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损伤性癫痫患者的临床护理探析

2015-01-23张雯雯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3期
关键词:脑损伤癫痫发作

张雯雯

脑损伤性癫痫患者的临床护理探析

张雯雯

目的 探析脑损伤性癫痫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44例脑损伤性癫痫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 并分析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研究组护理有效率、依从性、满意度较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损伤性癫痫患者综合护理作用显著, 效果确切, 可临床推广应用。

脑损伤性癫痫;综合护理;效果

脑损伤性癫痫是由脑外伤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患者有精神、感觉、运动和意识障碍等。该病严重影响患者健康水平和正常生活, 降低生活质量, 预后不良, 应坚持早发现、早治疗原则, 给予患者有效治疗和护理, 通过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 抑制癫痫发作, 降低疾病损伤程度及发病率, 促进脑损伤早期恢复。现搜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脑损伤性癫痫患者44例, 对其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 并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44例脑损伤性癫痫患者, 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各22例。对照组中男12例, 女10例, 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41.29±9.69)岁。研究组中男13例, 女9例, 年龄26~69岁, 平均年龄(41.32±9.7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 研究组护理方法为综合护理, 综合护理的具体方法如下。

1.2.1 发作期护理 做好病情观察, 多数患者在发作前数秒内可有先兆症状, 如错觉、局部肌肉抽动阵挛、幻觉和自动症等, 此时可协助患者在床上平卧;若发作较急, 则及时扶住患者, 让其倒下, 避免突然摔倒, 并将其头部向一侧稍偏, 松开裤带、衣领等;为了预防患者咬伤舌头, 可用毛巾塞于患者上牙、下牙之间;忌强行按压抽搐身体, 预防发生脱臼或骨折。

1.2.2 并发症护理 发作期间患者易发生并发症, 如脑水肿、缺氧和发热等, 可对其进行鼻导管吸氧, 维持气道通畅;为了减轻脑水肿, 可使用地塞米松5 mg +甘露醇125 ml给予患者快速静脉滴注;若发热部位为肘窝、腋窝等, 可使用乙醇或温水给予患者擦浴, 或使用降温仪或冰帽予以降温。

1.2.3 发作后护理 发作后, 患者常处于昏睡状态, 且昏睡时间长短不一, 此时需保证患者安静、舒适入睡;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标, 做好记录;处于朦胧期的患者可有无目的和无意识的破坏、冲动、攻击等行为, 应做好镇静处理,限制行为, 确保患者安全。

1.2.4 缓解期护理 指导患者改变日常不良习惯, 如过饱、过饥、烟酒、过度疲劳、饮咖啡和浓茶等, 开展知识宣教,指导患者养成较高依从性, 加强自我保健和管理。

1.2.5 心理干预 多数患者有抑郁、紧张、焦虑和恐惧等不良情绪, 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 对疾病是否能痊愈过于担忧, 对周围人群存有敌对、不信任感等。多关心、关爱患者,给予患者鼓励、同情和爱护, 做好心理疏导, 提倡患者主诉,并进行解释、说明、劝导等, 增强患者康复信念。

1.2.6 用药干预 叮嘱患者严格按照药物说明或医嘱规范用药, 向其讲解药物药理作用、用药剂量、次数、疗程、不良反应等, 告知患者不得自行加药、加量或减药、减量等,在医生指导下增减、更换药物。

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效果, 评估两组依从性, 采用问卷方式调查两组满意度。

1.3 疗效判定标准

1.3.1 护理效果 无效:患者经相应护理后, 病情无缓解,或病情加重;有效:患者经相应护理后, 病情有所缓解, 缓解60%~80%;显效:患者经相应护理后, 病情基本缓解, 缓解>80%。护理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3.2 依从性 差:患者抗拒护理人员, 并与护理人员发生口角, 医患关系较差;良:患者可以接受护理人员的服务,但偶尔会产生不良情绪, 对护理人员偶尔出现口角;优:患者与护理人员的关系非常融洽, 患者的满意度非常高。依从性=(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 研究组护理无效1例, 有效5例, 显效16例,护理有效率是95.45%;对照组护理无效4例, 有效6例, 显效12例, 护理有效率是81.82%。与对照组相比, 研究组护理有效率较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依从性 研究组依从性是90.91%, 差2例, 良7例, 优13例;对照组依从性是77.27%, 差5例, 良8例, 优9例。与对照组相比, 研究组依从性较高,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满意度 研究组满意度是95.45%, 不满意1例, 基本满意6例, 非常满意15例;对照组满意度是72.73%, 不满意6例,基本满意8例, 非常满意8例。与对照组相比, 研究组满意度较高,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患者因各种病变刺激、压迫和牵拉附近部分损伤或正常脑组织, 如脑膜形成、异物、脑瘢痕和脑脓肿等, 导致神经细胞出现痫性放电, 造成全身性抽搐、癫痫发作。发作时,抽搐可使患者颅内压及血压骤然升高, 引起脑疝, 导致死亡。晚期癫痫可发生于脑损伤后6~36个月, 早期癫痫可发生于脑损伤后1~2周, 在原发脑损伤基础上加重脑神经的生化改变和病理组织损伤, 可使病情恶化, 危及患者生命, 加大死亡风险, 临床处理较为复杂[1]。

临床护理在该病治疗中作用较大。癫痫发作有一定特殊性, 要求患者保持较高依从性, 确保治疗措施顺利实施, 预防癫痫发作, 防止病情恶化;若患者依从性较差, 则对临床治疗造成较大干扰, 生活及生存质量受到较大影响, 危及生命, 对家庭造成极大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因此, 通过临床护理可增强患者依从性, 保证治疗及护理程序顺利进行, 促进疗效, 维护患者健康和安全。综合护理属于全新护理模式,针对性较强, 有现代专科护理理论做基础, 根据疾病及患者的实际病情特点, 结合患者需求, 从病情观察、心理干预、发作期护理、并发症护理、发作后护理、缓解期护理、用药护理等方面给予患者护理, 效果显著, 可有效发挥护理作用,提高护理质量[2]。

在本研究中, 分别对研究组与对照组实施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 结果显示, 研究组护理有效率、依从性、满意度较高,综合护理效果佳, 可有效提高护理有效率和患者依从性、满意度。

综上所述, 综合护理在脑损伤性癫痫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价值大, 效果优, 值得临床推广。

[1] 周丽萍, 周娜.脑外伤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 11(8):238-239.

[2] 王丽.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2): 532-53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3.132

2015-01-26]

221009 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脑损伤癫痫发作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癫痫中医辨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脑损伤 与其逃避不如面对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中医针药治疗脑卒中后癫痫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43例
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治干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