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下治疗肺癌的护理体会
2015-01-23王晓英
王晓英
胸腔镜下治疗肺癌的护理体会
王晓英
目的对胸腔镜下治疗肺癌的护理体会进行探讨, 旨在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降低并发症率。方法70例肺癌患者, 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 各35例。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拔管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胸腔镜下治疗肺癌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有利于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临床可推广应用。
胸腔镜;肺癌;综合护理干预;并发症
以往治疗肺癌主要在全身麻醉下实施左侧开胸左肺下叶切除术, 具有手术治疗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以及肺功能损失重的缺点[1]。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疗效显著的优点, 已逐渐成为治疗肺癌的常用术式。有研究表明[2],对胸腔镜下治疗肺癌患者实施有效护理, 能够有效增强治疗效果。作者对本院收治的35例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取得满意效果,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胸外科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7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根据患者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 每组35例。其中男39例, 女31例, 年龄49~78岁, 平均年龄(64.2±5.9)岁;肿物直径1.8~3.3 cm, 平均直径(2.2±0.8)cm;排除心脏病﹑呼吸衰竭以及不能正常沟通交流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 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 于患侧左腋下中线第7~8肋间﹑腋后线第9肋间以及腋前线第4肋间作出1个1.5~2.0 cm的切口, 然后置入套管穿刺针于胸腔内;沿着套管将胸腔镜插入, 直视状态下对韧带粘连进行分离;进行解剖肺门﹑钳闭支气管﹑分离肺静脉﹑切断肺动脉以及切开叶间裂等, 对肿块的质地﹑大小﹑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等情况进行探查;术后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 结束手术。
常规护理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术前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访视, 了解病情﹑病史, 并对各项检查结果进行检查, 了解是否有药物过敏史或者手术禁忌证;并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注意事项和常见并发症。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
1.2.1 术前访视 术前1 d对患者详细讲解注意事项, 并对患者自我介绍, 交流应用规范性礼貌用语;恰当﹑耐心的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评估患者心理状况, 加强患者和护理人员的交谈, 这样有利于准确得到患者的深层次信息。
1.2.2 手术体位训练 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后, 指导患者进行体位训练;护理人员协助患者摆放正确体位, 使患者能够提前适应手术, 并对患者讲解手术治疗过程中摆放体位的重要性﹑作用。
1.2.3 术时护理 患者入室后, 手术﹑护理人员避免和患者进行任何和治疗无关的话题, 也避免谈论影响患者情绪的话题;控制室温于25℃左右;进行护理操作前, 护理人员对患者讲解进行每项手术操作的作用﹑目的;注意和患者交流愉悦﹑轻松的话题, 进而有效分散注意力;适当鼓励患者,进一步缓解或者消除患者的顾虑﹑恐惧情绪[3,4]。
1.2.4 术中护理 手术治疗的过程中, 护理人员要配合手术医师的操作习惯, 并严格根据手术室护理规范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 注意实现人性化护理。
1.2.5 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 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穿衣,对污渍﹑血液擦洗干净后, 妥善送患者至病房休息, 并检查导尿管是否通畅;术后2~3 d对患者进行随访, 了解手术切口恢复情况;操作时轻柔操作, 关怀患者[5]。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对比 护理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1±1.5)d, 拔管时间为(53.1±6.1)h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的(18.6±4.2)d﹑(66.9±8.6)h(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206.2±15.4)ml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的(215.8±18.6)ml(P<0.05)。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护理干预组发生1例肺漏气, 并发症发生率为2.9%;常规护理组发生5例肺漏气, 4例吻合口渗血, 并发症率为25.7%;护理干预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
3 小结
对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为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需要探讨积极﹑有效﹑合理的护理方法, 确保以患者为中心[3]。本组研究中, 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主要包括术前访视﹑术前体位训练﹑术时护理﹑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等。本组结果表明, 护理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拔管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
综上所述, 对胸腔镜下治疗肺癌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并大大降低并发症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陈建英,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1(34):4345.
[2]凌建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型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14, 35(2):79-81.
[3]陈杨.肺叶切除术围术期加强优质护理干预对预后的影响.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 33(11):3048.
[4]李郁葱.老年肺癌患者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呼吸道护理.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 33(4):767-768.
[5]杨凯云. 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对高龄患者的预后分析.临床肺科杂志, 2013, 18(11):206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2.137
2015-06-09]
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胸外科