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防治
2015-01-23苏一辽宁省阜新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123000
苏一(辽宁省阜新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123000)
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防治
苏一(辽宁省阜新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123000)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禽流感病毒的传染范围只是局限在家禽中,然而近年来禽流感病毒的传播已跨越了原先的范围,开始侵袭人类社会。其中H7N9型禽流感对人就具有高致死率,对人类的公共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本文简述禽流感的防治。
禽流感;H7N9;致死率;人感染;防治
禽流感(AvianinftLlenza,AI)是由禽流感病毒(Alv)引起的,禽流感病毒主要侵害鸡、鸭、鹅和野生鸟类,同时也感染哺乳动物。禽流感病毒表面抗原血凝以及神经氨酸酶抗原性的不同,可分为16种HA亚型和9种NA亚型,均可从野禽中分离到。其中对人有致病性的是H5N1、H7N7、H7N9等禽流感病毒。
在2003年的荷兰、日本、捷克和美国都发生过H7N9感染禽的事件,但我国的出现的H7N9流感病毒亚型根据遗传进化分析表明,与发生过的H7N9亚型流感病毒不同,这一新的亚型病毒的出现给人们生命和养禽业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同时增加了人们对流感病毒不安的情绪。
人感染H5N1以后会经常出现严重的结膜炎症状及轻中度的呼吸道症状,病患在感染H5N1以后刚开始的3到5天,只有痰少、咳嗽、查验血常规以后显示白细胞偏低等症状,和普通流感没有差别。如果按照普通流感治疗病情会迅速加重。然后的5~9天高热不退,并伴随肺部炎症;之后患者会在24到48小时病情恶化,出现突然呼吸衰竭,心、肝、肾器官衰退等症状,最后会导致死亡。
目前认为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染源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H7N9在禽类中为低致病性病毒,禽类感染以后症状不明显,表现为产蛋率下降或轻度呼吸道感染等临床症候群,其本身并不一定造成禽群的大规模死亡。由于它们对家禽养殖和贸易的影响没有高致病性禽流感严重,因此没有被列为A类或B类疾病。但感染H7N9以后往往造成禽群的免疫力下降,抵抗力降低,很容易发生并发或继发感染。虽然这种病毒对禽类危害不大,但此次在中国大陆对人的危害却呈现出高致病性。H7N9这种在禽类身上仅在上呼吸道复制的病毒,却容易很快侵入人的肺部底部,大量繁殖。H7N9型禽流感对人具有高致死率,人发现是此种禽流感时往往是晚期。
疫苗是预防禽流感病毒最好的方法,但研制疫苗必须是支系或区系特异性的病毒株,这样无疑就给H7N9疫苗研制带来巨大的挑战。近些年来,通过接种 H7亚型流感疫苗控制家禽流感的发生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功[1],而且H7亚型病毒用于人的疫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相信很快就可以研发成功。开展流感病毒病原生态学调查,对完善流感病毒的监测数据,了解流感病毒分布及流感病毒制剂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针对流感病毒急需研制一种新的治疗制剂。抗体是有效的紧急预防治疗制剂,但流感病毒基因易发生突变重组,单一抗体不能应对新的亚型流感病毒,在应用抗体治疗流感病毒时,多种单克隆抗体混合使用会取得抑制多种亚型流感病毒的效果。
大量研究表明抗流感病毒药物神经氨酸酶类抑制剂药物(如奥塞米韦和扎那米韦)和M2离子通道抑制剂药物(如金刚烷胺)的疗效已不显著,因为H7亚型病毒株对这些抗病毒药物敏感性正逐渐降低,所以我们有必要加强禽流感病毒耐药毒株的监测,并加大力度开发出新型抗病毒药物,用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未知亚型病毒的控制。
此外,尽可能避免与禽类有不必要的接触,特别是与病死禽的接触。要勤洗手,注意远离家禽的分泌物,如果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干净双手。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保护好眼睛,发现眼部症状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时应积极主动就医。禽流感病毒对热非常敏感,70℃下几分钟就能灭活,100℃下1到2分钟即可灭活,所以,生活中要吃完全煮熟的禽肉、禽蛋等等就不会感染禽流感。鸡蛋的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干净再加工食用。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休息时间,均衡的饮食的营养,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