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超声与药物联用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研究
2015-01-23倪丽婵
倪丽婵
聚焦超声与药物联用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研究
倪丽婵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与药物联用在慢性宫颈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552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276例。对照组采用消糜栓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聚焦超声治疗, 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病情变化以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240例(86.96%), 好转20例(7.25%),有效12例(4.35%), 无效4例(1.45%), 总有效率98.55%;对照组治愈180例(65.22%), 好转40例(14.49%),有效44例(15.94%), 无效12例(4.35%), 总有效率95.6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焦超声联合消糜栓治疗慢性宫颈炎临床效果理想, 安全性好, 治愈率高, 建议推广应用。
聚焦超声;慢性宫颈炎;药物联用
慢性宫颈炎多见于育龄期妇女, 据统计有超过50%的已婚妇女受到来自该病的困扰。该病病因主要在于急性宫颈炎发作时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迁延所致, 临床上多采用局部治疗, 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均能起到一定效果。目前提倡物理治疗为主。近年来聚焦超声已成为临床无创治疗慢性宫颈炎的首选方案, 其特点是治疗过程中无结痂形成,避免了结痂脱落导致的大量出血, 且愈后宫颈组织弹性恢复情况理想, 不会形成宫颈瘢痕及宫颈口狭窄等后遗症, 尤其对有生育计划的患者来说是理想的选择。本研究对27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实施聚焦超声与消糜栓联合治疗, 患者病情康复状况良好, 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为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552例经细胞学、阴道镜检查确诊为慢性宫颈炎患者, 年龄最小21岁, 最大62岁, 平均年龄35.7岁。按照《妇产科学》中慢性宫颈炎诊断标准, 其中84例为轻度宫颈糜烂, 248例为中度, 220例为重度。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27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每晚睡前清洗外阴后, 阴道塞入消糜栓1枚, 连用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聚焦超声治疗。仪器选用CZF-1型聚焦超声治疗仪(购自重庆海扶技术有限公司), 治疗频率9~10 MHz, 功率4.0~4.5 W。患者月经结束后3~7 d接受治疗, 治疗前排空膀胱, 取膀胱截石位, 对阴道及宫颈进行彻底消毒并充分暴露宫颈。治疗区局部涂超声治疗专用耦合剂, 执笔式握住宫颈治疗枪手柄, 将超声治疗头与宫颈糜烂面直接接触, 启动脚控开关。治疗头呈滑动式操作, 沿宫颈口向四周连续顺时针环形扫描进行操作。速度5~10 mm/s, 至超出糜烂组织约0.2 cm。腺体囊肿先用针头刺破并挤出囊液后再进行点辐射。治疗时间:轻度48~70 s,中度1~3 min, 重度2~5 min。当出现以下情形时可以结束治疗:①病变组织面积缩小、创面收缩;②治疗面出现凹陷,宫颈增生或突起组织变平;③治疗面组织凹陷伴颜色改变,失去治疗前的光泽;④治疗区域组织较治疗前变硬。术后给予患者抗感染及止血药物5 d, 并嘱患者保持会阴清洁, 2个月内禁盆浴、游泳、性生活和阴道冲洗。敦促患者于治疗后1、2、3个月进行复查, 评估治疗效果, 内容包括询问病史和妇科检查。
1.3 疗效判定标准 术后3个月进行碘实验和体征综合评价作为疗效的评定标准。治愈:宫颈表面光滑, 阴道镜下无糜烂面发现, 白带异常及接触性出血症状消失。好转:镜下宫颈糜烂面积减小>50%, 且白带异常及接触性出血症状显著缓解。有效:镜下宫颈糜烂面积减少在50%以内, 且白带异常及接触性出血症状有所好转。无效:病情无改善或有加重。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在接受聚焦超声治疗时多感微热和程度较低、在忍受范围内的的胀痛或刺痛。聚焦超声治疗结束后由于患部组织反应会有程度不一的阴道流液情况, 根据恢复情况的不同持续时间在4~28 d。治疗组中有2例出现阴道出血, 经阴道填塞明胶海绵及无菌棉球1~3 d后好转。未发现有瘢痕形成者。治疗组治愈240例(86.96%), 好转20例(7.25%), 有效12例(4.35%), 无效4例(1.45%), 总有效率98.55%;对照组治愈180例(65.22%), 好转40例(14.49%), 有效44例(15.94%), 无效12例(4.35%), 总有效率95.6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成年女性当中慢性宫颈炎是较为常见和多发的一类疾病, 该病患者常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出血以及小腹坠痛等症状, 发病后得不到有效治疗, 病情蔓延则会发展为慢性盆腔炎, 甚至导致不孕。有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生与慢性宫颈炎存在一定的联系, 给患者造成生理和心理的负担,这就要求一旦发现和确认患有慢性宫颈炎, 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临床上慢性宫颈炎的治疗多采取物理方法, 如光、冷冻、电灼等, 经过多年的临床疗效分析, 发现这些方法难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主要问题:①治疗后的并发症, 比如持续(3~4周左右)大量的阴道排液、伴有渗血甚至大出血的结痂脱落过程;②复发率较高, 原因是治疗的深度不够;③有瘢痕的形成, 这对有生育要求的女性来说难以接受。因此, 寻找一种能够从根本上破坏慢性宫颈炎的病变组织, 同时没有术后排液、脱痂出血、加重感染等并发症, 不形成瘢痕的治疗方法, 是对临床医师提出的一项重要课题。
近期聚焦超声疗法在慢性宫颈炎的治疗中显现出相对其他治疗手段更为理想的效果, 治疗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的组织穿透性, 当治疗头与病变宫颈区接触并启动后, 通过超声波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产生热效应、空化效应等生物效应,提高宫颈细胞酶活性, 加快组织重建和改善微循环, 促进病变组织的恢复和糜烂面的愈合[1]。令人满意的是宫颈正常组织细胞对超声波的敏感性低于病变组织, 因此在不破坏宫颈正常组织细胞的前提下, 可以深入破坏靶区病变细胞, 达到根治的效果。消糜栓的主要疗效是消炎杀菌、清热燥湿、去腐生肌, 使用时塞入阴道15 min左右便化为糊状, 且在宫颈表面形成一层膜状物, 作用是防止外部细菌继续入侵阴道及宫颈, 同时能够有效加速解决不洁分泌物。本研究治疗组27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接受聚焦超声与消糜栓联合治疗, 与以往的物理、药物治疗手段相比, 可以深入病变组织进行治疗, 安全性好, 治疗过程中患者疼痛感较低, 且未出现大量出血、阴道排液及脱痂等并发症。在对患者复查和回访过程中, 发现患者的病变宫颈恢复情况较为理想, 与正常组织表现一致, 且无瘢痕, 适用于未育妇女。
总之, 聚焦超声与消糜栓合用对慢性宫颈炎的治疗效果理想, 建议临床推广。
[1] 成翔燕, 任国春, 王晓燕, 等.美宝湿润烧伤膏配合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效果观察.交通医学, 2014, 28(6):719-72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3.102
2015-04-07]
515144 汕头市潮南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