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附红细胞体与水肿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2015-01-23汪春雪河北省承德县农牧局067400
汪春雪(河北省承德县农牧局067400)
猪附红细胞体与水肿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汪春雪(河北省承德县农牧局067400)
1 发病情况
承德县某养猪户饲养不同生理阶段猪75头。2015年5月26日,90日龄猪只突然发病,临床症状表现为:眼睑、头部水肿,体温升高,精神沉郁,气喘,食欲减退或废绝,发病3d已死亡3头,已用干扰素等药物,无明显治疗效果。
2 临床症状
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食黄土,体温升高至41℃,头部、眼睑水肿,两后腿站立不稳,呈左右摇摆状,个别严重猪只两前肢也站立不稳,怕冷,气喘,呼吸困难,结膜苍白,粪便干燥,有时便秘、下痢交替出现,初期皮肤发红,指压褪色,病程长者皮肤苍白,后期倒地死亡。
3 病理变化
切开水肿部位,面部、皮下水肿液呈白色凉粉样胶胨。肠系膜、胃部水肿,肠系膜淋巴结水肿,胃大弯和贲门水肿充血,全身淋巴结水肿,切面多汁,肝肿大,实质黄染,肺脏水肿出血,皮肤、皮下脂肪、肺胸膜等广泛黄染,胸腔有渗出液,呈淡黄色,有的带有微红色,血液稀薄,凝固不良。
4 临床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情况、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等可初步诊断疑为猪水肿病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采水肿液涂片,用瑞氏染色法染色镜检,可见致病性大肠杆菌。无菌采血涂片加0.9%生理盐水混匀,镜检,可见多数红细胞表面及周围附有附红细胞体,虫体呈球型、杆状等,并进行缓慢移动,感染的红细胞边缘不整,呈齿轮状、星状不规则体,红细胞畸形率达80~90%。由此,可确诊为猪水肿病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
5 防治
(1)水肿病以预防为主,可在仔猪21日龄注射猪水肿三价灭活疫苗,预防本病发生。
(2)做好环境消毒,可用安立消0.3%浓度,圈舍、场地、过道消毒。
(3)对症治疗:①发病猪只,用蒸馏水稀释血虫净成5%溶液,按每千克体重6mg深部肌注,隔日1次,连用3次。对于贫血症状严重猪只,用牲血素,每10kg体重1ml,1次即可;②同时用恩诺沙星、庆大霉素,按每千克体重0.4ml肌注,1日2次,连用 3~5d。
6 小结与讨论
经治疗,猪群病情稳定,巩固后已痊愈。在正常情况下,该病多发于3月上旬至5月下旬。由于早晚凉,中午热,温差较大,圈舍潮湿,易引起该病发生。而塑料大棚养猪恰恰在夏季创造了该病易发的条件,诱使该病发生。建议大棚养猪,中午应加强通风。另外据调查,该户未在接种时间内对发病猪群进行猪水肿病免疫注射,造成猪群易感。建议养殖户按免疫程序及时做好猪水肿病的免疫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