临朐县畜牧局冶源畜牧兽医管理站 262600)

猪支原体肺炎在养猪生产中一般习惯称为猪气喘病,也称猪地方性肺炎、猪地方流行性肺炎等,它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和气喘。其主要病变特征是融合性支气管肺炎,尖叶、心叶、中间叶和膈叶前缘呈“肉样”或者“虾肉样”实质性病变。该病在各地不同规模的养猪场中都广泛存在,该病发生后,患猪大多表现生长发育不良,饲料的利用率会大大降低,给养猪的生产效益带来巨大损失。

1 病原特点

猪肺炎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的多形态微生物,大多呈球状、环状、椭圆形或者两极形等。最小的感染颗粒为110~225nm,可以通过300nm的滤器。革兰氏染色呈现阴性,着色不佳,姬姆萨或瑞士染色良好。猪肺炎支原体能在无细胞的人工培养基上生长,但生产条件的要求比其他已知的支原体严格。可以用猪肺埋块、猪肾和猪睾丸细胞继代培养。病料接种乳兔,经连续传代获得弱毒株,对猪的致病力减弱,可产生良好的保护作用。猪肺炎支原体由病猪排出体外后,其生存时间一般不超过36h。病肺悬液置室温36h即可失去毒力。猪肺炎支原体对青霉素及磺胺类药物不敏感,对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林可胺类等药物敏感。在养猪生产中,一般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和日常采用的消毒方法均能达到理想满意的消毒效果。

2 流行病学

2.1 流行特点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在冬春季节发生较多。在新疫区初次流行多呈暴发,症状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一般呈急性经过。在老疫区多呈慢性经过,临床症状不明显,病死率低。当天气突变,阴冷潮湿,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时可使病情加重,病死率增高。若有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2 易感性

自然发病的病例只有猪和野猪,其它动物不发病。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能感染,其中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易感性高,其次是妊娠后期的母猪及哺乳母猪。公猪和成年猪多呈慢性或隐性感染。

2.3 传染源

病猪和隐性感染猪是本病的传染源。新疫区往往由于购入隐性感染猪而引起本病暴发。发病母猪感染哺乳仔猪,病猪在临床症状消失后半年至一年多仍可排菌感染健康猪。本病一旦传入,如不采取严格措施,很难根除。

2.4 传播途径

本病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病猪通过咳嗽、喘气和喷嚏等强力气流将含有大量病原体的渗出物、分泌物喷射出来,形成飞沫,悬浮于空气中被健康的猪吸入而传染。因此,健康猪与病猪接近,如同圈饲养,尤其是通风不良,潮湿和拥挤的猪舍,最易引起发病和流行。

3 临床症状

本病的主要症状为慢性干咳,在清晨、晚间、采食时或运动后最明显。食欲变化不大,体温一般不升高。往往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呼吸加快和腹式呼吸。这些症状时而缓和、时而明显。无继发感染时,咳嗽会在2~3个月内消失,病死率很低。但是饲料转化率和日增重显著降低。发生继发感染时往往出现食欲不振,呼吸困难或气喘,咳嗽加重,体温升高及衰竭等症状,病死率升高。有的猪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感染后不表现症状,但它们体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肺炎病灶,在剖检时可以发现肺炎病灶。

4 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在肺、肺门淋巴结和纵膈淋巴结。肺两侧均显著膨大,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在心叶、尖叶、中间叶、膈叶的前下缘出现融合性支气管炎。病变的颜色多为淡灰红色或灰红色,半透明状。病变部分界限明显,象鲜嫩的肌肉样,俗称“肉变”,病变部分切面湿润而致密,常从小支气管流出微混浊灰白色带泡沫的浆性或粘性液体。随着病情延长或病情加重,病变部的颜色变深,呈淡紫红或灰白色,半透明的程度减轻,坚韧度增加,俗称“虾样肉变”。恢复期,病变逐渐消散,肺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硬化,表面下陷,其周围肺组织膨胀不全。肺门和纵膈淋巴结显著肿大,呈灰白色,切面外翻湿润,有时边缘轻度充盈。肺部病变的组织学检查可见典型的支气管炎变化。

5 鉴别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变的特征可做出诊断。本病仅发生于猪,以咳嗽、气喘为特征,体温和食欲变化不大;特征性病变是肺的心叶、尖叶、中间叶及膈叶的前下缘有实变区,肺门和纵膈淋巴结肿大。诊断本病时应以一个猪场的整个猪群为单位,猪群中发现一头病猪,就可以确诊为病猪群。

6 防控措施

6.1 预防措施

6.1.1 未发病地区的预防措施

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原则,最好不从外地购入猪只。对引进的种猪和购进的商品猪苗要进行严格隔离和检疫,防止病猪及隐性感染猪群混入猪群。由于自然感染猪的感染时间不尽相同,一般感染后第26d血清抗体效价可达到阳性反应阶段,所以引进的猪在第一次检疫后4周必须复查一次。如果两次检查结果均为阴性,则判断为无喘气病。同时还要防止猪群过度拥挤,对猪群定期驱虫,对猪舍定期消毒,对排泄物及废弃物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舍内新鲜空气和适当温度、湿度,尽力排除应激因素。

6.1.2 发病地区或猪场的预防措施

6.1.2.1 早诊断、早隔离,及时消除传染源

加强猪场的日常管理工作。怀孕母猪实行单圈饲养,断奶仔猪按窝集中育肥,做到“母猪不见面,仔猪不窜圈”。让仔猪感染本病只能来自本窝母猪,检查母猪是否为带菌母猪或发病母猪,逐步确定无本病的健康母猪群,使之扩大为无本病的健康猪场。兽医和饲养员平时加强对猪群的观察,从猪群中检出早期病猪,一要听咳嗽,特别注意在夜间、清晨、喂食和运动时,猪只有无咳嗽、喷嚏现象,二要查呼吸,猪群休息时注意呼吸次数和呼吸深度。确定病猪及早挑出并集中隔离饲养,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消毒处理,这是防止扩散、迅速控制本病发展的重要环节。

6.1.2.2 药物预防

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脉冲式给药可减缓疾病的临床症状并避免继发感染,尤其是在易感阶段用药,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容易导致病原体产生耐药性。

6.1.2.3 培育健康的种猪群

母猪产前15~20d使用对支原体有效的药物,如强力霉素或泰乐菌素拌料或饮水,连用5d,或注射法给药,以消除母猪的带菌状态。对仔猪使用疫苗进行免疫,并配合严格的检疫和隔离饲养措施。

6.1.2.4 免疫接种

猪气喘病的疫苗有多种,包括兔化弱毒苗、无细胞弱毒冻干苗和灭活苗。仔猪使用弱毒苗,15日龄首免,3月龄时对确定为留作种用的猪进行二免。仔猪使用灭活苗,7日龄首免,21日龄二免,3月龄时对确定留作种用的猪进行三免。对母猪进行免疫,其母源抗体不能保护仔猪。

6.2 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的关键是早起用药。常用的药物有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林可胺类、以卡那霉素类。对病猪实行注射给药,尤其是胸腔内或肺内注射给药效果比较理想。

庄晓薇(1972.2-),女,大学,兽医师,主要从事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与服务工作。

猜你喜欢

猪群支原体病猪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病猪喂药有办法
克林霉素对猪肺炎霉形体病的治疗效果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鸡败血支原体病的诊治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断》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