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厚朴汤临证心得
2015-01-23李吉彦大连市中医医院辽宁大连603大连理工大学医院辽宁大连603
李吉彦,滕 娆(.大连市中医医院,辽宁 大连603; .大连理工大学医院, 辽宁 大连 603)
·临床经验·
半夏厚朴汤临证心得
李吉彦1,滕 娆2
(1.大连市中医医院,辽宁 大连116013; 2.大连理工大学医院, 辽宁 大连 116023)
半夏厚朴汤是源于《金匮要略》的著名经方,临床能熟练地掌握和应用经方,是我们必须要具备的,而将经方扩大其适应范围,有效地应用于现代疾病治疗当中,是当今从事中医工作者的一个课题。社会在发展进步,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亦较前更加深入,在当今社会中医如何结合现代检测技术手段认识疾病,从而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来认识疾病,应作为中医探索研究疾病规律治疗方法的一种思路。
半夏厚朴汤;临证心得;经方
半夏厚朴汤是源于《金匮要略》的著名经方,原载此方主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后世医家根据其功能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扩大其适应范围,如对梅核气、痞满、呕逆等治疗。在临床实践中现代医学常见的慢性咽炎、反流性食道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等病,进行常规治疗,疗效有时不甚满意,且病情易反复发作,而辨证施治采用半夏厚朴汤化裁,其疗效有时效如桴鼓,现将临床心得与同道分享,以期抛砖引玉。
1 遵循古籍医理,方证对应, “有是证用是方”
半夏厚朴汤是著名经方,在临床应用经方时,笔者体会应熟悉经典,遵循原文病脉证治,予以辨证遣方,这亦是我们临床准确应用经方的最好方法之一。从时空角度看,就是将古时医家有效方剂重复再现。方证对应的临床方法,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得到充分体现,乃张仲景著作的一大特色;临床中只要掌握患者特征性症候与仲景书中的描述相符合,即可 “有是证用是方”。
例1 患者,女,35岁,于2011年3月16日初诊。主诉:咽部隐痛不适反复发作1 a,加重月余。现病史:病情因工作压力或情志不畅时加重,常伴有咽痒干咳,有时咽部有异物感,口干,痰多,纳可,便调,寐欠宁。曾于我市西医多家医院就诊,经专科检查诊为慢性咽炎。间断口服阿莫西林、含服草珊瑚等,时轻时重。现神清,息平,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西医诊断:慢性咽炎。中医诊断:梅核气,证属气郁津凝。治以行气解郁,健脾生津。予以半夏厚朴汤化裁,处方:姜半夏10 g,厚朴15 g,党参15 g,茯苓20 g,白术10 g,陈皮15 g,紫苏叶15 g(后下),连翘15 g,百合20 g,郁金15 g,生甘草10 g。7剂,1 d 1剂,服后诸症明显减轻,此后随症加减继服1个月,诸症悉除。嘱平素可用麦冬、百合、胖大海代茶饮,两个月后经专科检查慢性咽炎已愈。
按 分析此案例,该患者因气郁日久,至肺脾气滞,不能输布津液,以致气郁津凝而见诸症。因此,加党参、白术以助健脾生津化痰固本,佐以百合、郁金以增舒肝解郁之效。慢性咽炎患者目前非常多见,现代医学诊查多见咽部充血,病久咽后壁滤泡增生,查血常规多为正常。因此,不宜长期服用抗生素,而局部雾化治疗只能一时缓解,随后症状如故。分析此病反复发作多与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有密切关系。正符合半夏厚朴汤气郁痰结之病机。
例2 患者,男,40岁,于2010年4月10日初诊。主诉:咽部不畅伴食道下端梗塞反复发作1 a。现病史:常感咽部有痰,噫气,有时伴反酸,烧心,易烦躁,纳可,便调。胃镜检查示:反流性食道炎。曾采用奥美拉唑,吗丁啉等药间断治疗,病情反反复复,总疑似食道有肿物存在,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舌质略红,苔白,脉弦细。复查胃镜示:反流性食道炎。西医诊断:反流性食道炎。中医诊断:噎膈,证属痰郁交阻。治以降逆除痞,和胃健脾。予以半夏厚朴汤化裁。处方:姜半夏10 g,厚朴15 g,党参15 g,陈皮15 g,煅瓦楞子20 g(先煎),海螵蛸15 g,蒲公英20 g,紫苏叶15 g(后下),连翘15 g,木香10 g,郁金15 g,生甘草10 g。7剂,1 d 1剂,分3次口服。药后诸症明显减轻;继服7剂,咽部不畅伴食道下端梗塞症状明显缓解,偶有反酸,口干,舌质淡红,苔白,脉弦细。上方减木香,继服1个月,已无特殊不适感。复查胃镜示:食道炎已愈合。
按 此案例患者,平素工作较忙,日久气郁而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以致胃气上逆见诸症。在半夏厚朴汤原方基础上加党参、陈皮健脾固本,佐以煅瓦楞子、海螵蛸、蒲公英以抑酸对症治疗。对于木香的应用,取其行气解郁之效,而不可长期服用,以防香燥耗气伤津。反流性食道炎是由于食道下端括约肌功能失调,或幽门括约肌关闭功能不全,胃液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或食道,引起局部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的病理过程,是消化系常见病。中医学无反流性食道炎病名,根据其临床特征,应归属于胃脘痛、反酸、胸痛、呕吐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情志不畅、饮食失调、劳累过度而发病。现代医学通常采用抑酸、保护胃黏膜、促胃动力等方法治疗,可一时缓解症状,但病情时有反复,究其原因,西医目前治疗方法,只是针对其局部炎症治疗,忽略了其发病的病因,即情志不畅的问题,而中医可对其病因病机,进行全面调整,从而既可整体治疗,又可从发病的病因进行调治,更有效地减少复发。
2 中西医融通,病证合勘,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新的技术检测手段不断的产生,对人体病理改变,有着更新的认识,发现了许多疾病,而这在以往古籍中没有专篇论述。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笔者认为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详尽地审疾察症,四诊相参,归纳概括,分析综合,最后做出病机诊断,以指导临床治疗。正如《内经》对医者的要求:“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着求之,无者求之。”另外,对于现代技术手段例如胃镜、肠镜、CT等检查的应用,似可理解为中医望诊的延续,作为诊断疾病的手段之一。
例3 患者,女,30岁,2012年4月22初诊。主诉:咽部异物感1 a。现病史:1 a前行左甲状腺癌术,目前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半年前复查彩超时示:左甲状腺缺如,右甲状腺又发现有两处结节分别为1 mm×2 mm,2 mm×3 mm,结节周围未见血运。查甲状腺功能、肿瘤系列指标目前在正常范围内。舌体板滞,咽部痰多,偶有烦躁,纳可,便调,寐尚可。舌质淡红,苔薄白略腻,脉弦细。西医诊断:1.甲状腺癌术后,2.甲状腺多发结节。中医诊断:瘿瘤,证属气虚郁滞。治以益气健脾,解郁通络。予以半夏厚朴汤化裁,处方:姜半夏10 g,厚朴15 g,党参15 g,茯苓20 g,白术10 g,陈皮15 g,紫苏叶15 g(后下),橘核15 g,王不留行10 g,郁金15 g。7剂,1 d 1剂。此后加减继服3个月,已无特殊不适感。复查彩超示:左甲状腺缺如,右甲状腺结节已消失。
按 此案例患者因手术伤及正气,又因气郁,日久致气虚郁滞,津阻痰凝而见诸症。因此,在半夏厚朴汤原方基础上加党参、白术、陈皮,重在益气健脾扶正,佐以橘核、王不留行化痰通络,配郁金增解郁之效。甲状腺结节一病,是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彩超等诊断出的疾病,其发病原因不详,现代医学认为与甲状腺自身疾病、外界的环境以及工作压力、情绪等都有密切关系,对其治疗尚无特效方法,必要时手术治疗。而对如何防止复发,对暂时无需手术的小结节更无治疗手段。而中医可审其病因病机,从整体调整,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此外像部分乳腺增生、结节,子宫肌瘤等,亦可暂不手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技术检测手段诊治。
例4 患者,女,32岁,2012年5月15日初诊。主诉:胃脘胀满反复发作1 a。现病史:曾于西医处就诊,间断口服吗丁啉、铝碳酸镁、奥美拉唑等药,症状时轻时重,疗效不甚理想。噫气,口苦,有时反酸,纳可,便调,平素工作压力比较大,有时烦躁,情志不畅时诱发加重。查胃镜示:胆汁反流性胃炎。舌质淡红苔白略腻,脉弦细。西医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诊断:痞满,证属肝郁气滞,脾失健运。治以舒肝行气除痞,和胃降逆。予以半夏厚朴汤化裁,处方:姜半夏10 g,厚朴15 g,海螵蛸15 g,生麦芽15 g,蒲公英20 g,青皮15 g,陈皮15 g,紫苏叶15 g(后下),合欢花15 g,炙甘草10 g。7剂,1 d 1剂。服后诸症明显减轻,加减继服1个月诸症悉除。
按 该案例患者因肝郁气滞,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而见诸症。在半夏厚朴汤原方基础上加生麦芽、青皮、合欢花重在疏肝解郁降逆。胆汁反流性胃炎一病,目前西医治以抑酸、保护胃黏膜、促胃动力等,而疗效不是十分满意。因其病情有时与情志变化密切相关,从而产生胃肠功能紊乱。近年来现代医学研究亦表明,胃肠神经系统存在大量神经肽,受大脑神经控制。情志的变化,可影响胃肠功能,与此案例符合,而按中医辨证与半夏厚朴汤的病机相吻合。
3 小 结
半夏厚朴汤是源于《金匮要略》的著名经方,原载此方主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后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变化为“四七汤”,其功用主治相近。其病因病机多为喜怒不节,忧思兼并,七情之气,结成痰涎而成诸症。临床熟练地掌握和应用经方,是我们必须要具备的能力;而扩大经方适应范围,有效地应用于现代疾病治疗当中,是摆在当今从事中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社会在发展进步,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亦较前更加深入,在当今社会中医如何结合现代检测技术手段对疾病的认识,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来认识疾病,应作为中医探索研究疾病规律治疗方法的一种思路。
(编辑 张大明)
1001-6910(2015)12-0045-03
R289.5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5.12.21
李吉彦(1963-),男,辽宁大连人,中医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
201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