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猪场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控

2015-01-23李珂河南省南召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474650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体病磺胺养猪场

李珂(河南省南召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474650)

养猪场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控

李珂(河南省南召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474650)

近年来猪附红细胞体病逐渐成为养殖场的常发传染病,特别是一些环境条件差、硬件设施不足、饲养密度大的养猪场更加严重。再加上该病有易发、易传染、不易预防、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等特点,常常给养猪场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从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如何防控等方面进行综述,供大家参考。

1 流行病学

猪附红细胞体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多发生于夏、秋和雨水较多的高温季节。气候恶劣、饲养管理不善、疾病等应激因素均能导致病情加重,疫情传播面积扩大,经济损失增加。猪附红细胞体病可继发于其他疾病,也可与一些疾病合并发生。

2 传播途径

通过舔食断尾的伤口、相互殴斗或喝被血污染的尿而进行直接传播。间接通过蚊子、疥螨、虱子等吸血昆虫传播。被污染的注射器、针头、阉割刀、剪尾钳、耳号钳等也是不容忽视的传播途径。此外,配种也可传播该病。

3 易感动物

不同年龄的猪均有易感性,近几年流行的附红细胞体病以母猪和仔猪多发,育肥猪也有发生。

4 临床症状

猪感染附红细胞体后,多呈隐性经过,当疾病、饲养管理不善等应激因素引起猪群抵抗力下降时暴发本病。潜伏期一般为6~10d,发病时猪体温突然升高40.5~42℃,皮肤发红,指压褪色,故有“红皮病”之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怕冷聚堆,咳嗽、流鼻涕,呼吸困难,尿液淡黄。发病中期,病猪行走时后躯摇晃,喜卧厌立,便秘或拉稀,精神沉郁,呼吸困难;血液稀薄,色淡,往往随注射针孔流血不止;皮毛枯燥,背腹部毛色铁锈色,皮肤苍白,耳内侧、背侧、颈背部、腹侧部皮肤出现暗红色出血点,可视粘膜轻度肿胀,初期潮红,后期苍白,轻度黄疸;尿液淡黄、淡红或呈红褐色,卧地不起。后期,病猪耳朵变蓝色、坏死,排血便和血红蛋白尿,最后四肢呈游泳状划动,呼吸困难,衰竭死亡。部分怀孕母猪出现早产、产弱仔、流产,但胎儿或死胎皮肤粘膜苍白,皮下脂肪黄染,胸腹腔有淡黄色或淡红色的积液。产房母猪分娩后,常伴有乳房和阴唇水肿,产后感染和泌乳不良、缺乏母性等特征。病愈母猪死胎率明显升高,哺乳母猪发情延迟。哺乳仔猪通过母乳感染,表现消瘦、拉黄色稀便、黄疸、背毛黄染、贫血、呼吸困难,病死率为30~80%,死后耳尖、尾根、四肢末端和腹部发绀。

5 防治措施

5.1 加强饲养管理

搞好猪舍卫生,定期进行消毒、疫病监测、饲养员的健康检查,杜绝外来人员、车辆的进入。减少应激因素(闷热、拥挤等)的刺激;严格做好注射器、针头、剪牙钳、断尾钳、耳号钳和去势刀的消毒工作,防止器械的机械性传播。

5.2 消灭体内外寄生虫

杀灭成蚊可选用氯氰菊酯、敌百虫、敌敌畏等夜间喷洒蚊虫易于附着的墙壁、顶棚、栏舍等处。灭螨、虱可采用螨净、辛硫磷、敌百虫等喷洒猪体,且可选用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肌注或内服灭螨。

5.3 药物治疗

5.3.1 西药疗法

(1)砷制剂:饲料中加入氨基苯胂酸钠或阿散酸,180g/t饲料,连用1周,以后改为90g/t饲料,连用1个月。但砷剂或砷酸的使用切不可随意提高剂量,以防猪只中毒。并且注意在治疗期间,给予猪只充分的饮水。(2)血虫净(贝尼尔、三氮脒):在猪发病初期,使用血虫净疗效较好,按5~7mg/kg体重深部肌肉注射,间隔48h重复注射一次。但本品对慢性感染或症状特别严重的猪疗效不佳。而且由于滥用、超剂量使用,造成一些猪中毒死亡和孕猪流产。(3)广谱抗菌素:四环素类如土霉素或四环素,按20~30mg/kg体重肌肉注射,24h即可见有临床症状的减轻,连用5d。在严重应激(如去势、转群等)时也可给猪群注射土霉素,以防发病。(4)磺胺类药物:以使用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磺胺-5-甲氧嘧啶、复方磺胺等粉拌料,或用其钠盐注射。(5)色素制剂:用黄色素防治效果良好,但此药多年未见厂家生产。

总之,还有许多未标明成分的药物:如血虫清、血虫洁、血虫灭、血虫杀、血虫康等注射剂,均对附红细胞体病有特效。

5.3.2 中药疗法

附红细胞体病是破坏了血液中的红细胞,致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而天花粉、黄芪等中草药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具有增强作用,另一方面,附红细胞体病属温热症,热势偏盛,一些中草药可达到解表、凉血、清里、滋阴等作用。为此从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方面采取中草药辅助治疗该病处方:(1)生地、柴胡、玄参、丹皮、赤勺、板蓝根各20g,黄芩、杏仁、荆芥、薄荷、二花、连翘各15g,石膏40g,甘草5g,供40kg体重猪用,每日一次,连用2次。(2)当归100g、熟地60g、赤芍50g、黄芪60g、川芎30g、常山100g、地榆70g、苦参70g、青蒿60g,粉碎按1%比例混饲或每头猪30~50g,开水冲调,候温灌服,每日1剂。

青蒿素是一种单一中药提纯物,是我国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初从青蒿中分离得到的抗疟有效单体,其毒副作用低、疗效高、不易引起疟原虫的抗药性,是治疗和预防猪附红细胞体病首选药物之一。此外还有用提纯的蒿甲醚、大蒜素治疗附红细胞体病的报道。

总之,在高温季节一旦发现该病,应及早确切诊断并将病猪隔离治疗,必要时应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提高治愈率,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

李珂(1983-),女,助理兽医师。

猜你喜欢

体病磺胺养猪场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在二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规模化养猪场疫苗免疫的关键技术
1961年刘少奇湖南农村调查:在养猪场住了6天6夜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及防治
养猪不能滥用磺胺药
猪弓形体病的诊治
两种磺胺嘧啶锌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
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