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炎型雏鸡白痢的诊疗
2015-01-23芮清玲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畜牧兽医局277200
芮清玲(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畜牧兽医局 277200)
脑炎型雏鸡白痢的诊疗
芮清玲(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畜牧兽医局 277200)
枣庄市山亭区某鸡场于2014年5月饲养的8000只商品肉鸡,从8日龄开始发病,每天死亡50多只,3d共死亡200只,死亡率为4%。
1 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沉郁,低头缩颈,饮食废绝,聚集成堆,排白色稀粪泄殖腔周围被粪便玷污糊住,排便困难。约有8%左右的鸡出现神经症状,头部震颤,受惊吓时急剧后退,并作转圈运动。
2 病理变化
病死鸡肝脏肿大,呈土黄色。脾脏肿大,肺脏肿大,呈灰褐色。卵黄吸收不良,外观呈黄绿色,内容物稀薄。肾脏肿大,输尿管内有尿酸盐沉积。肠道呈卡他性炎症。脑膜内有充血和点状出血。
3 实验室检验
3.1 镜检
取心脏、脑及肠内容物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许多散在、杆状、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荚膜和芽孢,无运动性。
3.2 培养
无菌取病死鸡的心血、肝、脑。接种普通琼脂、麦康凯平板上37℃培养24h,均长出无色、圆形、光滑隆起,较湿润的菌落。
3.3 试管凝集实验
取病鸡血12.5倍稀释,取1ml置于试管内,加入等量抗原,经37℃水浴20min出现凝集。
通过以上实验,确诊为脑炎型鸡白痢。
4 防治
通过药敏试验,本菌对氟苯尼考、磷霉素钠、丁胺卡那高敏;对青霉素、四环素、氨苄青霉素、土霉素不敏感。
(1)用20%的氟苯尼考饮水,连用3d,同时料中加入VE粉和VC粉,对有神经症状的病鸡,用丁胺卡那霉素,每只5000单位,每天2次,连用3d。
(2)消毒:用0.3%的过氧乙酸按每平方米20ml药量,对鸡舍用具及环境连续7d喷雾消毒,每天1次。
经上述方法治疗1d后,大群鸡精神明显好转,饮水和食欲大增,3d后,粪便趋于正常,死亡停止,7d后痊愈。
5 小结
(1)本病可经种蛋垂直传播而感染雏鸡,垂直传播是种蛋带菌造成孵化中胚胎死亡和初生雏鸡带菌而发病死亡。也可经水平传播感染雏鸡,水平传播主要是在育雏舍中雏鸡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而发病。要从根本上控制该病,必须加强种鸡、种蛋、雏鸡的检疫工作,加强雏鸡的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措施。
(2)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氟苯尼考、磷霉素钠、丁胺卡那高敏,这与治疗结果相符,青霉素、四环素、氨苄青霉素、土霉素不敏感,防治效果差,是由于该菌对这些药物已产生了耐药性。因此在治疗时应做药敏试验。
(3)雏鸡白痢时,不仅表现白痢和拉稀症状,有时还表现脑炎症状,诊治时应注意,以免造成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