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营养成分与瘤胃生态环境剖析
2015-01-23焦万洪四川省盐边县农牧局畜牧站617100李莉四川省盐边县桐子林镇畜牧兽医站617100
焦万洪(四川省盐边县农牧局畜牧站 617100)李莉(四川省盐边县桐子林镇畜牧兽医站 617100)
牛羊营养成分与瘤胃生态环境剖析
焦万洪(四川省盐边县农牧局畜牧站 617100)李莉(四川省盐边县桐子林镇畜牧兽医站 617100)
针对瘤胃内容物的营养成分以及生态环境进行剖析,为牛羊也喂配合饲料奠基。
1 瘤胃内容物稀释率和外流率
牛羊食物营养成分是粗纤维、淀粉、粗脂肪和粗蛋白质,细菌和厌氧性真菌消化纤维,细菌和纤毛虫消化淀粉、脂肪和植物性蛋白质。微生物将食物消化成固体和液体两种形态,液体分布在瘤胃腹囊的底部,固体分布在中间,固体发酵产生的气体分布在底部。瘤胃内容物借瘤胃壁有节律性地收缩进行不断混合。在反刍期间,动物通过逆呕将瘤胃前端的内容物返回口腔,经彻底咀嚼后再返回瘤胃。瘤胃食糜不断地流入后部消化道,随着牛羊不断采食饲料和饮水,同时饲料在瘤胃中被微生物发酵,瘤胃内容物不断地被稀释。
瘤胃内容物的稀释率和外流率与饲料在瘤胃内的消化有密切关系。所谓稀释率是指流入瘤胃的液相或固相食糜的体积占整体的百分比,即瘤胃内容物被稀释的百分比。一般用D表示,单位为1%/h。
所谓外流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从瘤胃中流出的固相或液相的绝对量。一般用Kp表示,单位为ml/h。外流率与稀释率之间的关系为:Kp=D×V(式中的V为瘤胃有效容积)。
2 瘤胃壁的表面张力
瘤胃壁表面张力的正常范围在 5×10-4~6×10-4Nm/cm2。 若大量饲喂精饲料和小粒度饲料可引起急性瘤胃膨气病。
3 碳水化合物分解的瘤胃气体
瘤胃气体主要来源于瘤胃中碳水化合物发酵所产生的气体,主要成分是CO2,占50~65%;CH4,占30~40%;还有少量的N2、O2、H2和H2S。在瘤胃气体中,氧一般占气体总量的0.1~0.5%。瘤胃内容物含氧量很少,少量的氧是随动物采食的饲料和饮水而带入的。在正常情况下,瘤胃内保持很好的厌氧条件和状态。瘤胃内容物的氧化还原电位是衡量瘤胃内厌氧条件的重要指标,其变动范围为–250~–450mV,平均为了–350mV。负值表示发生了较大的还原作用,瘤胃处于一种厌氧状态;正值则表示有氧化作用或瘤胃处于一种有氧环境,属于异常情况。
一昼夜牛产生600~700L气体,除一部分被微生物利用外,大部分通过嗳气排出。若排出障碍会引起瘤胃膨气,严重时导致患畜死亡。
4 粗蛋白质分解的瘤胃氨氮浓度
牛羊瘤胃氨态氮是饲料蛋白在瘤胃降解的产物。同时,氨也是微生物合成菌体蛋白的氮源。瘤胃内氨浓度反映了饲料蛋白在瘤胃内降解、微生物对氨的摄取利用以及瘤胃上皮对氨吸收的动态平衡。在正常情况下,瘤胃的氨浓度为60~150㎎/L。氨浓度对瘤胃微生物生长的临界量为60~300㎎/L。当饲粮蛋白不足时,瘤胃内氨浓度很低(低于50㎎/L)。此时,瘤胃微生物生长缓慢,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也严重受阻。
5 瘤胃内容物的pH浓度
粗、青、能量以及蛋白饲料在瘤胃中被微生物发酵产生大量VFA,使pH下降。瘤胃内容物的pH是食糜中的VFA与唾液中缓冲盐相互作用以及瘤胃上皮对VFA吸收和随食糜外流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瘤胃的pH正常波动范围在6.5~7.5之间。瘤胃细菌、纤毛虫、真菌的最适pH值分别为6.5、5.8和7.5。pH变动反映出瘤胃食糜内有机酸数量和唾液进入量的变化情况。不连续饲喂的牛羊,一般采食后2~6h,瘤胃pH降低,然后逐渐升高。动物在采食与反刍过程中,分泌的大量唾液进入瘤胃(一头成年牛每天分泌唾液达100L,一只成年羊每天分泌唾液6~16L)。唾液中含有大量的NaHCO3和Na2HPO4等弱碱性盐类,使瘤胃中产生的VFA的酸度得到缓冲。因此,瘤胃具有一定的酸碱缓冲能力。当饲料的pH为6.8~7.8时,瘤胃内容物可对其很好地缓冲,使瘤胃pH保持在正常范围内。饲喂大量含有淀粉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饲料,可使瘤胃pH明显下降,若pH降到6.2以下,真菌和细菌的活性降低,牛羊对粗纤维的消化率也严重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