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丝路经济”战略机遇 打造优质蚕种繁育基地
2015-01-23张保华王庆国
张保华王庆国
(1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陕西安康 725019;2陕西省蚕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陕西安康 725015)
·技术与经验·
抢抓“丝路经济”战略机遇 打造优质蚕种繁育基地
张保华1,2王庆国1,2
(1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陕西安康 725019;2陕西省蚕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陕西安康 725015)
介绍了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依托环境、产业、基础设施和科技人才的优势,通过严抓企业管理、加强原蚕区建设、优化品种结构、改进生产技术和开展综合开发等措施打造优质蚕种繁育基地,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机遇,成功地实现了由蚕种全部内销向蚕种出口为主的外向型蚕种生产企业转型,保持了蚕种场的持续稳定发展。
蚕种;繁育;基地;转型;丝绸之路经济带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我国政府在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趋势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1]。“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使我国新疆、陕西、云南、四川、重庆等西部省(区、市)成为通往欧洲、中东这条通道上的战略前沿,产生类似东部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地缘经济优势,从而吸引生产要素聚集,刺激经济发展。陕西省省委书记赵正永同志也明确提出要把陕西省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的新起点和桥头堡[2],这些都将为丝绸之路本源的蚕桑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安康市的蚕桑产业历史悠久,也一直是安康市的特色产业之一,受到历届政府的高度重视,发种量、产茧量一直保持在全省80%以上。近年来受茧丝绸市场波动、城镇化步伐加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蚕桑产业虽然仍是安康市的支柱产业,但呈现逐步下滑的趋势,2012年的发种量下降到最高峰2007年的50%。面对安康市蚕种市场持续萎缩和国内蚕种竞争加剧的新形势,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通过苦练内功,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机遇,并确立“依托优势资源,打造优质蚕种繁育基地”的发展思路,成功地实现了由蚕种全部内销向蚕种出口为主的外向型蚕种生产企业转型,保持了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的持续稳定发展。现将有关情况及措施总结如下,以期为同类型蚕种生产企业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1 打造优质蚕种繁育基地的优势分析
1.1 环境优势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最南部,为秦岭、巴山山地,辖9县1区,人口303万人,是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十大节庆城市[3],中国十大宜居小城市[4]。安康市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垂直地域性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5℃左右,全市日照时数平均1 650 h,年降水量在750~1 100 mm之间,全市无霜期210~270 d。安康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是蚕种繁育的最佳区域之一,也是全国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和陕西省蚕桑的主产区。
1.2 产业优势
安康市已有5 000多年的栽桑养蚕历史,紫阳县出土的战戈上附着丝织物残迹、石泉县出土的“鎏金蚕”鉴证了安康在西周和前汉时期的蚕桑历史文化[5]。截止目前,全市桑园面积26 266.7 hm2,其中高效密植桑园7 466.7 hm2;年饲养蚕种23万张,产茧量8 000余t,产茧量占全省总产茧量的90%以上;有国家级蚕桑基地县(区)8个,蚕桑重点乡(镇)37个,蚕桑专业村121个,有5.7万户农民从事蚕桑生产;良好的蚕桑产业基础,为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的良种繁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1.3 基础设施优势
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始建于1956年,从事蚕种生产已有近60年的历史,是集三级原种培育和一代杂交种生产于一体的专业家蚕育种场。全场现有土地面积65.8 hm2,其中专用桑园58.8 hm2,场区占地面积7.0 hm2,有各类生产办公用房3万m2,总资产3 000万元。近几年,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争取陕南突破发展资金1 000万元,用3年时间改造标准化蚕室1.2万m2,蚕室安装空调200台,建成自动化浸酸线1条,改造建成库容40万张蚕种的冷库1座;争取陕西省商务厅蚕桑发展基金,建成自动化催青室260 m2,更新具有同行业先进水平的检验检疫设备1套。通过项目带动,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的生产设施设备全面改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为良种繁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4 科技和人才优势
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现有在岗职工70人,职工平均年龄39岁,其中专业科技人员占全场员工的70%,具中高级以上职称的人员28人,全年可生产一代杂交种40万张,原种2万张,是西北地区生产技术力量雄厚,生产规模最大的专业良种繁育场家。2014年,利用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的技术优势,陕西省科技厅在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建成了陕西省蚕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良种繁育提供了可靠的科技保障。
2 打造优质繁育基地的措施及成效
2.1 严抓企业管理不断提高蚕种质量
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在蚕种场的内部管理上,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实行质量效益承包制,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鼓励职工在技术贯彻及创新方面的自主性。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工资向生产一线倾斜,保证一线生产人员的平均收入是其它岗位的1.2~1.5倍。二是建立一套完整的蚕种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实行质量效益承包。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制订了优于国家标准的内控指标和蚕种质量分级标准,以蚕种的病蛾率、杂交率、良卵率、实用孵化率等4项质量指标决定生产人员收入的高低,通过提高质量标准、拉大蚕种的质量价格差距来促进技术措施的贯彻落实。三是推行生产班组为承包主体,每个生产组4~5人,从技术和管理力量上保障蚕种质量的提高。四是建立多层级的质量检验制度和科学严格的检验办法,规范质量管理档案,确保蚕种出场安全。通过对蚕种生产全过程的管控,蚕种质量不断提高,经农业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镇江)抽检,蚕种质量综合指标连续5年来一直名列前茅。
2.2 持续投入加强蚕种繁育基地建设
原蚕区生产优质蚕种是我国蚕种繁育制度方面的一项改革,建立标准化原蚕区以及稳定规模的原蚕户,对提高蚕种质量和蚕种生产数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将是蚕种场未来参与市场竞争的最核心的力量。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一直坚持以原蚕区生产为主、场内生产为辅的方式,其中原蚕区的蚕种生产量占到90%。而且,近几年来蚕种场又在原蚕区免费扶持蚕农种植农桑14号、强桑1号等优良桑品种桑苗280万株,对原蚕户免费发放肥料、升温炉、消毒器械、农药等物资,并对原蚕户建设消毒设施、新建蚕室等予以一定的资金扶持;同时,常年抓好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通过一系列的培育和扶持,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现已建立稳定的原蚕村10个,拥有良好合作关系的原蚕户500余户,可实现年制种40万张的产业基础。
2.3 满足客户需求优化品种结构
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根据市场需要,共生产明·丰×春·玉、菁松×皓月、871×872、两广二号、洞·庭×碧·波、苏·菊×明·虎等10余对蚕品种。主要当家品种明·丰×春·玉,约占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生产总量的50%,871×872、两广二号约占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生产总量的30%。特别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的春秋兼用中丝量四元杂交新品种——明·丰×春·玉蚕品种的引进繁育,对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提高生产销售业绩和经营效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该蚕品种自2008年春期引进试繁推广以来,其原种和一代杂交种均表现出稳产、高产、好养、茧形大、茧丝质良好、繁育系数高等特点,深受蚕种场、蚕农、缫丝企业的喜爱;为进一步加快该蚕品种的繁育推广速度,2011年3月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通过有偿转让获得该品种的母种和繁育权。据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近4年的综合饲育成绩,明·丰×春·玉蚕品种在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所有繁育品种中各项指标均表现最优,特别是克蚁制种量达到18.0张,公斤茧制种量平均达到4.3张,生产成本降幅明显,并成为安康市和蚕种出口的主要品种。
2.4 坚持问题导向改进生产技术
近年来,制种行业受劳动力短缺、制种基地萎缩、家蚕检疫性病害发生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蚕种单产、质量不高,生产成本上涨,经济效益下滑。为化解这些矛盾,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经多次专题研究,并组织技术人员外出考察学习,结合实际开展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4.1 实行原种多批次养蚕制种 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根据安康市的地理特点在川道、浅山、中高山区域布置分批收蚁,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单批饲育制种数量,化解了劳动力紧张的矛盾,提高了精细化管理水平;并依据桑树剪伐方式的不同,布局多批次原蚕饲育,充分发挥基地原蚕区的潜能,增加原蚕户收入,调动了原蚕户的养蚕积极性。
2.4.2 对限性斑纹品种实行蚕期雌雄鉴别分开饲养 通过实行限性斑纹品种雌雄分开饲养,节省初鉴工序,推迟削茧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蛹体创伤,提高了制种量。
2.4.3 提高限性斑纹品种的繁育系数 对限性斑纹品种科学搭配对交比例,在不影响雌雄交配比例的前提下,在蚕期利用限性斑纹品种的特点,淘汰多余雄蚕,尽可能多地饲养雌蚕,以提高繁育系数,公斤茧制种量增加1.0~1.6张。我们通过多次试验总结,限性斑纹品种在收蚁时增加15%~20%的饲养量用于蚕期淘汰雄蚕,既能保证制种安全,又可显著提高制种单产和制种总量。
2.4.4 创新家蚕微粒子病防治技术 在贯彻常规的“防微”防病技术的基础上,我们又从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引进漂白粉速测技术,在生产中可快速准确地测定有效氯浓度,非常实用便捷,对提高“防微”效果成效显著。近3年,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的家蚕微粒子病超毒率一直控制在1%以内,“无毒”批次率占到80%以上。
蚕种生产技术的持续改进和创新,不但提高了企业的综合实力,而且在全国丝绸协会2014年年会上,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还荣获“全国丝绸行业创新企业”称号,截至目前,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是全国蚕种生产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蚕种场。
2.5 开展综合开发分流富余人员
保持蚕种生产适度规模,分流部分职工,利用自有资源,开展蚕桑系列产品综合开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充分利用自有削口茧原料加工生产蚕丝被。全部采用100%桑蚕丝,不添加增白剂、膨松剂、柔顺剂等化学原料,秉承“品质纯正,天然环保”的理念,使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金康”牌蚕丝被在同质化产品竞争中异军突起,产品供不应求。二是以自有蚕桑基地原料优势为依托,开发生产桑叶茶、雄蚕蛾酒、桑叶食品、蚕沙枕等系列产品,产销形势看好。
3 依托“丝路经济”机遇调整蚕种销售市场格局
优质的蚕种和服务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信赖,目前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生产的蚕种除满足省内用种需要外,还和国内毗邻省(市)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相互间开展蚕种余缺调剂,降低销售风险。同时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接,开拓与中亚的区域合作,和合作伙伴密切配合开展蚕种出口贸易,每年固定出口中亚地区的蚕种超过10万张,使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初步形成了省内、省外、出口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生产经营格局。
打造优质蚕种繁育基地是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一直坚持的努力方向和不懈追求。结合安康市的生产实际和区域特点,有机地把资源优势与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措施、经营管理机制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生产技术与管理制度的同步创新,实现了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蚕种质量的大幅提高、企业效益快速增长的奋斗目标。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机遇,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必将为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的全面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1]丁晓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性与可行性分析——兼谈推动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全面合作[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4):71-78.
[2]刘欢.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和桥头堡[EB/OL].陕西传媒网,2013-09-30.http://www.sxdaily.com.cn/n/2013/0930/c266-5238540.html.
[3]刘瑞.安康获评“中国十大节庆城市”[EB/OL].西安新闻网,2010-12-02.http://news.xiancn.com/content/2010-12/02/content_2295182.htm.
[4]马李灵珊.媒评十大宜居小城安康藏身黄土高坡的小江南[EB/OL].大秦网,2010-06-02.http://xian.qq.com/a/20100602/000227_10.htm.
[5]李域铮.石泉县首次发现汉鎏金蚕[J].文博,1986,(2):93-94.
[S88-9]
C
1007-0982(2015)04-0070-03
2015-07-23;接受日期:2015-09-25
张保华(1965—),男,陕西汉阴,本科,高级农艺师。Tel:0915-3612568,E⁃mail:khcszy256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