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海经》之瘿病记述*

2015-01-23湖北省中医院武汉430061陈继东陈如泉

中医文献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瘿病山海经药物

湖北省中医院(武汉,430061) 裴 迅 陈继东 陈如泉

《山海经》之瘿病记述*

湖北省中医院(武汉,430061) 裴 迅 陈继东 陈如泉

《山海经》中不仅有关于“瘿”的病名记载,而且对于瘿病发病的地理位置、瘿病预防的思想,以及防治瘿病的药物都有非常丰富精彩的记述,对于研究上古及先秦时期瘿病的学术思想有重要价值。

山海经 瘿病 甲状腺疾病

《山海经》是我国最早的纪实性区域地理文献,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成书年代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国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经西汉刘歆校书,流传至今,其内容基本上反映了殷之前的上古见闻。全书共计18卷,其中包括《山经》5卷、《海经》8卷、《大荒经》5卷。内容包罗万象,主要记述了古代的地理、动物、植物、矿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可以称为上古时期的百科全书。《山海经》虽然不是一部医学专著,但里面却蕴藏着不少医学内容。书中保存的丰富的中医药学知识更是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先祖流传下来的宝贵经验总结,是研究上古时代医学的宝贵资料。《山海经》所载存的医学信息在中医学的发展史上,有着特定的历史意义和不可忽视的科学价值。

瘿,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释为“颈瘤也”。瘿病是指人体多因郁怒忧思过度,气郁痰凝血瘀结于颈前下部之肿大及肿块的一类疾病,类属于现代医学中的甲状腺疾病。我国是最早记述甲状腺疾病的国家,早在公元前7世纪的《山海经》里面就有“瘿”的记载。故我们探寻《山海经》中瘿病的记述,对研究瘿病学术发展的萌芽和演化尤为重要。

《山海经》中记载“瘿”病,开瘿病防治之先河,“瘿”作为疾病被后世中医古籍所采纳,成为中医学的专用术语。书中有诸多关于瘿病的论述,《山海经·西山经·第二》曰∶“有草焉,其状如葵,其臭如靡芜,名曰杜蘅,可以走马,食之已瘿。”杜衡为马兜铃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叶子像冬葵(心形),气味像川芎苗叶。全草入药,具有散风逐寒、消痰引水、活血平喘、定痛等作用,食之可以治疮毒肿毒。其挥发油具有镇静和降脂作用[1],佩带它可以使马跑得快。《本经逢原》∶“杜衡香窜,与细辛相似,故药肆以之代充细辛。但其气浊,不能搜涤少阴经中之寒,稍逊细辛一筹耳。”杜衡即杜葵,又名南细辛、马蹄香,《本草纲目》言其可治“颈间瘿瘤之疾”。

又云∶“西南三百八十里曰皋涂之山……有草焉,其状如槀茇,其叶如葵而赤背,名曰无条,可以毒鼠。有兽焉,其状如鹿而白尾,马脚人手而四角,名曰玃如。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足,名曰数斯,食之已瘿。”意思是说西南三百八十里,是座皋涂山,蔷水发源于此……山中又有一种草,形状像藁茇,叶子像葵菜而背面是红色的,名叫无条,可以用来毒死老鼠……山中还有一种禽鸟,形状像鹞鹰却长着人一样的脚,名称是数斯,吃了它的肉就能治愈人脖子上的瘿病。据考证,文中所述的“无条”指毛茛科植物天葵,其为多年生草本,叶丛生,上面绿色下面紫色,全草作农药用,可做杀虫剂及“毒鼠”[2]。而“数斯”可以治疗瘿病,它为古人想象中的神话动物。

《山海经·中山经·第五》∶“首曰甘枣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音灰)鼠而文题,其名曰●(音耐),食之已瘿。”意思是说中央第一列山系薄山,山系之首座山叫做甘枣山……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狗样大鼠而额头上有花纹,名叫●,吃了它的肉就能治瘿瘤。由此可见,●亦是古人想象中的神话动物。

《山海经·中山经·第五》∶“又东二十里,曰苦山……有草焉,员叶而无茎,赤华而不实,名曰无条,服之不瘿。”又云∶“又东二十七里曰堵山。神天愚居之,是多怪风雨。其上有木焉,名曰天●(音偏),方茎而葵状,服者不瘿。”这记述了堵山这个地方,山上有一种方茎如葵花状的树木,人服食后不生长瘿病。其中无条、天●都是指毛茛科植物天葵,该植物药用功效可消肿止痛,治疗瘿病[2]。

《山海经》从东、南、西、北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华腹地的山川宝藏,特别是一些异鸟怪兽、奇花异石,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其中《海外经》介绍了传说中的海外异国,如拘缨之国,更是奇中有奇,不但使人赏心悦目,而且能使人增长很多知识。《山海经·海外北经》∶“拘缨之国在其东,一手把缨。一曰利缨之国。寻木长千里,在拘缨南,生河上西北。”郭璞曰∶“缨,亦作瘿。”袁珂云∶“缨,瘤也。多生于颈,其大者如悬瓢,有碍行动,故须以手拘之,此拘缨之国之得名也。”这里形象地描述了地方性甲状腺肿病(简称地甲病)当在中原的北方,很可能是今天的晋陕甘北部一带。

探寻《山海经》中有关“瘿”的记述,可以发现以下几点。

一、《山海经》记述了瘿病的发病地理位置。书中记述的拘缨国“一手把缨(瘿)”,为地甲病流行区,其中对环境性疾病的描述揭示了重要的环境意义。瘿(地甲病)是山区常见的地方病,《山海经》5次记载“瘿”,且都分布在广义秦岭山脉地区,这与现代地甲病的分布是一致的[3]。

二、《山海经》中记述了瘿病的病名。书中记录了40余种疾病,其中就载有“瘿”这一病名,并被后世所沿用。笺疏∶“《说文》云∶‘瘿,颈瘤也。’《淮南·墬形训》云∶‘险阻气多瘿。’《博物志》云∶‘山居之民多瘿。’”《释名·释疾病》∶“瘿,婴也,在颈婴喉也。”竹简《脉书》云∶“(病)在颐下,为瘿。”据诸文,则生于颐下颈上部之瘤为瘿。古以瘿为邪气结聚于咽部而成。

三、《山海经》首次提出了瘿病预防的思想。书中所载的药物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保健作用的药物,一类是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对于可以预防保健作用的药物,《山海经》一般用“不”、“无”字表示,对于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山海经》一般用“已”字表示,书中列举的“数斯”、“杜衡”、“无条”等鸟兽植物,食之可以“已瘿”、“不瘿”,也就是说不仅可以治疗瘿病,而且可以预防瘿病。疾病治疗的最高境界是在疾病未发之前进行预防保健,提高机体免疫力、抵抗力,达到防止疾病发生的作用,说明上古先民就已有“治未病”的预防保健思想,对后世瘿病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山海经》中记载了防治瘿病的药物,如“杜衡”、“无条”等,都有产地、类别、形态、气味、性能和防治瘿病的详细记载。不过,《山海经》所载药物与现代意义上的药物(中药)有较大的差异,所载鸟兽或形状怪异,或疗效神奇,或出自鬼神,均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这与当时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思想认识是密切相关的。《山海经》中虽然有大量的神话内容,但在讲述医学内容时,却又突破了神话的羁绊,展示出科学的医疗思想。

《山海经》虽然没有系统完整的瘿病理论体系,但为瘿病学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奠基作用,该书对研究上古及先秦时期瘿病的学术思想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挖掘及探索。

[1]张峰,徐青,付绍平,等.杜衡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04,35(11):1215.

[2]胡亮.山海经药食两用植物考证[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0):1227-1229.

[3]龚胜生,罗碧波.《山海经》的医学地理学价值[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6(3):356.

(投稿日期:2014-12-16)

R265

:A

:1006-4737(2015)03-0017-0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湖北省陈氏中医瘿病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编号: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12]170号)

猜你喜欢

瘿病山海经药物
浅谈中医“五辨”思维在瘿病诊治中的运用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山海经里说了什么
山海经夫诸
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有效中药复方用药规律研究
有关甲状腺结节的中西医诊治研究进展
张娟教授治疗瘿病验案一则
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